運用比喻對偶的句子
【第1句】: 寫出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對偶修辭的句子各2句
【比 喻】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的、淺顯、熟知的事物來說明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事物解說、幫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如: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本體和喻詞都不出現如: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擬 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擬人可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如: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夸 張】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夸張或縮小。 夸張可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夸張類別有:擴大夸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縮小夸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塊天地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排 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相關聯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排比可增強語言氣氛,加強表達效果。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對 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對偶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反 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音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如: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連續反復)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間隔反復)【設 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 設問可提醒人們思考,有的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反 問】無疑無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
如: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引 用】引用現成的話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兩種。如:“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落后”,我們應該記住這一真理。
【借 代】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 借代種類: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么?【反 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
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對 比】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
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如: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臧克家《有的人》)【頂真】用上句結尾的詞語作下句的開頭,前后頂接,蟬聯而下,促使語氣銜接。又稱聯珠、蟬聯、連環。
例如:《傾國傾城》歌詞雨過白鷺州柳戀銅雀樓斜陽染幽草幾度飛紅搖曳了江上遠帆回望燈如花未語人先羞心事輕梳弄淺握雙手任發絲纏繞雙眸所以鮮花滿天幸福在流傳 流傳往日悲歡眷戀所以傾國傾城不變的容顏 容顏瞬間已成永遠此刻鮮花滿天幸福在身邊 身邊兩側萬水千山此刻傾國傾城相守著永遠 永遠靜夜如歌般委婉作用:總的說來:環環緊扣,引人入勝。具體地說:議事說理,準確、謹嚴、周密。
抒情寫意,格調清新。狀物敘事,條理清晰。
參考資料:/view/42390【第9句】:htm。
【第2句】: 找出《天目》一文中運用比喻、排比、對偶修辭手法的句子各一例:
比喻:
【第1句】:飛流淙淙,若萬匹縞
【第2句】: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聲甚小,聽之若嬰兒聲
【第3句】:曉起看云,在絕壑下,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
【第4句】:松形如蓋
排比:
【第1句】: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
【第2句】:石色蒼潤,石骨奧巧,石徑曲折,石壁竦峭
【第3句】:白凈如綿,奔騰如浪,盡大地作琉璃海,諸山尖出云上若萍
對偶:
【第1句】:深僻者多荒涼,峭削者鮮迂曲
【第2句】:貌古則鮮妍不足,骨大則玲瓏絕少
【第3句】: 比喻、夸張、對偶、擬人的詩句
比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夸張: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擬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第4句】: 【運用修辭手法的詩句(不是比喻和夸張的)】
一、含比喻:【第1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第2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第3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第4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第5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第6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二、夸張:【第1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第2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第3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第4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三、對偶:【第1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第2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第3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第4句】:窗寒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擬人:【第1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第2句】: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第3句】:隨風潛如夜,潤物細無聲.【第4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五、設問:【第1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第2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第3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第4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六、反問:【第1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第2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能不憶江南?【第3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