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一張舊照片作文
我的太婆,她離我們而去已有四年多了。但是她慈祥的容貌,感人的事跡卻時常浮現在腦海里,我永遠忘不了她,忘不了她一生中那些不平凡的故事。
太婆一九二七年出生在一個窮苦人家,五六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帶著她改嫁。太婆天生男孩子性格:正直、倔強、不甘示弱。正因為如此,在繼父家自然也不是一個逗人喜歡的假女孩。終天有一天,母親把她叫到身邊。含著眼淚說:“女兒,我送你到一有錢人家去,生活會很好,有花衣穿,還有錢買糖吃。”那時還只有八九歲的太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答應了。就這樣她被送到一戶人家當了童養媳。因為太小,還不會做事加上個性太強,太婆經常被挨打挨罵挨餓,身上經常是青一塊紫一塊的。終天有一天,她離家出走了,從漢壽一路討米來到寧鄉。有一天,天快黑了,她無處安身,漫無目地坐在杉木橋上徬徨。正巧碰上出來倒垃圾的譚奶奶,譚奶奶見她衣衫爛襤、孤苦伶仃的樣子,問:“姑娘,你這么晚了還不回家?”老奶奶聽她說話,知道她不是本地人,就又問了她一些話,看她好可憐,就收留了太婆。從此,太婆就在譚奶奶家住下。日子久了,譚奶奶認了她作干女兒。
這一住就是幾年,后來太婆長成大姑娘了,就嫁給了我的太爺。太爺脾氣好,人也勤快,什么事都讓著太婆,太婆呢也很滿足。最高興的還是生下了爺爺這樣一個胖小子,日作文http://www.semjishu.com/子雖談不上富裕,但也還是過得去。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爺爺三歲那年,太爺不幸死去,這又是給了太婆一沉重打擊。從此,太婆和爺爺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這其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好不容易把爺爺養到十七歲,爺爺響應祖國號召,應征入伍,當上了一名光榮的海軍。那年頭,獨生子是不許參軍的,但是太婆堅持要送爺爺去保衛祖國,她對領導保證,不要政府一分錢的照顧。爺爺當兵去了,太婆就當上了生產隊的豬倌,兩個五十多歲的婦女,喂了幾十頭豬,太婆責任心特強,把豬喂得又大又肥,豬欄掃得干干凈凈,豬菜種得又多又好,引來了遠近很多領導和群眾的參觀,連華國鋒主席都來參觀過,還和太婆握了手,表揚了太婆。因此,太婆還出席了寧鄉縣“五好個人”“三八紅旗手”“優秀軍屬”。
太婆一生從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叫累,也十分節儉,從不亂花一分錢,她常常教育我們:“有日要思無日,不要浪費飯菜,錢要有計劃花。”她一生只喜歡愛勞動的人,培養了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勤勞的品德。她自己呢,八十多歲了,還下地種菜,洗衣做飯,直到最后兩年得了老年癡呆癥,才舍得休息。
太婆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爺爺奶奶經常給我講她一生中的故事,它激勵著我勤奮節儉,熱愛勞動,努力向上!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些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