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作文七篇
【精華】散文的作文七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散文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的作文 篇1
清明,毫無預兆的到來了,對于清明,卻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滿山的祭祀,就真的可以換來靈魂的歸宿?就可以換來地下之人的祥和?蕭條的清明,便總易想起一句話:生時不珍惜,死又何必長跪與墳前?的確,在世之時不珍惜,死了才懂得挽留,才愿花時間,花金錢與地下之人,才可以安心的活在世上,這便是人,以為這樣,就可以無愧于地下之人,就可以贖罪,這又與掩耳盜鈴有何區別?自欺欺人而已……
墳前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看著這年復一年滿山絡繹的人群,花也無奈,墳下之人,愈是無奈,到了黃泉,也要回頭,回頭看去,卻在心底留下一烙印記,是后悔,是無奈,無奈于在世之人的無知,后悔于方才的回眸。
雨絲打在墳前的的一片泥濘,絲絲細雨,就如同被篩子刷過的心,一條一條的血絲,橫倒于墳前,看著滿山的人群,似笑非笑,悲傷的天地,卻洋溢著歡愉悅的氣息,這種諷刺般的矛盾,令人心痛,這種贖罪的方式,便讓他們覺得輕松。滿山飄逸的煙霧,彌漫在矛盾的空間里,似聚似散,凝聚了,便容易散開,散開了,就想著凝合,可最終,也只會消散于空中,于天地融為一體,才終于懂得了存在的真諦,可已經晚了,矛盾的空間里,便只存在著矛盾。
一個個的墳堡均勻的分布在一個個山頭,無知的人卻不知道,墳堡已如他們的心,空空如也,肉體不復,靈魂也會飛去遠方,亦或是早已消散,靈魂只會在一個輪回里轉著,轉著--一世一世的走向新的輪回,一世一世跪倒于墳前,再一世一世的回到墳堡。這可笑的輪回……
滿山絡繹逐漸消散,只剩下一個個孤寂的墳堡,黑夜將一個個山頭逐漸籠罩,他們也是害怕鬼魂才匆匆離去的?黑夜拉下了表演的帷幕,主角與配角最終也離開了這蕭條之地,毫無春意的枯枝與墳堡相映成趣。當黑夜完成降臨,他們還會記得,今天是清明么?
暗淡的清明逐漸上升,飄蕩,最終,只剩下一個虛影,飄渺的虛影,掙破了墳堡的束縛,漸行漸遠……
清明,猶逝……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題記清明時節,草熏風暖,柳葉深青,梨花若雪。"梨花開了信君,又是清明了嗎?那個清明,我偷偷跑去看梨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個時節的春意總帶著三分凄絕,像是開至極盛的花,下一秒,就會從枝頭墜落似的。一個穿著黑色風衣的男人從車上下來,他深吸了口帶著清晨濕氣的空氣,眼神定定的望著不遠處無聲的墓。
今年清明我不哭媽媽,仿佛還記得扎著羊角辮的小丫似小雀繞著你的周身追逐戲耍嘰嘰喳喳,幸福溢滿臉頰,與春風爭寵,與春花媲美,無憂無慮,童貞無瑕媽媽,人生的風雨襲來你訇然倒下。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濕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早上九點,天空中帶著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著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茶,是人處在草木之間。茶,經歷了水與火,生與死的歷練,與我們相遇,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
素白,飄舞著,輕盈,好似白鴿,撲哧撲哧著翅膀,飛。落日的余暉中,所有的畫面都很美,是獨屬清明的韻味,枯槁,斷魂。若塵世的天之國,巍巍,純凈,空空如也,似脫離生命的循環,開敗的因果,走出了周知的清醒,與凌亂。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這里,一個埋葬著無數英雄的地方,這矗立在我們面前的烈士豐碑,訴說著英雄們光榮而無悔的事業,歲月的風塵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駁的印記,讓我們無法不回想起那段滄桑沉重的往事。
散文的作文 篇2
冬天如一個護著嬌羞面容的女子,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出現在人們的眼睛里,誰覺察到她邁著輕輕的腳步來的輕捷如飛燕?宛若春姑娘叩開陶淵明的家門一樣,自自然然,關于冬天的作文。雖然冷颼颼的風也被揣在冬的衣兜,一并帶了來,但這才是冬天,屬于冬天的冷艷的美并不需要被誰誰誰溫暖著記得,而我突然想起,該是加厚衣的時候了,這樣的想起,多是溫暖著我對歷年冬天的回憶,與冬天里降低的氣溫實在沒有大的關系。或許是因為我喜歡冬天。
說到北國之冬的特產,風,是絕對不可忽略的。
風如狂飆過時,地面沙塵被高高拉在空中,扭曲,旋轉,一陣狂舞。每一聲風吼,都是一聲豪情長嘯,裹著一種干爽、一種果敢、一種勇猛,毫無半分虛浮和矯情,有著風過鐵塔毀的壯觀。迎風逆行,大大小小的沙礫劈頭蓋臉而來,不屑于灰鼻子土眼,也不屑于沙塵撲打過處很疼的感覺,最可體味的是猖狂肆虐的風帶來的阻力,解釋了“跋涉”的滋味,這時,不得不承認這樣跋涉著也是在親切感受自然的神威和力量,也是在與自然的另外一面對話。較之南方的柔宛之風,北方這樣沖撞著來的風,何嘗不是雕塑家手中那件鬼斧神工之武器?在高原和沙丘,在平地和溝壑的地貌演變中,竭力展現著它力量的壯美。這樣的風摸過大西北廣闊的戈壁灘,踏過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到過內蒙古的風力電站,吻過每一個粗獷豪放的北國人,在北方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它的存在猶如精靈,因此,北國人的性格中沾染上了它的精氣。
當然,冬風會見縫插針直搗路人豎起的衣領,也會吹裂雞皮鶴首的老嫗那結繭的雙手。然而,所有的老嫗所有的路人沒有因為冬的屬性而詛咒冬天,年年歲歲的冬天,所有的老嫗所有的路人頂多一句“這鬼天氣!”算做對冬天所有的漫罵,之后,相視一笑,“同是風中跋涉人”。
至于雪,更是宣揚北方冬天浪漫情調的特產了,當一團白籠罩時,整個世界呈現素潔的美麗,無與倫比。
看雪花簌簌而落,滋潤的是一種心情,因為無聲無息綻放在田間地頭、村屋茅舍、大街小巷、樓宇客棧的雪花,裝飾著每一塊地盤上每一個人的夢,那樣的夢,是淡泊的,清爽的,不齷齪,不媚俗,如地上逐漸豐厚的白色,寧靜而安詳,直覺心塵洗凈,似乎拜謁過參禪的老僧,梳理過一頭蓬亂的頭發,圓滿了一份生命體驗,中學生作文《關于冬天的作文》。賞雪,能賞出一份好心境。
好多時候,雪剛住,太陽就急匆匆閃出,枝椏挑著白雪,瓦檐滴落融水,絕美的白色與水滴有規律的滴答聲響譜就了一支恬適的樂曲,一縷柔曼悄然劃過心海,扣擊心靈窗欞,好象有琵琶女纖手扶琵琶,彈唱,而賞雪的人倒似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翁,搖著一把蒲扇,閉目閑坐樹陰下,聽著琵琶曲,輕嘆歲月在他眼里的落俗。這雪景,已經不得不叫人貪婪了。耳朵貼近雪地,緊些,再緊些,可以聽到白雪之下,蟲鳴蛙躍花草私語僵土蠕動。想來,它們全因了飄進這一季的安魂曲倒變的不安分起來的吧!揀一塊小石輕輕丟入雪蒿,呼啦啦驚飛好一群伶俐的麻雀,唧唧喳喳,吟唱冬的富有。
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美,北國的冬天,真好。
每當冬爺爺來臨之際,我都會拍手叫好。因為在這銀裝素裹的冬天里,我可以享受到冬爺爺帶給我們的禮物——雪的樂趣。
“嘿!——快來看,下雪了!”每當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會興奮得跳起來。隨后馬上開始“包裝”:圍上圍巾,戴上手套,裹上棉襖,戴上口罩………接著飛奔到已被冬爺爺染成銀色的草地上,打起雪仗來。你摸一把,我仍一下,一剎那,所有的孩子仿佛都變成了小雪人似的,只露出兩只黑溜溜的眼睛在轱轆轆地轉,隨即爆發出一片歡笑聲。
冬天不僅有趣,還是一些動物休息的好時光。黑熊、小松鼠吃得飽飽的都鉆進了洞里,美美的`睡上一覺,慢慢地等著春天的來臨。大人們呢,則躲進了屋里,開著取暖器,享受著咖啡那濃郁的芳香。整個大地靜悄悄的,除了幾個孩子們的吵鬧聲,到處都是一片安然的景象。大家都休息了,積蓄著力量,準備在來年的春天里更好地學習和工作。
冬天不僅是美麗的,是潔白無暇的,也是助人為樂的。俗話說:“瑞雪兆豐年”。當雪花從天空紛紛揚揚地降落的時候,農民伯伯的臉上也樂開了花。麥苗蓋上了暖和的“冬被”睡著了,一覺醒來,看到春天來了,伸一伸懶腰,高喊著:“我長大嘍,謝謝你冬爺爺!”這真是“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啊!
冬天雖然寒冷,但低溫可以殺死空氣中的許多細菌,幫助人們擺脫疾病的困擾。北方冬天的室外簡直就是一個天然大冰箱,許多食品放在外面都不會壞,省了很多電,冬天可幫了我們人類的大忙了。
我愛你,冬天!
散文的作文 篇3
漫步于校園間的小路,總有一縷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這時我總會停下自己的腳步,輕輕的閉上自己的雙眼,靜靜的呼吸著這縷淡淡的香氣。
慢慢的,慢慢的待這縷清香散去,我才驀然發現:原來高中并不是我的地獄,大學也不是我的天堂。
時光悄然逝去,我化成一縷清香從青春的歲月走過,留下了,淡淡的快樂;淡淡的憂傷;淡淡的生活;淡淡的回憶。
一切都那么的平淡,卻又有一種神話般的美麗。
總算,有一天我悄悄的走了,正如當初我輕輕的來,我并不帶走更多,唯獨那一縷淡淡的清香。
卻是,很淡,很淡。
以后,我把這縷清香默默地儲存,存入我心間最深的一角。待到山花爛漫或是冰雪消融時,再次走進這深深的一角。“悅友人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的歲月總是那么清晰。
而且,很清,很清。
時光逝去,歲月留痕。這時總會有一瞬淡淡的遺聞。時而完美,卻是一生的追求,時而殘缺,卻是永恒的回憶。在這,殘缺和完美交融,卻成了一米陽光般的完整的美麗。
真的,很美,很美。
在青春的路上,我立過許多誓言,也埋葬了不少的誓言。但卻是那么的平淡,那么的清晰,那么的美麗。
散文的作文 篇4
回憶小時候,每年春天到來時,我就在那和煦的春風中嬉戲,玩耍.可是那也是好景不長的,春天也只不過是兩三個月,一轉眼也就過去了.
每年都會有一個春天,但一年一次的春天,回事我慢慢的長大,性格也會轉變的,當春天來時,我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也沒有小孩了的那份天真了.
這讓我感到了春天的不一樣.
和小時候相比我已經成熟了,不會像孩子那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我也已經沒有那顆童真的心了.
在今年我和春天來了一次約會.
今年春天到來時.我走在一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靜靜地走著,走著,在感受春天的喜悅,在傾聽春天的歡聲笑語,在觀察春天的萬物.
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希望的開始.
春天啊!春天,你的到來給大地上的萬物帶來了生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希望!
散文的作文 篇5
在你的微笑里,在你還沒有轉身的時候,輕輕落筆結局,那么,這一段際遇,就會沒有離殤,對嗎?
-------- 一米陽光
一直相信,有一個諾言,就算等到地老天荒,也不會改變。一直相信,有一份情感,就算待到滄海桑田,也會只如初見。
那么,若干年以后,在時光的某一個轉角,當我與你再次邂逅的時候,我便一定會擯棄所有的憂傷,擯棄所有的等候,擯棄所有的風花雪月,給你一個最溫暖的微笑,給你一個最真實的擁抱。
如果你愿意,我會留住你的腳步,不讓你再浪跡天涯;如果你愿意,我會牽起你的手,
不讓你再寄身海角;如果你愿意,我會封掉所有來路,封掉所有去路,只與你一起,共赴紅塵,共赴紅塵這場繁華的盛宴。
可是,我愛,站在時光的邊緣,歲月的風,拂過你的臉頰,拂過我的長發,拂過點點滴滴你你我我過過往往。我依然淺笑如初,你卻已經再也無法把愛情當成神話。
成長的季節是那樣漫長,等待的季節是那樣漫長,而你卻只不過用一轉身的時間,便銘刻了我一生的等待,而我,也只不過用一回眸的瞬間,便改寫了生命中的地久天長。
那么,趁今夜月色正好,趁你的笑容還沒有散盡,讓我輕輕為你,落筆結局吧。
遠處燈火正輝煌,煙花中彌漫著硝煙的味道,微風中一絲涼涼冷冷的寒意正悄悄侵襲。
侵襲著你逐漸飄搖的記憶,侵襲著我若有所思的猝不及防。
在情節正風起云涌的時候,就把這本書合上吧,把結局想象成最好。在煙花正燦爛的時候,就慢慢轉身吧,把她的美麗想象成永恒。在你的微笑最傾城的時候,就輕輕落筆結局吧。
微笑著揮揮手,提前切斷離殤;微笑著輕輕轉身,提前終止思念。讓記憶里,只有你純純的笑。
從此,你若安好,沒有陽光的夜晚也是晴天。
散文的作文 篇6
“宇宙間人的生滅,猶如大海中的波濤起伏。大波小波,無非海的變幻,無不歸元于海,世間一切現象,皆是宇宙的大生命的顯示。”
掩卷沉思,輕輕用手撫摩著書頁。豐子愷先生的《阿難》,一字一詞,一句一段,都讓人放下塵世一切,靜靜地自然地明凈地品讀。文章記載的是豐先生的妻子當年不幸小產。半夜里,這個來得太早的小生靈剛剛來到人間,又在一秒間重回到生命的故鄉——在一瞬間的跳動后悄悄地死去。對于這樣的人間哀痛,作為父親的豐子愷能夠淡然地加以描繪,不為孩子的死而哀傷,反而是以一顆包容的心,從宇宙萬物的倏現倏滅中釋然心中痛楚,平靜贊嘆只有一跳的一生的天真和聰慧,為孩子不受絲毫塵世苦難而感到由衷的欣慰。這其中我們能看到的是豐先生一顆十分樸素,非常真誠的心。
我雖然無緣親眼見到豐先生,但腦子里卻浮現出一個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雍容恬靜的相貌,一團和氣的風度,無論在人生的海洋中遇到什么風浪,他也總是欣然微笑,在浪花飛濺中,沒有憂慮沒有怨言,只有他的本色依舊。
巴金形容他是個“與世無爭,無所不愛的人,有著一顆純潔無污垢的孩子的心”。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般,樸素而真誠。在他的《大帳簿》里,他細細地寫盡人生旅程中的無數疑惑與悲哀,最后他仍然純樸地希望宇宙間有一本大帳簿,事無大小輕重、來歷都一一記錄在案,以此解除困惑。《學畫回憶》則像放電影般重現出幼年子愷學習畫畫的趣事,他將那些孩童可愛真摯又逗趣的微妙心理都一一細致地加以描摹,真真切切,沒有一絲人造的虛假氣息。還有《華瞻日記》里的無邪童真;《秋》里的超脫淡然,只求在死的靈光中度送生命,都表現出他的樸素而真誠的文風。無論是生動有趣的描寫,還是對生命的沉思,都滲露出他的真,他的樸,能讓讀者隨之進行一次生命之旅,并在這個過程中受到靈魂的洗禮。
他,就如滔滔長江流水邊的一個辛勤的擺渡人,用他質樸的筆作長篙,以他的真誠純潔,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撐出一片天空。他讓旅客的心由喧囂歸于平靜,由消沉而重燃對彼岸陽光的希望。
仰望著藍天白云,我不禁自問,什么時候,我們世界才可少些欺詐,少些執著,多些自然與淡泊。正如豐子愷先生作品中所希冀的一樣。
沏一壺茶,暫時超脫塵世;品一品豐子愷先生的作品,是安適的,是營養的,是靜謐的。
散文的作文 篇7
在眾多的朋友中,常令我感動與懷念的只有一個人,他叫冀行軍,曾經是個犯人。剛招工那陣,我分配在機電運輸隊,在他手下當電工學徒。
冀行軍高而黑瘦,表情深沉冷漠,顯得格外的嚴肅,青工們不怎么喜歡與接近他。與他相處稍久,發現他待人真誠,處事穩重,欣賞他。對于我他也另眼相看,有好感。
后來我調到采煤隊帶班,但我抽空就去看他,他待我一如故舊。
監獄流行紙制工藝品那陣,他任積委會主任。他用平時收集的煙盒掛歷為我快要結婚的哥哥設計、卷制了一副大紅雙喜門簾,作為贈送禮品,哥哥特別喜愛。
每年春節,他都要接受承擔大量的扎燈任務,從臘月初到除夕前,他一忙就是許多個日夜,然后大病一場。但他從未忘記給我做一對宮燈,甚至備了對聯,讓人捎給我。
在一把般人眼里,犯人與工人之間來往無非是相互利用罷了,但我不敢茍同。冀行軍從不讓我給他捎煙酒之類的違禁品。我心里過意不去,曾經向他“請命”,他反而嚴肅的對我說:“我什么也不缺,即使缺什么我也不會讓你鋌而走險!”他還告誡我不要亂給別的犯人捎東西,以免毀了前程。他的話讓我感觸很深,我更加尊重他。
有關法規制度明文規定,不準與犯人稱兄道弟,攀親結友……我們之間沒有這些現象發生,但那份友情在內心深處,早已默認了。
記得那年三十,我去監舍看他,他從小柜里端出一盤數量不多還沾菜渣的牛肉片說:“我知道你會來的,這是我從菜里揀出來的,專門給你留的……”然后他憨憨的一笑,我的心里一陣酸楚。我在大墻之外,不缺少這些,但他的心意太不尋常了,我默然無語。
95年,冀行軍刑滿新生,遠走他鄉杳無音訊,但我時常還會憶想起我們一起走過的非常歲月與感動人生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