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旅游日記五篇
實用的旅游日記五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旅游日記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旅游日記 篇1
國慶節終于來,一號下午,我就和我爸爸媽媽去上海游玩,在飛機上往下看,真美啊!一朵朵白云仿佛就在你腳下,房子像火柴盒,大山像饅頭,大江像絲帶一樣。真是一幅美麗畫呀!到上海,那里綠化科真不好,不過房子很美,又一百零一層,你說高不高?
那時候已經是五點,我們吃完飯,決定到上海有名東方明珠去玩玩,東方明珠科真壯觀啊!像一座美麗寶塔一樣,太漂亮壯觀!我提議上到東方明珠里面去看夜景,只得到爸爸贊同,媽媽還沒同意,她說;“因為太高,所以我不去。”哎!要去就一家人一起去,兩個人去有什么好玩呢?真掃興。
不過我馬上又開心起來,可以拍個照呀!于是我和東方明珠照個合影,剛照完,我就扒著相機不放,左看看,又看看,好像看不夠似。然后媽媽又給我買個戴在頭上牛角玩,我就學著牛樣子“哞哞”叫著,把爸爸媽媽逗大笑起來。
時間已經很晚,我們必須找個賓館,于是我們叫一輛車,第二天,吃完早飯,我們便去逛商城,“這里衣服真美呀!”我忍不住叫起來,到一家店里,媽媽在看衣服,而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因為這家有電視,看著看著,我不由自主哈哈大笑起來,里面那個小丑做一連串好笑動作,被自己絆倒十多次,真是好玩呀!這時媽媽要走。
上海就是綠化不好,可房子建很壯觀,昨天很今天我玩真開心呀!我真快樂呀!希望還能在上海多玩幾天。
旅游日記 篇2
再見了,西安。
今天早上,我們和西安再見了。
一路上,我心想,華清池還沒有去呢,怎么就走了呢,爸爸媽媽說話不算數。昨天還說今天上午先去華清宮,下午才回去呢。爸爸說,今天是返程高峰,怕堵車,所以一大早我們就開始回家了。
這兩在的西安游真令人難忘,下次我還想去,因為小吃還沒吃夠呢!
旅游日記 篇3
暑假里我們全家去了江西的廬山,通過三天的游覽,領略了廬山的真面目。
廬山的景點美不勝收,有美廬、三疊泉、老房子、花徑、五老峰等。
有一處景點叫“美廬”,是蔣xx、宋美齡的故居,“美廬”的由來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蔣xx的妻子叫宋美齡,其中有個“美”字,二是因為別墅在廬山,其中有個“廬”字,所以,蔣xx就題了“美廬”二字。美廬故居里還是保留著原來的布局,有陳列室、臥室、會客廳,整個院落有5000多平方米,漂亮極了!
令我最難忘的一處景點是“三疊泉”,三疊泉被譽為“廬山第一奇觀”。為什么叫“三疊泉”呢?因為有三層疊起來的泉水組成的瀑布奇觀,所以叫“三疊泉”。
這次去廬山,我的感受是大自然很美,我們一定要認識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更要熱愛大自然!
旅游日記 篇4
在這個初冬的上午,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植物園里的櫻桃溝。一進櫻桃溝,一縷縷陽光就被茂密的水彬樹林擋住了。我們看見了一條小溪,小溪的水清澈見底,里面的石頭、沙子看得清清楚楚。小巧玲瓏的溪水以極快的速度流著。遠看小溪,彎彎曲曲,像條蛇似的在那里擺動。看著這些美景,我們就想去找小溪的源頭。
我們往上走了100多米,看到水流變得不是那么急了,水變得比剛才多,溪水像女孩的長頭發飄來飄去,美麗極了!我們又向上走了200米,看見了一座橋,在那里小溪形成了一處潭水。我們走過潭水,又看到了小溪,可是小溪的水越來越少, 上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在觀察的時候,爸爸已經走得很遠了,我立刻追了上去。爸爸睜大眼睛好像在找什么,我問:“爸爸你在找什么?”
“我在看小溪怎么不見了。”爸爸說。“不見了?”我問。爸爸突然說:“你聽,是什么聲音?”“叮咚,叮咚。”“是水滴的聲音!”我高呼道。我們順著滴水的聲音向上找,又看見了細小的溪水。抬頭看去,不遠處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有“水源頭”三個字。我們大步走到石頭前,終于看到泉眼里流出清澈的泉水。我激動的歡呼:“我們終于找到了小溪的源頭!”植物園的櫻桃溝風景優美,一條小溪千變萬化,讓人百看不厭。我想春天的.櫻桃溝景色又會不同,到那時候我還要來看這條小溪!
旅游日記 篇5
聽聞蜈支洲的海是三亞各個大小海灣中數一數二的,今天便踏上去往蜈支洲的旅程,探探這傳聞中的蜈支洲到底是怎樣的一片海域。
從三亞市區出發,搭乘28線公交,經歷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便到了通往蜈支洲島的渡口。一下車,便迎面和海風來了個擁抱,風中沒有魚蝦的腥味,只有淡淡的咸味,十分清新。深深地吸進肺里再將其呼出,就像用清水沖洗喝過中藥的陶瓷碗,碗變得干凈,肺也變得鮮活。
買過票,排著隊通過渡口大廳,就見到了蜈支洲的海。
遠遠一望,蜈支洲的海,是淡淡的藍混著淺淺的綠,淡淡的藍往遠處延伸,越遠越是藍,越藍是越遠。而走近一看,蜈支洲的海是透徹的,透綠的藍。泛綠的水,我在湖邊看過,湖水倒映著湖邊的樹,染上樹的蒼翠,一層翠綠便像油一樣浮在水上。而透綠的水,我在蜈支洲見識到了。蜈支洲海水的綠更像是將寶玉沉在水中透出的光,淺淺的,微弱的,卻又十分動人。然而海邊盡是黃色沙灘,沒有草,沒有樹,綠從何來?我想,大概是沙灘的黃,透過清澈的海水藍,產生色彩的疊加,從而出現了進入我眼中的透綠的藍,發藍的綠吧。
蜈支洲的海,是藍的?是綠的?或許我說不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蜈支洲的海是清澈的!清得在可以停船的水域前方,還能清楚地看到趟在水底的沙灘。在渡口的橋上,往下望,熙熙攘攘的小魚群就在橋邊逗游,從橋上看著他們,就跟隔著水族箱看一樣清晰,唯一的不足就是站的橋太高,而魚太小,不然肯定連魚身上的一須一鱗都能看清。
海水是迷人的,而這渡海的體驗則是醉人的。
搭上通往蜈支洲的小艇,漸漸駛開后海淺綠色的海水,告別圍繞在港口橋梁下面嬉鬧的小魚群,迎面而來的,是更加爽朗的海風,和藍色的海面。
蔚藍的海面緩緩隆起,向你推來,將船抬高起來,然后又迅速離去,船和我便迅速降低,又被柔軟的海面承接住,像是陷在了藍色的棉絮里,然后四面海水涌入,把隨浪溜走的海水補充進來,船便又抬高了。一高一低, 一搖一晃,這搖晃的感覺,像是某天夜里的一場爛醉,暈暈乎乎,走不穩路,不過少了醉酒時的頭疼與嘔吐的欲望。
有人用海來給酒命名,用海純凈的藍來比喻美酒,像是“海洋之心”之類的,用海的意象給酒潤色。其實反過來,用酒來比喻大海,用酒來展示海的韻味亦未嘗不可:蜈支洲的海,就像是裝著藍色的純凈的雞尾酒水,一波一浪,起起伏伏,像是在輕搖酒杯,坐在船中,隨波飄蕩,就好像置身于酒杯之中,隨酒水在杯中搖晃,還未下海品味這美酒,已經在酒中被這清新的藍迷醉。
十來二十分鐘后,船便到了蜈支洲島。
島上的海又和渡口的海不一樣了。沒有了曲折海岸線的阻隔,放眼一望,四周都是一片蔚藍,只有遠遠的海面上,天際邊,劃出了一道分明的界限。天空淺藍和海蔚藍,就此被分割在兩個空間里。在接近島嶼的海面上,海水也不似之前那樣由淺綠淡藍,大片地,從岸邊向海里延伸,而是顏色分明的。深深的蔚藍包裹著一片明亮的淺綠淡藍。這片淺綠淡藍的區域,是沙灘在海底的延伸,沙灘的周圍便是礁石,礁石的暗色就這樣零零星星地散落在明亮的沙灘周圍,海水再為他們拉上一席藍色水簾,這便是蜈支洲島的海。
初登蜈支洲島,是蜈支洲島的度假區,有各式的海景別墅,各種趣味的海上運動項目,還有風味燒烤。遺憾這次蜈支洲之行計劃不足,自己又是學生無能力享受,不然肯定會獲得一番愉快的體驗。不過既然到了這個特別的熱帶小島,游覽一圈肯定少不了的。買了環島游的電瓶車票,離開熱鬧的度假區,便開始環島之旅。
蜈支洲島本是軍事用地,后開發成旅游資源。開發僅限于小島的前半部分,盡力保留小島后半部分的原始生態環境,只開辟了一條可供電瓶車通行的小道。游客可以通過這條小道,去一窺熱帶小島上的生態風光。
離開休閑度假海灘,沿著環島的小道前進,看到的是各式的礁石。大大小小隨意堆疊,靜靜地佇立在海邊,享受著日光浴。海浪一波又一波,從遠處的海平面上隆起一串連綿的藍色山嶺,朝著礁石推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嶺上開始泛起白色的浪花,最后一陣陣嘩啦響撲倒在了礁石上,留下一堆堆白色的泡沫從礁石上面傾瀉下來和永不停歇的海水沖擊聲在耳中回蕩。
接著,小道方向一轉,延伸進了小島叢林里,我便隨著電瓶車進入到了小島深處,暫別了澎湃的海水。
小島上的植被都是低矮的灌木叢,擁簇在一起,攀在石頭上,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小道邊時不時可以見到一叢從低矮的野菠蘿樹,枝干上掛著幾個小菠蘿,十分可愛。
然而,最讓人映象深刻的則是樹中的“老壽星”龍血樹了。數跟龍血樹枝干從地面伸出,扭曲成嫵媚的姿態,在枝干的末端,將一簇蒼翠的針條形葉片展開,讓葉片隨風飄舞,就像08年春晚節目《飛天》一般:幾個敦煌舞女共同站在圓盤上,擺出裊娜的姿態,而絢麗的衣綢正在她們們纖細的手臂上飄逸著,飄逸著……
據車上的導游介紹,龍血樹的壽命可以達到上千年,而且構造獨特,隨著年齡的增長,枝干會變成空心,寓意著人生需無牽無掛才能長壽。可人樹終究有別。倘若活在世上,什么時候無所謂,那么長壽又有什么意義?
車不斷前進,周圍的景物一直在變,時而是灌木叢林,時而是雜亂石堆,時而是波瀾大海,時而是白色海灘。在這座熱帶小島上,早已不見昔日作為軍事駐地的硝煙,只能聽到澎湃潮涌,看到波瀾大海,感受到爽朗海風的吹拂,而輕松悠閑的時光也在此間流逝了……
最后,結束了在蜈支洲半天的游覽,海風送我我登上輪渡的小艇,我帶著蜈支洲島贈與我的一番愉悅心情,走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