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寒假周記范文匯總五篇
實用的寒假周記范文匯總五篇
時間乘著年輪循序往前,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是不是該好好寫一篇周記記錄一下呢?什么樣的周記才是好的周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假周記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寒假周記 篇1
我們春游去長江邊的風景名勝--采石磯。
一大早,背上準備好的水跟干糧,我們乘上中北巴士的2路車。
出馬鞍山大約5公里就來到了采石磯。過采石街上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就進入了采石公園。
春天的公園到處花團錦簇。我們沿著公園的小路像練習競走一樣向三元洞進軍。一路上我們邊看景邊聊天。不知不覺就到了江邊的三元洞。三元洞面對著雄偉的長江,背靠翠螺山。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洞口像狗洞似的,很窄。走進去,仿佛到了個防空洞,周圍是石壁,頭上是低低的石頂,在那里聚集個一千或八百人開會,一定會擠爆!
出三元洞,我們又來到了林散之紀念館。林散之是大書法家,但很遺憾,他寫的毛筆字我都不認識。紀念館外的古樹形狀怪異,一枝分了八叉,茂密遮天。
中午時分,已經饑腸轆轆我們在翠螺灣的草地上消滅了帶去的干糧跟水。然后擠上車,大汗淋漓地回了家。
寒假周記 篇2
在寒假中,你一定遇到不少趣事吧?我也不例外。我的寒假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每一件事都值得紀念,現(xiàn)在,我就說說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為了過一個有意義,與眾不同的春節(jié),增進家庭的溫馨和快樂,構建和諧、美好的家園。趁著今年我們家、舅舅和大姨都在外婆家過年,我大膽地提議舉辦一個“20xx年新春家庭聚會”,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我認真地和媽媽一起開始了策劃和準備:寫策劃案、聯(lián)絡確定節(jié)目、準備節(jié)目、準備活動用品、想串詞……,我還專門提前回了外婆家呢。正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好不容易“熬”大年初一下午,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兔子——七上八下的,這第一次策劃的活動,不知會不會成功呢。
活動正式開始了,我和表妹子洵配合默契、新穎別致的“雙語主持”一下子就贏得了熱烈的掌聲。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新春致辭”。每個家庭的代表都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達了對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節(jié)目表演和游戲。我們的節(jié)目可謂多姿多彩,光是“唱”的就有婆婆認真的獨唱,媽媽三姐弟溫馨的組合唱、舅舅滑稽的表演唱、還有我和媽媽“天衣無縫”的二重唱,另外我的詩詞朗誦、豆豆的現(xiàn)場繪畫、外公的趣味耍太極、笑笑和豆豆的舞蹈都獲得了熱烈的喝彩呢!我們還有好玩的`游戲,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對歌”了,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對歌”分兩大組來玩,規(guī)則是:一組起唱后,全組都應跟唱,要求“對”的歌曲不少于一個完整的樂句,唱完后用“嗚——”的聲音配合雙手“送”的動作把歌“拋”給對方,對方“接”歌后必須在3秒內起唱,否則就算輸。
游戲要開始了,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我先起唱了:“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一句《隱形的翅膀》后,我“嗚——”地把歌拋給了對方。外公顯然胸有成竹,“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竟是一首多年的老歌,我還沒緩過神,他們就將歌“拋”了回來。慌亂中哥哥用《國歌》去抵擋了。可對方咬著不放,《常回家看看》馬上就接上了。又輪到了我們,笑笑一急就脫口而出童謠《兩只老虎》,媽媽看來在這種激烈的氛圍下也“搜”不出什么好歌,竟然回了我們一首《生日快樂》……氣氛越來越緊張,幾乎有些“白熱化”了:狡猾的舅舅居然只含含糊糊唱了半句就“拋”歌了;大姨激動得站了起來;那邊,外公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連負責拍錄象的爸爸也加入了“戰(zhàn)斗”中……當然,這些都是我后來在錄象中看到的,現(xiàn)場的我,又蹦又跳,和表妹又揮手又動腳的,哪里還看得到別人在干嘛!
寒假周記 篇3
今天爸爸帶我去淘氣貓玩,在那兒玩的人真多呀。我和爸爸玩了攀山網 沙灘摩托 等等,爬高上低可好玩了。我們還在休息期間吃了香腸 臭豆腐,喝了雪碧 甘蔗汁,后來媽媽也來了,太陽快落山才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寒假周記 篇4
早晨,遲遲地起床,我推開窗戶,呀,白茫茫的一片,悄無聲息的,昨晚下雪。我一陣驚喜,媽媽提議去爬臨平山。
吃好早飯,我們和在我家過年的堂姐一家還有好朋友韜韜一同出發(fā)。驅車來到臨平山下,買好門票,進入臨平公園,精神抖擻的開始登臨平山之行。
剛走過一塊草地,就聽見媽媽在后面叫我,我回頭一看,呵,一片廣闊的草地竟然被我們拋在腦后。草坪的景色還真不是蓋的,白茫茫的雪地上透出一點綠色的小草,高大的衫樹,湛藍的天空更使這里有悠遠的感覺。“兒子,給媽媽來一張”,“站好,說茄子”,“喀嚓!”媽媽燦爛的微笑定格在相機中。登山還在繼續(xù),風吹在臉上,卻已不覺得寒冷,相反的,有股熱氣油然而生。沒多久,就來到烈士墓碑前,馬上感覺到那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不用說,我們在這里又拍下一組照片。
休息一會兒,又出發(fā),一路上,兩旁的蒼松白雪都那么讓人陶醉,一幅幅美景也都復制在我手上的相機中。走半天,在累得出汗后總算到山頂,一座高大的閣樓在云霧中忽隱忽現(xiàn),還真有點“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意境。走到閣樓前的廣場上,一塊環(huán)狀雕刻物立在正中,上面刻著一些讓人難以琢磨的圖案,這樣的背景,我知道特愛拍照的老媽是不會放過的。果然,媽媽發(fā)話,我們每個人都在雕刻物前擺出一些各自喜愛的造型,我和韜韜也合影。
走進閣樓,一根根不銹鋼的柱子聳立在眼前,噴泉雖然沒有噴水,但是可以感覺的出噴水時的壯觀場面。不難想象,等到這“東來第一閣開張”的日子將會是怎樣的游客云集。
開始打道回府。路上,我還和堂姐打起雪仗,她被我打的落花流水,飛奔直逃山下,到晚上她的腳還酸著呢。
寒假周記 篇5
還有兩天就是年三十了,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有的置辦年貨,有的打掃衛(wèi)生;有的在貼對聯(lián);還有的在給孩子們準備新年禮物。
奶奶說我們家今天要炸麻花,我好奇地問:“為什么只在過年時炸麻花呢?”媽媽說:“過年是一家團聚的日子,炸麻花不單是為了吃,而是在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這種氣氛。”說完后媽媽就開始了做麻花的前期工作:和面。我看她先在盆里放了好幾勺面粉,里面還放了好幾個雞蛋,糖和一小碗花生油。揉好后,就等著面發(fā)起來了。等啊等,經過幾個小時,面終于發(fā)好了。
“可以做嘍!”我高興地拍著手說。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切下一個劑子,把它搓成細細長長的樣子再對折后朝一個方向卷起,雖然我搓得有粗有細,還經常斷開,但費了半天勁我的第一件作品終于做出來了,不容易啊!媽媽和奶奶還夸我做的挺像樣,我聽后干得更有勁了。
大家都把麻花做的差不多的時候,爺爺?shù)菆隽耍娜蝿帐钦榛ǎ數(shù)谝粋€麻花炸好后,香噴噴的味道飄過來,我迫不及待得嘗了嘗,好吃!又酥又軟還很甜。
同學們,看我吃著你們饞嗎?要不一起來我家做客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