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日記匯總九篇
讀書的日記匯總九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這一天里,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的日記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的日記 篇1
早晨,我起了床就讀書。
我從書包里拿起了語文書。我心想為什么嘛別人家的孩子就是起了床就去學校,我為什么要讀書呢?真讓人傷腦筋,我傷心的拿起書,全神無力的讀起書來。媽媽看見我這樣還不大發雷霆不可。媽媽生氣的說:“怎么了是不是找打呀!”我說:“不是,只是沒有精神而已。”之后,我這才大聲地讀起書來,這時媽媽才下樓洗衣服了。我心想:“哦呀!現在可以只有真正的休息了。”我便在床上休息起來,爸爸醒來了知道了,我聽了媽媽的腳步立刻又認真讀起書來。媽媽看見了夸了我,爸爸對媽媽說了我不好的事情把我打了一頓。
我心想:“我以后再也不要不認真讀書了。”
讀書的日記 篇2
“我讀過很多書,每讀一本都覺得很快樂。
雷鋒,可是家喻戶曉了,《雷鋒的故事》就是描寫雷鋒的書,雷鋒的事跡有的我們知道,有的我們不知道,因為他幫人經常不留名就走了,做無名英雄。下面我來和你們講一講吧。
有一次,雷鋒乘列車回家時,他在車站、列車上扶老攜幼,忙這忙那,找到座位總是讓給別人坐,簡直成了閑不住的義務列車人員呀!
雷鋒曾說過一句話,我來告訴你吧: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讓我們學習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并要把這個精神發揚光大,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除了這本書,我還看了童話書《笑貓日記》。這是楊紅櫻寫的,是《淘氣包馬小跳》的續集,楊紅櫻是國內有名的童話作家之一,這本書是圍繞著笑貓和京巴狗地包天寫的,我能感受到楊紅櫻對孩子們的喜愛。
我喜歡讀書,科普讀物當然也不例外。
《宇宙奧秘探索》能讓我知道關于宇宙、天文的奧秘和知識。給我們足夠的線索,讓我們去探索宇宙的更多奧秘,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要我們敢想,就一定辦得到。《科學家的故事》就是典范,也為我們打開了知識之門,探索更多奧秘。
讀書使我很快樂,讀書能讓我學到課外知識,同學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教他,我覺得很光榮。讀童話、漫畫里的情節不僅能讓我哈哈大笑,還能讓我學到知識、明白道理,增添對讀書的興趣和愛好。所以讀書使我很快樂。
讀書的日記 篇3
班級閱讀日記:(我和學生歷時一個月,共讀《親愛的漢修先生》,我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過程,現在把這7篇日記集中在一起,投稿到第九屆班級書香活動。)
我們讀《親愛的漢修先生》
要讀《親愛的漢修先生》啦(9月16日)
榮獲1984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的《親愛的漢修先生》深受我的喜愛,剛剛送走的一屆學生是在五年級上期的時候,開始讀,然后被我逼著寫讀書筆記,再然后他們就慢慢學會寫讀書筆記了(當然是大部分同學,難免個性差異)。鑒于它的魅力和實效,我決定,新接手的四一班也要從它開始。
班內85人,圖書館內卻只有42本(我去數了幾遍),不能人手一本,怎么共讀?那就發動家長買。上周末作業中的一項是買或借《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而且我以校信通的方式告訴了家長。他們能否買到呢,不用擔心,我提前詢問了金榜書店的老板,答曰有!
周一上午一統計,27人書在手,這還差的遠,晉含還特意告訴我,媽媽不同意她買,不過她準備用自己的存錢買,我很感動,但我知道有家長不理解,或許認為我是在推銷資料呢(其實我得到的好處就是書店老板見我時分外熱情),我也無法解釋,算了,不告我狀就好。
周二上午再統計:呵呵,已經有64人有了“漢修”,我心里在感謝家長,這可比我預想的要好,再把圖書館里的“漢修”請來,不就大功告成了嗎?
懷著喜悅的心情,我就給家長發了一條信息:
您好!班里已經有64位同學買了《親愛的漢修先生》,讓孩子們買或借這本書,是因為這本書獲得過紐伯瑞文學金獎,書中的內容以書信、日記的形式出現,故事情節不強,如果由我來讀的話,效果不是太好。像《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因為它很有趣,我就自己買來在課堂上讀給孩子們聽。我一定要全班共讀“漢修”這本書,因此才建議您為孩子準備一本,謝謝您的支持,如果給您帶來不便,也請諒解。
下午一進班,晉含就跑來,高興地說:“老師,哪可以買到?媽媽讓我買了!”哦?短信很有效嘛,不過她可以不買了,又有10個孩子帶著書來。我只從圖書館拿來11本“漢修”,放學的時候全班就人人都有“漢修”了。
于是,我揚起聲音:“同學們,今天夜晚的作業就是自由讀你手中的《親愛的漢修先生》,能讀多少就讀多少,而且不用做摘抄,明天的語文課,老師隨便提問,答得好有獎!”
“耶——”孩子們在歡呼,我更高興,哈哈,我們要讀《親愛的漢修先生》啦!
初會《親愛的漢修先生》(9月17日)
今兒上午第二節課才是語文課,不過一大早我就到辦公室,再次捧起《親愛的漢修先生》(陪著學生讀過N遍),邊讀邊出些問題,難度大點的寫在紙條上,現場抽答,答對有獎——初會漢修先生,我一定要孩子們興味盎然。
幾度鈴響之后,我站在了講臺上,“同學們,”我掃視一圈,發現大家都坐得筆直,很高興地說道,“我要先做個統計,把《親愛的漢修先生》已經讀完一遍的同學請舉手。”
一個,兩個??嗬,不少,整整20個同學。“我知道有的同學即使沒有讀完一本書,也至少讀了三五十頁,現在我簡單問幾個小問題,檢測一下大家讀書的效果。”嘩,小手已經舉起不少,我還沒有發問呢,看來很有信心哦。
“先說說書中有哪些人物吧?”
“鮑雷伊”,“媽媽、爸爸”,“法蘭德林”??
可能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來不及在一片如林的小手中找到一個,心急的孩子已經喊出了答案,哈哈,同學們表現不錯嘛。
既然簡單的不在話下,那就大膽挑戰難題吧,“誰愿意第一個上來抽紙條答題?”“我---我”,不少同學在喊,看著第一排的錦棟,恨不能直接把手伸過來的架勢,我把機會給了他,他在盒子里抓出一個紙條:“通過鮑雷伊的信,你知道漢修先生寫了哪幾本書?”
“有《狗兒的快樂秘訣》。”他脫口而出。
“漢修先生可不止一部作品,只有全部說出才會有獎。”
“還有,還有??”錦棟語塞了,秉璟著急的喊著:“還有那個什么鹿什么面包?”
呵呵,“是《麋鹿吐司面包》,不認識字也不去查,同樣不能獎勵。還有嗎?”
“有,《乞丐熊》。”智博不假思索地好喊出。
哦?出乎我的意料,《乞丐熊》在書中的第44頁方才出現,可見他不僅讀完全書,而且讀得很認真,“漢修先生的第三本書就是《乞丐熊》,同學們,為認真讀書的孩子鼓掌!”
一片掌聲中,智博興奮的坐下,錦棟稍帶遺憾的回位,其他同學更積極,迫不及待的等著抽下一個紙條,課堂氣氛超級熱烈,抽答繼續進行:
鮑雷伊的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分別做什么工作?(三四個同學補充著,算完全答出。)
鮑雷伊獲榮譽入圍獎的是哪篇文章?因為這篇作文,他見到了哪位作家?——第二問無人能答,也難怪,一則答案在89頁才出現,二則外國人的名字很難記得,意料之中。
鮑雷伊從幾年級開始給漢修先生寫信?寫到幾年級?整本書都是雷伊寫給漢修的信嗎?——三個同學互相補充,完全答出。
艾島旦是誰?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居然沒有同學答對第一個問題,其實在第8頁就出現了,可見讀書都不是太細致。
“土匪”是怎么來到雷伊家的?為什么取這個名字?——弋涵一個人答出,不錯。
紙條抽完了,大家還意猶未盡,哈哈,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同學們,還想答題嗎?”
“想。”異口同聲。
“我告訴你們機會多的是,鄭重其事地細讀《親愛的漢修先生》,今天才剛剛開始,中午的作業就是細讀本書的1-15頁,仿照書中的書信格式,給書中的主人公鮑雷伊寫一封信,告訴他你讀了他寫給漢修先生的信后,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話想給他說,都可以寫下來。”
“寫信?”很多同學愕然,不怕,鮑雷伊有那么多的信,我不信這幫孩子連格式也學不會。
我拭目以待。
讀書的日記 篇4
生活中,有一種收獲,會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獲;人生中,有一種經歷,會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是讀書,讓我在朦朧的世界中,學會生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于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著這么的一段讓人回味的讀書經歷。
在繁華的城市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許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與需求。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絡代替了交流。我們不否認進步,但我們知道有的東西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凈的自然,如一本翻黃的舊書,如一首經典老歌。即使我們在這網絡時代,但在內心的最深處,也許我們還執著于那種讀書的快樂。
還記得,小時候,好玩。被父親痛打了一頓。當時不懂得把書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親心愛的那本《水滸傳》撕下幾頁,用來折成小時候最流行的紙飛機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后還不理解為什么父親會為這幾頁紙打了心愛的我,但從此以后,我再不敢對書這樣殘忍了。慢慢還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小學了。讀書讓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列寧讓我們知道了怎樣才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們對英雄有了敬慕。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機器貓、故事會,都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那種渴求。于是努力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來陪伴我度過快樂的時光。
讀書已成了我學習中的一部分。我喜歡讀春季的鳥語花香,讀夏季的雷鳴雨飄,讀秋季的梧桐落葉,讀冬季的冰封雪塑。
面對讀書,我會快樂,我會努力,學好更多的知識,在時代競爭的大潮中,勇往直前。
讀書的日記 篇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個人都需要讀書,我也不例外。我在讀書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而且還發生了一些有意義的小故事。一起來聽聽吧。
在三年級上學期的一節午讀課中,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班主任為我們推選的文學著作:《草房子》。這本書非常好看,是由著名作家曹文軒所著。不一會,我就看得入了迷,仿佛身臨其境。但是,突然看到“秦奶奶被硬關到了那間為她新砌的屋里。”這時,我停了下來,因為我遇到了生字“砌”。我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沒從記憶中找到這個字。我不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更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我無能為力,漸漸的,我出現了一種不好的想法:干脆直接跳過去算了。但不久,我又出現了一種想法,在這里折個角,下課找好朋友徐波借《現代漢語詞典》,查一下這個字的讀音和意思,不然可能會把讀音弄錯或是把意思理解錯了,下次再遇到就會加深錯誤的印象。最后,我還是折了一個角打算下課再去查字典。
讀書不能死記硬背,要靈活運用好的方法,這樣會事半功倍。如果遇到了生字或生詞,就可以請教“無聲的老師”。
讀書的日記 篇6
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讀書、則要有讀書的模樣。各人有各人的讀書姿式,歐陽修先生曾在其《歸田錄》里這樣論及:“錢思公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與僚屬言平生性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釋卷也……”
枕上、馬上、廁上為常見的三種讀書姿式,代代沿襲,讀書人樂此不疲。不過,馬上讀書怕機會少了,代之以車上船上飛機上。
“坐則讀經史”,那些玄奧的文字,是要認真對待的。現代人,坐讀經史的機會少了,坐讀,也大多是學生一族的讀書姿式。讀的是語文、歷史、地理、政治之類的教科書。
“上廁則閱小辭”。天疑是說,如廁之時的要讀些輕松的文字,把蹲坑之苦化為心靈的愉悅,尤其那些便秘者,更應該讀些“忍把浮名,換了淺基斟低唱”之類的小令。
“臥則讀小說”。其實,絕大多數書,都是可以臥著讀的,不僅僅是小說。因為,這時候人的按需分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松,思維也就活躍多了,腦子里一片澄靜。甚至,臥著也是有講究的,有好事者考證過:人與床處在37度角的時候,是最佳讀書姿式。否則,角度過大或過小,都不能達到最佳閱讀效果。當然,我們不能躺在每張床上,都要擺出個37度角。這樣,就有些好笑了,仿佛不是在讀書,而是玩一種并不好玩的游戲。
讀書的姿式很多,我覺得大概可以歸納為兩種:攤著讀與捧著讀。攤著讀是指你將書放在桌上或者膝蓋上,用一種審視的目光,對那些文字進行檢閱。人對書,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這樣的讀書,有些認真的味道。我曾從朋友的口中了解到:著名山水詩人孔孚先生,生前酷愛讀書,但不論什么樣的讀物,他都要攤放在桌上讀,每一本書,都像張開翅膀的白鷺,孔孚先生必須讓它們憩息于書桌的水田,心,才能釋然、安然…捧讀,無疑是一種最美的讀書姿式,無論你站著抑或坐著、躺著,只要你把書捧在手里了,哪怕你讀不了三頁五頁,也對得起書了。像孩子捧著夢想,像草葉捧著露珠,像風捧著小島的翅膀。一個捧字,似乎可以道出讀書人對書的尊重。不管這世界有著怎樣的爭斗,生活,有著怎樣的暗礁,但,只要偶然看到一片小樹林里,還有一位捧著書本、倚樹而立的少女,做出了一副沉醉的閱讀狀,我就會感到天仍是那樣的藍,生活,還是那樣的美好。把書捧在手里,是一種多么優美的姿式啊!就像青草捧住了羊的嘴唇,湖水捧住了馬的下巴,或者,花瓣的手指悄悄攤開,輕輕地,輕輕地捧住了一只蝴蝶……
其實,不管各種讀書姿式,都是為了更好的閱讀。可以說,姿式是次要的。倘若,你讀書的姿式非常非常的優美,是那種天鵝飲水般的美,但,人在曹營心在漢,手里捧著書,腦里卻想著“黃金屋,顏如玉”什么的,那我只能說這樣的讀書是功利的、近視的。這樣的讀書,大概也就只剩個姿式了。
有時候想想:書,是多么的完美、寬容。不吃你的,不喝你的,還凈交給你這樣那樣的知識。尤其那些平民化的書,更是陪你走過寂寂旅途,伴你度過漫漫長夜……
一本打開的書,就像一個人張開了雙臂,隨時隨地、都可以擁你為友。它在等待你的閱讀,蹲、踞、坐、臥……無論哪一種姿式,它都不會拒絕。
讀書的日記 篇7
為什么說書和我是朋友呢?下面請聽我講吧!
當我第一天背著書包跨進教室的時候,老師就發給了我許多新書,當時我高興的不得了,我終于有朋友了——書。
書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在它的引導下我漸漸長大,它給了我不少東西,列如:給了我豐富充滿的智慧,給了我永遠學不完的知識,書這位老師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知識,還教會我們怎樣做人的道理。
書太可愛了,我真的離不開它了,我每天晚上一放下手中的作業,我都會把我最心愛的書一遍又一遍的讀著,書里面總有我不知道的東西。每到圖書館,我就像一匹貪婪的惡狼,如饑似渴的讀著,好像要把書中的知識全都吸收完。
書,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會離開你的。你每天都給了我許多的知識,給了我更高的情緒和希望。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你,愛護你!
書,我特別的愛你,沒有你,我的生活將失去了樂趣,我的好朋友,你會永遠胚盤我嗎?我真的需要你!
讀書的日記 篇8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讀一本好書,就像結交一位良師益友,能使我們的人生受益匪淺。
小的時候,我就喜歡讀書,《愛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等陪我度過了快樂的童年時光,在漸行漸長的學習中,我學會了慢慢辨別善與惡、美與丑。長大以后,我對讀書更加癡迷,吃飯時看,上廁所時看,晚上睡覺前也要看,為此還鬧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呢!
記得有一次,五歲的小表妹嘟嘟到我家玩。媽媽因為臨時有事,出門前囑咐我:“楊薏可,我有點事出去一下馬上回來,你陪嘟嘟一起玩,別讓她一個人呆著無聊。”此時的我正遨游在書的海洋中,兩耳早已經不聞耳邊事了,媽媽說的我一個字也沒聽進去。就這樣,我看我的,小表妹玩她自己的。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哐當”的一聲,緊接著“哇”的一聲大哭,再緊接著一陣咆哮:“楊薏可,你在干什么,不是叫你看好嘟嘟嗎?”眼前的一切,有點讓我緩不過神來,原來小表妹的腳被凳子砸到了,有事外出的媽媽回來正好看到這一幕,接著當然免不了對我“狂轟亂炸”的懲罰了。
還有一次,我英語單元測試考了一百分,媽媽為了獎勵我,準備給我燉我最愛吃的甜蛋羹。媽媽“叮叮當當”地在碗里攪拌著雞蛋,我的思緒呢,也伴隨著書里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楊薏可,給我拿點糖。”“楊薏可,聽見了沒有啊?”……媽媽叫喚了好幾聲,“哦,馬上來了。”我在調味品存放盒里快速拿來“糖”往碗里倒。“夠了夠了,你倒那么多,小心把牙齒都甜掉了。”“沒事,我可是很喜歡吃甜品的。”過了幾分鐘,美味的蛋羹終于出鍋了。當我舀了一大湯匙吃下去后,“呸……好咸啊!”媽媽看了我的囧樣,嘗了一點后說:“你剛才倒的是鹽吧?”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拿的時候把鹽當成糖了。
像這樣,為了能多讀書而發生在我身上的糗事還有一籮筐呢,但仍改變不了我對它的喜愛。因為在我眼里,讀書是一種樂趣,讀書是一種享受,它是一種很快樂的事情。
讀書的日記 篇9
我出國最初,拿著打工攢下的全部錢去讀書,銀行卡一度只剩下兩塊多,那時幾乎身邊所有人對這件事都持反對態度,“為什么要讀書呢?大學都畢業了啊,抓緊時間去賺錢不是更好嗎?”我嘴上堅持己念,心里也有我的顧慮,這樣決意奉獻給學習的又兩年青春,意味著我要把每一分鐘都賦予用途,白天去上課,晚上去打工,半夜寫作業,光想想那即將要缺失的大把睡眠,和要靠不停打工來生存的日子,就知道這絕對不會是一條太容易的路。
這樣的日子很快到來,學習和生活一切順利,卻也萬般辛苦,很多時候從學校放學要背著書包一路狂奔才能趕得上餐館開工的五點半,做工時一邊收拾著桌上的碗筷一邊腦袋中還默念著會計公式,沒有顧客的時候別的同事在玩手機說笑話,我蹲在廚房的角落里寫著第二天presentation的構思。
有一次下班太晚,老板送我們幾個員工回家,我家是最遠的,和他同行了好一段。一向沉默嚴肅的老板突然打開了話匣,“看你每天又上學又打工的,就想起我年輕時也有過這樣的日子啊。我那時候剛工作,表現很好,公司派幾個人去進修,每個周末去學校上課。那幾年一邊上班,一邊操心讀書,周末沒睡過一個懶覺,為考試晚上熬夜的情況也時常有。一起進修的同事里,最后只有我堅持了下來。過了十幾年,我計劃出國的時候,移民官要的第一個材料,就是學歷,身邊那么多想出國的人,就只有我一個人出來了,我當時可都三十幾歲了。”
下車的時候他又叮囑我,“姑娘,趁年輕多學點什么,別怕現在辛苦,很多現在你覺得用不上的東西,以后都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