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愛護自然的作文3篇
有關愛護自然的作文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護自然的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護自然的作文 篇1
常以一個學生嚴謹的態度去看待自然,看她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品她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更讀她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每天傍晚,告別學習的疲憊,閑倚在窗邊,看那輪紅日緩緩落下,盡管周圍有一些建筑物擋住視線,可我仍然滿足,欣然。我從不認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帶給我遺憾的,或許就只有“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罷了。也許,被高高低低房子遮得不堪的夕陽并不美麗,但在一個善于欣賞者的眼中,殘缺就是美,這就是自然與發展的碰撞!
然而,逐漸的,“發展”開始變得貪婪,當我一天天來到窗邊時,才發現建筑物也一天天增多,而那本來就殘損的夕陽已逐漸被擋得支離破碎,與此同時,空氣也已逐漸渾濁,以至于我連夕陽的最后一縷光輝,也看不見了。當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發展與環保已不再平衡了!
常問自己,難道人類不需要發展嗎?可發展了,環保又怎么辦?但是,心中又有另一個聲音在呼喊,若無發展為基礎,又何來環保可言!這確實令人糾結,可換個思維想想,難道兩個稍有對立的事物,就不能共存嗎?
誠然,科技要發展,人類要進步,但是s卻不能以環境做犧牲品。“樹林蔭翳,游人歸而禽鳥樂也。”可見我們的祖先竟是如此的熱愛自然,可以作為他們的后代,我們唯有汗顏。的確,現實生活中,沒有一個人不知道要愛護環境,可在喊完口號后,我們又做了什么?是讓工廠繼續不加節制地排放廢氣,還是讓片片綠林走向盡頭?但有一點,不可否認而且值得我們堅持——必定要發展,也必定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可關鍵在于這危害是小是大,是否超過了我們的大自然可以承受的最大限度。
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不是在發展和環保間爭個高低,只要找到了那個動態平衡,我們就一定會還自然以一個全新的.面貌。
愛護自然的作文 篇2
去年暑假,我們全家去達谷游玩。一路上風景秀麗,山路蜿蜒,山谷里好漂亮,我還看到一大群魚,在溪流里悠閑的游來游去。我和爸爸卷起褲管,把腳ㄚ子伸進河里,啊!冰冰涼涼的,感覺非常舒服。
回家途中,山區突然起霧,媽媽說:“起霧是自然現象,霧籠罩整個山區,白茫茫一片,感覺有朦朧之美,不是嗎?”我凝視著窗外,享受這難得的美景。
聽說達谷以前是有原始森林的山谷,人類來此定居開發后,因不懂得愛護而變得臟亂,溪中的魚蝦也因濫捕幾乎消失。后來,當地居民有所覺悟,展開一系列護溪活動,終于恢復以往景觀,重新展現大自然的生氣蓬勃,也讓我們多一個認識自然生態的場所。
大自然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恩典,但有些人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破壞大自然而不自知。希望大家都能愛護大自然,讓后代子孫也能感受大自然之美。
愛護自然的作文 篇3
當我處于大自然的懷抱里,我能看到蒼勁的大樹,河里自由自在的小魚,能聞到清新的花香,能聽見小鳥的歌聲……而這,就是大自然所能給予我們的。
當汽車在馬路上奔跑時,會不斷地釋放尾氣。這時,就需要“空氣凈化者”--大樹的幫助了。樹木不僅可以幫我們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清新的空氣。它還可以避免泥土流失、遮擋大風、乘涼、生火、做家具、涵養水源,防止土地沙化,同時阻止沙塵暴、樹林能減少噪音?所以,植樹造林是我們每個的義人務,國家還專門規定了在三月十二日這天為植樹節。
當我們走在路上,不管什么季節,總能看到花朵。它們就像季節預報員,看到他們就知道哪個季節到了。春天,金燦燦的迎春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火紅的杏花競相開放;盛夏,荷花伴著荷葉在水中跳舞;秋天,蒲公英在風的幫助下環游世界;冬天,梅花凌寒傲放,做“東風第一枝”。而它們的香味各不相同:有的濃郁,有的清淡。
當人們心情不好時,能聽到鳥兒在樹枝上歌唱,鳥兒的歌聲就是天籟之音,令人心曠神怡。當然,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是樹木的醫生,農民的助手。鳥的大多數種類是消滅害蟲、老鼠的能手。我國長白山的原始森林至今完好無損,沒有哪個角落被蟲子毀掉或病蟲害泛濫的情況,正是因為有啄木鳥、黃鵬等"森林衛士"的功勞。
當我們出去郊游,在水里看到的小魚正吐著泡泡,一些煩惱也會被拋到九霄云外吧。雖然說“水至清者無魚。”但是有的魚也會改善水質。正是有了這種魚,才能使河、湖里的水十分干凈。
……
這些,都是大自然我們的禮物:清新的空氣、季節預報、鳥兒助手、干凈的河水……我們也應該保護它,愛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