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奶奶的作文通用15篇
關于奶奶的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奶奶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奶奶的作文1
快過年了,辛苦了一年的爸爸、媽媽也要休息了。每年都要回爺爺、奶奶家快年,今年也不例外。我也有一年沒有見到他們了,也非常想念他們。在回老家前的幾個夜晚我有好幾個夜晚都沒有睡好覺,恨不得馬上就回到奶奶家。
終于我們要出發了。爸爸裝好給爺爺、奶奶帶的禮品,就啟程了。一路上,我就想奶奶在家干什么呢?他們看到我這唯一的孫子一定也和我的心情一樣非常激動吧!我向窗外看去,此刻的心情無法比喻,就連窗外枯燥的幾景此時也變得非常美麗。我不奈其煩地問爸爸還有多長時間能到奶奶家,爸爸都說快了。每次都說快了,到底多長時間呀。
奶奶家在海倫的農村,前幾年條件不好,住在一個小屋里。一家幾口人都擠在一輔炕上。現在好了,大磚房也蓋上了,非常地明亮。想著想著我就睡著了,直到媽媽叫我才醒。原來到了奶奶家。爺爺、奶奶見到了我臉上都笑開了花,就連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我也撲進了奶奶的懷里,開心極了。在奶奶家呆在這幾天,奶奶經常給我做好吃的。爸爸他們也沒有時間陪我,奶奶就陪我一起玩,有時玩到很晚,奶奶忙了一天有些累了、困了,還在看我,就像我小時候一樣,怕我摔了、碰了。其時我已經長大了,她還把我當成一個小孩子一樣呵護我。在我寫作業的時候,她也坐在旁邊看著我寫,雖然她不認字,但也看得認真。在我寫完作業的時候就讓我休息看會兒電視。這是我在家里沒有的待遇。因為媽媽很少讓我看電視,怕影響我學習。到了晚上我就得奶奶睡在一起,讓奶奶摟著我,我就睡得很香。
一眨眼十天假期到了,我就要和親愛的奶奶分開了,我很傷心,從早上起來,我連臉都沒有洗,媽媽叫我吃飯我也不吃。只躺在炕上哭。奶奶看到也很傷心,直到我都上車走了很遠,回頭看奶奶還在擦著眼淚。我更是止不住我的眼淚。以前我還小每次從奶奶家走看到奶奶的眼淚都沒有什么體會。今年我一下子感到我長大了,也體會到了離別的傷心。我暗下決心,等我長大一定要把他們接到我的身邊生活,這樣就能天天看到奶奶了。
關于奶奶的作文2
我的奶奶年近七旬了。盡管歲月毫不客氣地在她的額頭上印下了幾條深深的皺紋,也在她那頭黑發上留下了白色的痕跡,但精神依然很好。由于她小時候右眼得了疾病,沒錢治療,而落下殘疾。因此,右眼裝了一個假眼。但她左眼的視力依舊很好,連穿針都不用戴老花眼鏡。奶奶的身材瘦小,一米五幾的個兒,體重只有八十幾斤,干起活來卻十分有勁。奶奶很節約,衣樸素,整潔。雖然她只是一個普通農民,但在我心中卻如此特別,如此偉大。
奶奶是個文盲,卻很注重教育。在她的教誨下,將兩個兒子雙雙培養成了大學生。在那時,奶奶家是方圓二十幾里都有名的。鄉政府還邀請奶奶在大會上介紹對教育孩子的經驗。文盲的奶奶竟然講得繪聲繪色,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奶奶有一顆寬容、仁慈的心。若有左鄰右舍吵架,她總是會義不容辭地去勸架。奶奶的人品好,又講理,很多人都會聽她的勸告,鄰居常常聽了她的勸告而停止吵架。要是你做錯了什么事情,奶奶不會過分斥責,而是批評幾句,就當作什么都沒法發生。而往往就是這寥寥幾句,會在你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永遠記住這個教訓。
奶奶很勤勞。她育有兩兒一女,兒子雙雙培養成了大學生,照理說可以在家里享清福了,親戚朋友都讓奶奶不要再打工了,讓她好好安享晚年。但奶奶堅持自己打工,自己賺錢。在她看來,自食其力是一件幸福的事,她覺得勞動最光榮。
奶奶對下一代的愛是無私的。每當爸爸媽媽回來晚了,奶奶就會煮宵夜給他們吃。她會將洗好的水果放在床頭柜上。每次回老家,奶奶總會為我們堂表兄妹每人買好飲料。過年時,她總是會準備每人一百塊錢的壓歲錢,叫我們上學的時候買零食吃。要知道,這一百塊錢雖不多,但卻是奶奶要連續打工10小時的血汗錢啊!而爸爸媽媽、大伯或是姑姑給的錢,她卻再三推辭。她總說:“我有錢花。”
我滿月后,媽媽就去廠里上班了。奶奶除了要忙家務,還要照看我。記得小時候,回家過年,冬天的夜晚,與奶奶一起睡的時候,她總是把我那冰冷的雙腳夾在她的腿中間,為我取暖。漸漸的,我懂事了以后,想想奶奶會多么冷啊!
奶奶的用苦良心我會永遠記在心里,奶奶,你一直都是我的驕傲。等我長大了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一定會報答你的!
關于奶奶的作文3
從小到大,寫了無數篇文章,卻從未寫過我的奶奶。太多的人如同過客,匆匆而去,都來不及記住他們的容顏就消失不見了。所以我想為此做點什么,于是我想用文字來表達我的感情。如果你很認真的看完我這文章,那么我要感謝你,我希望收集更多的祝福給予我的奶奶,愿她身體快快好起來!
因為年少,所以無知。我依稀記得我小的時候,一直都是我的奶奶照顧我的,因為爸媽要為養家糊口做努力。那個時候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整天背我去干很重的活,鏟沙子`挑磚等。因為大伯父要建房子,沒有錢可以請工人,所以只好是自家的人幫忙干。雖然她這么拼命想為兒子做點什么,但她的大媳婦始終看她不順眼。無論奶奶干了多少,她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辛苦勞累不說,單單是說七十多歲老人的份上,就應該好好愛惜了。可她卻不以為然。
奶奶總是很節約。兒子平時給她點錢,她都舍不得花一分,每次都把它給存下來,留到兒子以后急需。一條小魚便是她的三餐了。我們平時都很心疼地叫她多吃點,說“反正現在的魚那么便宜,吃不了幾個錢的”。她則回答說“兒子現在生活辛苦,不想給他們太多的負擔,而且怕給媳婦惹麻煩,我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的,你們別擔心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很心疼,但又無可奈何,因為她很要強的。
但現在她卻很柔弱地躺在床上,手腳痛得不能自理。她老了,記不得我們的名字,認不清楚我們的模樣。她再也不會喊我的小名了,不會在我調皮的時候,拿棍子追我跑了,因為她再都跑不動了。
今天我跑去跟她聊天了,我不想她一個人躺在床上無聊。顯然從她的談話中,我清楚地知道,她不懂事了,但我依然微笑地認真地聽她講前世今生。“妹子,今天你還來這睡嗎?”奶奶問道。我聽了之后,淚水“嘩”地流了下來,她又記起我的小名了,她還記得我以前與她一起睡過,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了,只一個勁地點頭。但最后,我卻沒有能實現我的諾言。因為媽媽說奶奶的病會傳染,所以我不能與她一起睡。便對奶奶說“我要上學去,來這睡,怕會遲到,等你病好了,我再來這里睡。”我并不知道她有沒有聽明白了,但她也點了點頭。她湊過耳邊對我說“兒啊,我讓你們勞累了。”頓時,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哭了起來,泣不成聲。突然發現我奶奶很可愛。
她勞累了一輩子,我希望她在以后的日子好好的享享福,希望她的病快點好起來,她說還要跟我說以前與爺爺的戀愛史。奶奶,我最重要的人!我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愛自己的親人!
關于奶奶的作文4
時光的車輪碾過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在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耐人回味的記憶。
驀然回首,記憶深處仍是那片田野,春種秋收,夏耘冬藏,年復一年,伴隨我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秋,從一個不諳世事的懵懂女孩成長為花季少女。
也還記得,那片田野里,站著我的奶奶!
從小,我就和奶奶一起生活。記得,她愛把我背在背上,哼著我最愛聽的歌謠。我乖巧地趴在她的背上,小手摟住她的脖子,頭歪在她的肩上,鼻腔里滿是悠悠的發香,那時的我,滿心盡是幸福。
奶奶是一個勤勞樸素的人,記憶中總是她不停忙碌的身影。蘇軾有詩云:“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初夏的田野里,金燦燦的麥穗隨風搖曳,掀起一陣陣麥浪,放眼望去,一片金黃。麥穗兒揚起高昂的頭顱,用淡淡的麥香糾纏著縷縷白花花的陽光。
沐浴在陽光下,看著那金色的麥浪,嗅著暖風輕送來的麥香,我開心地笑了。依然記得:播種的時候,我用小手牽著奶奶,站在田埂上,好奇地看著播種機在田野里穿梭;于是經常纏著奶奶到地頭去觀察,看到麥苗破土而出,看到麥地里碧波一片,看到麥子抽穗拔節,心頭充滿期待。
而今,麥浪滾滾,豐收在望,奶奶一臉的滿足,一臉的幸福,就像看著我漸漸長大一樣。這麥苗是奶奶用心播種的,是奶奶用汗水澆灌的,那是屬于我和奶奶的世界。
放學回家,迎著落日的余暉,穿過田埂,來到我家麥地前,佇立在田邊,看著奶奶忙碌的背影。她背著噴霧器,左手一上一下地壓著,右手拿著噴頭,在麥地里不停地揮舞著,儼然是一位指揮家,和著清風,和著麥浪,和著田野中散步的鳥兒,演奏著一首田野的贊歌。她神情專注,眸子里盛滿絢爛的晚霞,熾熱而真誠。
奶奶抬頭看到我,先是一驚,然后微微一笑,眼眸中溢出的滿是慈愛。她停下手中的動作,朝我揮揮手,再胡亂在衣服上抹下,“馬上好,啊!”。
不一會兒,她停止了勞作,走到我身邊,把手在衣服上擦擦。“好久沒到地里來了,來,奶奶給你編個花環。”她扯下一根柳枝,摘下幾朵漂亮的野花,給我編出了一個美麗的花環,輕輕放在我的頭上,用糙糙的手抹一把我的臉蛋,笑意盈盈。奶奶用無聲的愛為我編織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走,回家嘍……”
一老一小就這樣手拉著手,漫步在夕陽下,漫步在鄉間小路上,背影被拉得很長很長……奶奶,還有那麥地將一直藏在我的記憶深處,直到永遠!
關于奶奶的作文5
奶奶慢慢的老了。
奶奶把我從小帶大。那時候,父母的工作的別忙,在我只有三個月的時候便將我送往奶奶家。
現在,我奶奶經常說;"你那個時話說不清楚,總是叫奶奶叫成矮矮,鄰居總是逗你說:‘你奶奶這么高,還矮啊…’還有,你從來都沒有拉屎拉尿在床上……"每每談到這些,我奶奶總是笑著,笑著。但我最令奶奶高興的還是吃飯的時候。奶奶說我小的時候從不挑嘴,見什么吃什么,最喜歡吃的就是她抄的回鍋肉。
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菜,煮很多飯。每天,飯桌上總是有很多菜,當然回鍋肉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那是我最喜歡的菜。我的別喜歡吃奶奶的回鍋肉,應該說我活了十五年,就吃了十五年的回鍋肉。也許這回鍋肉的味道我已經戒不掉了。當然,現在奶奶的手藝已大不如從前了。興許是奶奶老了。
現在奶奶做的菜不是咸了就是甜了,有一次竟把白糖當鹽加進湯里,害我們喝了一鍋甜的蘿卜湯。就連回鍋肉都超出了不同的類型。我奶奶總是說人老了,不中用了。其實奶奶的菜我依舊是喜歡吃的,不管味道如何變化,那份最原始的味道依然留在我的心里。
記得有一次,奶奶雨中來接我回家,途中摔斷了腿。醫院中,奶奶還在想我在家里面吃什么。出院后,奶奶進出廚房已沒有那么麻利了,但還是每天為我做飯。那段時間奶奶天天給我炒回鍋肉,我沒有吃膩,而是愈加喜歡這個味道。我對奶奶說,我以后一定要炒一盤回鍋肉給你吃。奶奶回我說:“那我睡著了都要笑醒咯哦。”
日子一天天過去。自奶奶的腿康復之后,奶奶又老了一頭,做每一件事都顯得力不從心,可是她還是在不停的做,就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牛。
我經常說我奶奶就像一個舊社會的家庭主婦。每次吃飯時他都會等著全家人湊在一起才肯吃,不管要等多久她都愿意,有些時候爺爺喝醉了酒總是要接大家的嘴,有時也總是會吼我奶奶,而我奶奶除了忍耐還是忍耐。家人也多次勸奶奶干脆和我爺爺分開,可我奶奶總是說:“都過了大半輩子,他的脾氣早就習慣了。”奶奶總是這樣,受了不少委屈。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奶奶慢慢的老了,不知還會陪我多久。但那些奶奶陪我度過的時光,那些奶奶為我做的事,將會是我永遠多不會忘記的。
關于奶奶的作文6
那個月高風清的夜晚,我久久難以入眠,因為偶然間發現,奶奶一頭烏黑亮麗的頭發,如今,點綴了絲絲銀線······——題記
天涼了,星期一升國旗的時候,雙手自然的放在了口袋里,令我驚訝的是——口袋里——多了幾張毛爺爺的頭像,突然想到,奶奶·····
記起小時候我的任性,三天兩頭讓奶奶背著我去逛超市,雖說每次就花那么一兩毛錢,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日積月累下來,我簡直不敢計算,直到我大一點的時候,懂事了,不在纏著奶奶買東西了,可是現在,奶奶卻總是偷偷給我錢,不過再也沒有那種,一毛兩毛的了······
上小學的時候,我經常在奶奶家住,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她就起來給我變著法兒的做不同口味的早餐,冬天下雪了,奶奶起的時候天根本就不亮,又是包水餃,又是蒸蒸包,又是打火燒,又是炒青菜·····她不知道累嗎?我問過奶奶,奶奶說:“奶奶老了,還能為你做什么呢?等你更大了,我想給你做頓飯,恐怕都沒榮幸呢!”我天真的告訴奶奶:“不,奶奶,我要你永遠陪著我,永遠給我做飯!”好像從前年開始,我的手一到冬天就會凍破,上課連筆都拿不住,,說媽媽給我買了,可奶奶說買的不暖和,非要用自己種的棉花奶奶每年冬天都會送我一副手套,純手工的,我每次都拒絕親手為我縫制,而我每年冬天依然是帶著最流行的手套上學,把奶奶送的手套丟在一邊,然而今年,也許是偶然,看到奶奶又在給我縫手套,但是我沒想到,她用的,是新買的一件秋衣,她把袖子剪了······怪不得每年收到的手套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是嶄新的······回到家,找出以前奶奶送我的手套,戴上試了試,真暖和,心里卻涼涼的······歲月的長河沉淀出的,是奶奶臉上的皺紋和頭上的白發,歲月的年輪圈出的,是我和奶奶的距離,越來越遠······奶奶沒有讀過書,可是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有文化的人;奶奶沒有漂亮的衣服,可是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奶奶家沒有多少錢,可是我覺得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奶奶,真想有一天,我長大了,買一個大房子(你要是不習慣,我就照著我們家的溫馨小院給你蓋一座),我們一家人,幸福的生活,那時候,我會祈禱,時間啊,跟著我們,永遠,留在這里吧
關于奶奶的作文7
毫不夸張地說,我的奶奶就是一個“夸張”奶奶。每天,她都要露上兩手夸張的功夫,就讓我們一睹她的風采吧!
鏡頭一:隨機應變的“夸張”
一天中午,我放學回到家,順手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學著《家有兒女》中的經典臺詞說:“我回來啦——”然后趕緊跑進廚房看看今天的美味佳肴。奶奶聽見了我的腳步聲,馬上盛好飯遞給我。天,米飯壘得那么高,我怎么吃得下?奶奶偏偏還說:“這一小碗飯夠不夠?要不要再加一點?早上走得那么急,飯都沒吃飽,現在多吃點。”什么?才“一小碗飯”?唉,早知道就不在放學路上買那個“毛毛蟲”面包吃了。早上沒吃好,上午上課的時候肚子就開始“呼喚”我了,所以我剛才才買了面包。奶奶一直不同意我飯前吃零食,我可不能告訴她事實。算了,我一咬牙,一跺腳,開吃!
吃過午飯,我坐在電視機前看《百家講壇》。哇!茶幾上放了許多我喜歡的零食:巧克力、餅干、話梅……我頓時把午飯前的那一幕拋到腦后,準備開吃。奶奶察覺到了我的舉動,大喝一聲:“剛才吃了幾大碗飯還沒吃飽嗎?還有胃口?”咦?奶奶剛才不是說只有“一小碗飯”嘛,怎么又變成“幾大碗飯”了?奶奶的“夸張”真是隨機應變啊!
鏡頭二:不打草稿的“夸張”
又一天早上,掌勺大廚要給我做“珍珠翡翠團圓飯”(俗稱蛋炒飯)。沒過多久,一碗白里透黃、香飄四溢的蛋炒飯就新鮮出鍋了。我嘗了一口,滿臉堆笑地對奶奶說:“是不是忘了放鹽,怎么一點味道也沒有啊?”奶奶想了想,說:“不會的,我明明放了好幾勺鹽。”好幾勺鹽!要咸死我嗎?我差點沒笑噴出來。
鏡頭三: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夸張”
每個星期天下午一點半,我要去上新概念英語課。每次上課前,我都要在家磨時間,總是到臨上課還有20分鐘時,才不緊不慢地出發。奶奶是個心急的人,一看到我一點兒也不著急的樣子,她就會著急,開始給我放“迷魂彈”。
“奶奶,幾點了?”
“一點了,上學去吧!”
“不,還早呢!”
過了一會兒。
“奶奶,幾點了?”
“早呢,才一點一刻。”
“什么?一點一刻了?遲到了!”
我連表也沒顧得上看,拿起書包就快馬加鞭向學校跑去。
實際上,那時才一點過五分……
我的“夸張”奶奶厲害吧?現在,她已經開始收徒了,“入室大弟子”當然就是我啦!
關于奶奶的作文8
我的奶奶已年過半百,可她對我的照顧總是無微不至。在我的腦海中,所有和她在一起的記憶都是美好的。每次夜晚,當我進入夢鄉的時候,總會有一個人默默地替我把蹬開的.被子蓋好。因為如此,從小體弱多病的我從來沒有因為蓋被子的事情而著涼。倒是奶奶,久而久之,便患上了咳嗽的毛病。
那天夜里,我睡的正香,忽然一陣咳咳的,劇烈的咳嗽聲打破了夜的沉寂。小鳥不唱了,青蛙不叫了,仿佛都想聽清是哪里傳來的不和諧的聲音,擾亂了它們的雅興?我睜開睡眼,迷迷糊糊地望見了奶奶。此時的奶奶腰更彎了、頭發更白了、手更粗糙了、咳嗽聲更劇烈了。我不解地問道:奶奶,您怎么感冒了呢?奶奶說:沒事,你快睡吧,明天一早還要上學呢!我也沒多想,倒頭便呼呼大睡起來。第二天一早,奶奶已經不見了,我起床一看,她正在給我準備香噴噴的早飯呢!我忽然想起昨晚的事,便問道:奶奶,您的咳嗽應該都是我造成的吧?今天一早還要您來給我做早飯,對不起!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落了下來。傻瓜,奶奶不為你為誰呀,不要緊的。奶奶答道。嗯。
還有一次,奶奶端來一盆洗腳水讓我洗腳,我正要洗,心想,我都沒有為奶奶洗過腳,這次就讓我來為奶奶洗腳吧!說干就干。我卷起袖子,對奶奶說:奶奶,每次都是您為我洗腳,這次讓我來幫您洗腳吧!。奶奶并不同意:這怎么行呢?不行。我說:好,我不給您洗了。奶奶聽后,沒有說什么。她正要自己洗時,我趁機脫下奶奶的鞋襪,笑嘻嘻的說:哈哈,上當了吧!可是,當手在碰到奶奶腳的那一刻,手感到針刺般的疼痛。天啊,這是腳嗎?怎如同樹皮一樣粗糙?我輕輕地劃起水,撒到奶奶的腳上,又用雙手在奶奶的腳上揉搓了半天,邊洗邊想:奶奶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勞心費神,操持整個家,腳怎能不粗糙?想著想著,金豆豆又不爭氣的落到了洗腳盆里,滴答滴答的聲音撞擊著我的心靈。奶奶沒有發現。她說:茹茹,你知道嗎?我覺得我很幸福!
奶奶的眼里閃爍著高興的淚花。洗完,擦干,再到洗腳水的那一刻,我想,我已經擁有到了人世間最大的幸福!
關于奶奶的作文9
怎么說呢,我感覺自己是那種自顧自的人吧。在家里,我不會說太多的話,顯得多么親熱或是滔滔不絕,也許是出于沒有話題,或者是認為沒有說出來的必要吧。除非有事,我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我說得最多的詞,無非是“嗯”還有“哦”,閑扯對我來說,浪費口水罷了。
在父母面前,我并不是那種粘人撒嬌的孩子,我說不出原因。大概是因為不是在他們身邊長大的緣故吧,我是奶奶帶大的。我長那么大,也只對奶奶撒嬌,特別親熱,總有說不完的話,還會故意搞怪,逗奶奶樂,我還會在一邊呵呵呵呵地傻笑,哪怕現在,回溫州看望奶奶的時候,晚上還是有抱著奶奶睡覺的習慣,習慣地玩著奶奶已松弛的“小肚子”,貼著奶奶的背,嗅著熟悉的香皂的味道睡著。奶奶嘴上總是說我好煩人,但我知道,她喜歡。她也習慣了我粘著她,陪她說說話,我知道,她一個人住在大房子里,她一定會孤單寂寞,我會把愛積累著一并帶給奶奶,傳達給她——你不孤單,你還有我。那種感覺很踏實,她是我唯一想要保護的人,即使我的肩膀很小,她是我唯一想給予幸福的人,即使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她是我唯一想要給予美好的人,即使我還并不優秀。會的,總有一天。
那是晚上,疲倦地躺在床上,背對著奶奶,睡意來襲。迷迷糊糊像在睡夢中聽到抽泣聲,我睜開眼睛仔細地聽著哭聲傳來的方向,發現它很近,近的我知道這并不是夢境,它很熟悉,好像在哪聽過——是奶奶的。我并不是什么會安慰人的人吧,有些措手不及,我轉身,看見奶奶強忍著的眼淚,不停的抽泣著,我很心疼,真的,很疼很疼。我起身拿來了打濕的毛巾,雖然我很想知道為什么,但是我沒問,只是什么話也不說的拭去奶奶眼角的淚,她一定很累,滿眼都布滿了血絲,不管后來怎么問怎么了怎么了,她還是一語不發的抽泣著,于是,我抱得更緊了——別怕,有我在,我在心里默念。她——我最害怕失去的人。
事后才知道,原來是媽媽扭曲了奶奶話的意思,還到處去說,這就是常說的“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吧,奶奶很委屈,爸爸還不幫著奶奶,說奶奶的不是,奶奶是哭著回溫州的。我知道,她是心冷了。
所有這一切我都記得,我又怎么可能忘記。我討厭這種發現,不會再讓它放生了,絕不。它太委屈,太過鉆心了。其實,奶奶不需要多么奢華的物質條件,只是想要一個陪她說說話的人而已,這有那么奢侈么?不,我會是那個人,那個陪她說話的人!
關于奶奶的作文10
三年前,年近七旬的奶奶說是在城里叔叔家住膩了,要回鄉下住一住。誰知奶奶這一回來卻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一陣轟動,瞧她那一副“新時代”的形象:染著咖啡色的短發,黑色細紋長褲,淺灰色羊毛衫,胸前別著一枚胸針。還不時邀來幾個老伙伴跳起時髦舞,引得村里人羨慕地議論個不停。從此,“時髦老太太”的雅號便不脛而走。
打那以后,奶奶儼然成了個“美容顧問”,成日忙著向大伙作介紹。什么城里人都染發啦,什么城里人愛穿花裙子啦,什么城里人時興休閑牛仔褲子啦等等。于是便有膽大的姑娘悄悄地染了發穿著蝙蝠衫和時髦牛仔招搖過村。最后連最古板的六嬸也去剪了短發,并染成紅棕色的,聽到別人夸她年輕了好幾歲,她還挺得意呢。
奶奶這“時髦”綽號也算真夠深入人心的。看,她又爆出個“冷門”:榮任村老年協會會長。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奶奶的第一把火就燒得旺旺的,她先是在自家院里種起花。院里的花在她擺弄下長得茂茂盛盛,開得火火爆爆,小院里一派生機。她的那些終日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會員們一個個瞪大了眼睛。聽奶奶煞有其事介紹村里土質怎么好,怎樣在院里種花,該注意些什么……等收集滿了從奶奶那里得來的“花經”,那些老人們竟也回去種起花來。如今,村里哪家陽臺上不放幾盆花呢?
在“時髦老太太”的帶領下,村里老年協會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老年俱樂部里,下棋的、看電視的、聽戲的、打太極拳的……各得其所到之處,各得其東。大伙都夸是“時髦老太太”的功勞。
不久,奶奶的第二把火又順勢燒了起來。她組織老年人成立了游燈隊。奶奶呢,舒展那三寸不爛之舌,什么“城里老人就是這樣”、“老人這樣才長壽”,滔滔不絕,循循善誘。終于那些老頭老太一個個乖乖地排練起來。舉燈的、舞獅的、舞龍的,雖然不似年輕小伙子那么酷,卻也透出沉著有力的韻味,舞得比小伙子還逗呢。
如今,我們村里的老年人活動開展得更熱火了。奶奶笑著說:“我還要燒第三把火,讓大伙兒學學跳跳老年健美操。誰叫我們趕上改革開放的好年代?”
大伙聽子,都會心地哈哈大笑起來。
關于奶奶的作文11
“餃子香,香廚房。餃子暖,暖心間,一枝紅梅出墻來,抬頭一望雪滿天。”冬至前后,大雪飄飄,天氣變得愈加寒冷。
我在冬至的無數個漫長冬夜里成長,門前姥爺種的香椿隔年盈尺,姥爺在我的反襯下漸漸白頭。我吃過無數餃子,素餃子、肉餃子……卻都不及姥爺的花餃子有純粹的農家味道。姥爺的花餃子在每個冬至日,溫柔敲打我回憶的味蕾……
又是一個冬至日,天蒙蒙亮,姥爺輕聲喚我起床。睡意未消,可姥爺的身影已消失在晨光中。為了看姥爺做花餃子的過程,我只好半夢半醒地去廚房找尋那冬至的足跡。
撲鼻的清香將我喚醒,哦,原來那是面粉散發出的麥香。姥爺將菠菜、胡蘿卜、紫甘藍壓成綠、紅、紫色的汁,然后分別到在三個白瓷碗里,攜裹著裊裊清香。姥爺的手敏捷地搓捻面團,忽而柔、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在面粉中不停翻拌,使菜汁與面粉充分融合。在姥爺手里,面粉原來可以跳舞。
我最著迷的是姥爺包餃子的過程。三色面團整齊的鋪在案板上,慵懶得沉甸甸。姥爺的餃子餡不膩、不甜,樸實、純粹,卻有著獨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戀。姥爺常做豬肉大蔥的餃子,他將五花肉切得極小、極細膩,再把大蔥拌進,即做成了甘甜可口的餡兒。把彩色的面皮輕輕展開,抹平,攤在姥爺的手心。輕舀一勺餃子餡,只見他的兩手輕輕一彎,再一折,一個精巧的花餃子便包好了。我趕緊捧過來,細細地看,滿心滿眼地喜歡。我也試著包一個,拿好餃子皮,放餃子餡兒,卻總是捏不住餃子的邊,卻總是漏了餃子餡,合不攏嘴。姥爺慈祥地笑了,皺紋爬在他布滿歲月的臉上:“妮兒小,大了就行了哩!”冬至的陽光照在姥爺后背上,我望著那個略顯滄桑的背影想,我什么時候才能長大、能包出和姥爺報的一樣好的餃子呢?
鍋里的餃子咕嘟咕嘟地響,唱著冬日里最暖人的歌。五顏六色的餃子被從鍋中夾起,濃厚的香氣隨即在冬日的寒風里蔓延開來。我夾起一只紫色的餃子,輕咬一口,生怕咬壞了它。紫甘藍的甘醇、五花肉的香醇和大蔥的清醇盡寓其中,在這寒冷的北方冬至日,姥爺的花餃子絕對是最暖心的食物。
夢里送走了多少個冬至,我也終于長大了,善良而勤勞的姥爺還沒親口品嘗我的餃子,就睡在故鄉的大地了。我后來吃過很多花餃子,卻總也吃不出老鴨煲出的純粹的味道了。
又是一年冬至日,姥爺的香椿樹依然挺立在風雪之中,我呆呆地望著它,卻又覺得少了點什么。姥爺與花餃子隔著時光和故鄉,與我相思凝望。
關于奶奶的作文12
奶奶在生前是以賣鈕扣為生的,在焦坑這一帶是響當當的有名人物,有許多的孩子都愛和奶奶套近乎,令我嫉妒不已。一回到奶奶家,準時一群孩子和奶奶一起又唱又跳的,讓我看個滿眼。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把奶奶的寶貝鈕扣又扔又砸,一些和我同齡的孩子就會不約而同地指著我,大聲說道:“壞孫女,壞孫女,汪奶奶的壞孫女,羞羞羞……”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急得大哭,奶奶見了,忙走過來,把我抱起來,一邊收拾鈕扣,一邊安慰道:“哦!哦!小之怡不哭,不哭啊!”接著,把我抱到她的大腿上,說:“來,之怡,擦干眼淚,奶奶教你編黑白小帽好嗎?”說著,拿起我的小手,一個一個小洞熟練地穿過線區,把那幾個破小孩兒都看得目瞪口呆,不過一會兒,他們就被各自的父母領走了,我心里感到非常充實,總認為,奶奶是屬于我一個人的。
下大雨了,我卻還在沙地里玩耍,堆城堡,等著奶奶來接我。不過一會兒,奶奶便撐著雨傘來接我了,她頭上戴著頂草帽,撐著一把破了三四個小洞的小傘就來了,淅淅瀝瀝的雨滴在奶奶的肩頭,奶奶抱起我,在衣服里邊摸來摸去,摸了老半天才抓出一頂剛好合我頭的黑白小帽,戴在我的頭上,抱起臟兮兮的我就上路了。
回到家,奶奶給我來了個全身清理,把我抱到床上,蓋好被子,叮囑道:“以后去哪兒要告訴奶奶,奶奶好早點找到你這丫頭,現在,快睡覺吧!明天還要賣鈕扣哩!”我一把抓住奶奶,說:“奶奶,我要玩兒鈕扣。”奶奶笑了笑,無奈地說:“好好好,奶奶這就去拿。”說完后,從柜子里拿出一個木質的方盒子,打開一看,里面又各種各樣的鈕扣。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觸了觸他們,冰冰的,涼涼的,有些很圓滑,有些帶著棱角。我又湊近嗅了嗅,聞到一股混合了杉木、金屬、纖維和灰塵的味道。
這大概是記憶的味道吧!
后來,奶奶出了一場車禍,住院沒幾個月便去世了,那些鈕扣也隨著消失了。
當我回到老家時,卻發現床邊有一瓶裝著各色鈕扣的瓶子,我以前的故友告訴我:“汪奶奶走之前讓我把這個交給你,務必要做到。”
我緊緊地抱著瓶子,良久……
關于奶奶的作文13
傍晚時候,放學了。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車上,心里啄磨著:不知媽媽又在給我做什么美味的菜肴。下了車,我一路小跑直奔家里。迫不急待地敲著門,門開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張慈祥的面孔。“奶奶“我不禁叫了起來“你啥時來的?”爸爸這時接過話茬:“你奶奶的牙壞了,這次來,是到醫院看病的。”我仔細一看,果真,奶奶的腮幫子都腫脹了。說話有些困難。奶奶幫我卸下書包,親切地小聲問我學習怎么樣?我說還可以,考在全班第五。奶奶聽了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奶奶從小一直生活在農村,是一個生活很儉仆的人。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從不會有一點浪費。就拿她穿的襪子來說吧,全是補丁。媽媽對她說:“媽,現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您就把它扔了吧!我再給您買幾雙新的。”可奶奶卻說:“這還能穿,再說穿到鞋子里又看不見,何必花那些錢。”奶奶有個習慣,晚上總是把沒人的房間里的燈關上,弄得整個家里除了客廳的燈亮著,別的房間都黑洞洞的。爸爸對奶奶說:“媽,這燈用不了多少電,亮就讓它亮著吧!’,奶奶聽了雖然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可總是忘不了隨手關燈。時間久了,爸爸只好不說什么了。
奶奶非常關心我的學習,只要我寫作業,奶奶從來不打擾我。有時悄悄地站在我身邊看我寫字,盡管她一個字也不認識。奶奶曾給我講過,她小的時候,正是封建時代,家長們只讓男孩子上學,女孩子只得在家里做家務,奶奶又身為老大,只好早早地幫助父母干起了家務活。我想,奶奶看我寫字,大概是對自己兒時沒念書的安慰吧!
奶奶是一個非常勤勞的人,在家里一天也閑不住。總想幫我家干些什么。可是奶奶既不會用洗衣機,又不會用天然氣做飯,只好在家里掃掃地,擦擦桌子,柜子什么的。爸爸媽媽都勸他休息,她總是說,活動活動對身體有好處。只要奶奶來了,我的家總是保持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的。
爸爸媽媽和我非常尊重和敬愛奶奶。爸爸及時陪奶奶到醫院找最好的醫生為奶奶治好了牙。媽媽知道奶奶患糖尿病,每次做菜盡量滿足奶奶的口味,還把自己的大衣讓給奶奶穿,我經常給奶奶講些有趣的故事,逗得奶奶直樂。節假日,我們全家陪奶奶逛商場,上公園。不知不覺,奶奶在我家住了一個多月,春節前回到了鄉下,我一直想念她,凝望遠方,我仿佛又看到奶奶慈祥的面孔,看到了奶奶在向我微笑……
關于奶奶的作文14
每當我看見在街上行走的老人,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位身材矮小,滿頭黑發的鄉下婦女――奶奶。
我出生在鄉下,后來由于父親母親調到城里工作,從此我就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離開了奶奶,偶逢雙休日才能到鄉下去看望她。每當我我和父親母親來到奶奶家,奶奶就會顫巍巍地登上梯子把那一塊塊已貯存多年的臘肉去下來。也許臘肉掛在墻上太久了,上面已長滿了綠色的霉,甚至還會有一些蛀蟲。盡管那些霉看起來是那么的臟,但是一到了奶奶的手里就會變得干干凈凈,不知道奶奶用手洗了多少遍才洗成這番模樣。開飯了,奶奶把早已燉好的臘肉放在桌子上,立刻一陣陣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來,陳璇,吃塊肉。”只見奶奶從湯盆里挑了一塊又大又好的瘦肉順手放在了我的碗里,隨后自己夾了一塊沒有多少肉的骨頭。我用質疑的目光望著奶奶,奶奶一邊吃一邊笑著說:“嗯,孫兒回來了,我煮的骨頭都比平時要好吃得多喲。”
前年的冬天,一場災難不幸降臨到奶奶的頭上,不知道為什么奶奶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左半身麻木了,有一天,奶奶終于支持不住了,昏倒在地上。爺爺只好把奶奶送到了醫院,經過七八天的治療,奶奶就能下地了,卻不能自己走路。每次父親和母親交了醫藥費回到病房,奶奶都要問父親交了多少錢,父親都毫不在意地說:“媽,您就安心養病吧,我們有的是錢,這一百多元算不了什么。”這時奶奶總會向父親投去疑惑的目光。有時父親和母親離開了,奶奶就會問我到底交了多少錢,而那個時候的我畢竟還小,什么都不懂,只記得奶奶總會嘆著氣說:“唉,都怪我這身子不爭氣,一天就要花幾百元,這怎么供得起呀!”又過了一段時間,奶奶的病幾乎痊愈了,奶奶堅持要出院,不管父親和母親怎樣勸阻都拗不過奶奶的倔脾氣,只好讓奶奶提前一個星期回家。
剛出院才一兩天,奶奶就能拄著拐杖走路了,但依舊還不能干活。每當看到爺爺一個人下地干活,奶奶就會流露出一種焦急不安的表情。這不,第四天,奶奶就拄著拐杖背著背簍下地了。這下可把父親和母親急壞了。幸運的是,不久奶奶的病就完全康復了。
現在,每當空閑時,我就會站在樓房頂上望著遠處飄泊的白云――那下面有我可愛的家鄉,有我一直深愛著的奶奶。
關于奶奶的作文15
春天的風,夾雜著最討厭的濕冷氣,一邊涌進了她的鼻腔,一邊又刺進了她的膝蓋骨。她咬咬牙,用手捶了捶也就當過去了。“嘶、嘶……”從婆婆嘴里發出的倒吸冷氣的聲音比比她咬緊的牙,皺著的眉顯得更痛苦。每當這時候,小小的我就很討厭這樣的鬼天氣。直到一天媽媽告訴我“那是風濕病,很難治的,每次婆婆風濕痛起來,沒法入睡,一天到晚最多只能睡2、3個鐘頭。”我似懂非懂地露出一臉驚恐。
婆婆以前是紡織廠的女工,那兒濕冷的細線是極易斷的,為了保持絲線的濕潤,所以紡織女工長期工作在潮濕的工作間,就這樣,風濕病魔悄悄竄進了婆婆的膝蓋,肆虐地啃噬著她膝蓋里的積液,慢慢磨損著她膝蓋的軟骨組織……
一天,小小的我又聽見了婆婆嘴里的嘶嘶聲,我再也忍不住,走到婆婆跟前,非常天真地說:“婆婆,我以后要當科學家,我要發明一種神奇的藥,可以治所有的病,還能使人長生不老!”婆婆望著認真的我,眉頭上的烏云不見了,笑呵呵地說:“好啊,那你可要好好學習喲!”我興奮地點點頭,不斷描述著未來的種種發明……
再大一點,媽媽把我帶離了婆婆身邊來廣東上學。每次都是輕快地說一聲“拜拜”,就拉著媽媽的手跑了,只有蜷在火車臥鋪車廂時,睫毛才終于承受不住思念的重量,悄悄滑落。
只是,小孩子的感情最淺,一顆糖就能使她轉哭為笑,轉憂為樂。雖然我比較內向,在新的環境我還是結識了不少朋友。同齡人之間快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慢慢遮蓋了對婆婆的思念。
又是一年春節,是我們一家子該回家看望親人的時候了。媽媽把我包裹得厚厚的放進車里。一閉眼一睜開,就到了老家的大宅子,一點兒也沒變,真像和媽媽出去玩了一圈又回來了一樣。“咦?婆婆,你怎么變矮了?”婆婆笑著露著深凹的紋“是啊,玥玥長大了啊!”說著遞給我以前在家愛玩的娃娃。我歡快地抱著一溜煙跑進自己房間,絲毫沒有感覺本想和我說說話的婆婆。接下來的日子,我不是拉著父母去超市,在街上吃吃喝喝,和婆婆說話的次數屈指可數,無非就是“婆婆,今天吃什么?爸爸呢?”
再后來,手機、電腦漸漸成了親人間的最大的隔閡,每次回老家,我總是窩在沙發上對著屏幕滑呀滑呀,婆婆見我實在忙,也不來打擾我。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有多久沒和婆婆說話了?我來到陽臺,默默坐在婆婆身邊,嘴里像是被堵住了似的,有話又說不出。我拿著報紙,又望著窗外!“真冷啊!”心里卻說:“婆婆,你的腿,好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