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故事朝三暮四有感-344字作文
今天我看了一個成語故事,名叫《朝三暮四》。
這個故事講的是講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喜歡訓猴。家里養了一群猴子。猴子十分喜歡吃栗子,可這年栗子收成不好。于是養猴人對猴子說:“從今日起我每天早上給你們吃三顆栗子,晚上給你們吃四顆行嗎?”猴子一聽生氣起來,張牙咧嘴地亂叫起來。養猴人怕猴子不聽訓練,于是改口說:“那么早上四顆,晚上三顆怎么樣?”猴子一聽從三顆增加到四顆,于是圍著養猴人又蹦又跳,高興極了。
這個故事說明猴子很傻,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做出類似的傻事。記得去年寒假,老師布置我們要寫六篇作文。爸爸說:“每天寫一篇,這樣可以在春節前夕完成。”我說:“不,寒假有20多天,何必每天寫一篇,那多麻煩呀!我沒兩天寫一篇也不一樣能完成嗎?”爸爸聽了說:“在春節前完成不好嗎?可以是你過一個輕松、愉快的春節。”我堅決不同意。
爸爸無可奈何得按照我的意見去做。我跟爸爸的爭論和猴子朝三暮四不是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