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九百字(讀后感900字左右)
《圍城》讀后感
初讀《圍城》,我被它獨特的敘述方式所吸引。全書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眼睛向我們揭示了那個年代中國的社會風貌。在小說中,針對當時國民政府統治下的中國社會,作者錢鐘書以極具諷刺意味的筆調進行了描繪,將那個時代人們的虛偽、勢利、功利和自卑淋漓盡致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讀到方鴻漸與孔乙己之間交往的情節時,我感觸頗深。孔乙己是小說中一個十分有趣且迷人的角色,他表示出了對擺脫生活壓抑、尋求精神解放的渴望。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他所展示出來的文化水平與身份地位卻讓他無法與方鴻漸等更高層次人士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友誼。這種關系表達了作者對中國社會階級分化和政治局勢造成影響的憂慮。
除此之外,《圍城》還通過方鴻漸與白流蘇之間的感情線索,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性的思考。小說中,白流蘇是一個優秀、獨立、自信的女子,但卻因為不想失去自己的優越地位而拒絕了方鴻漸。這段情感描寫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過于追求個人利益時所帶來的損失。
最后,在讀完全書后,我對《圍城》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錢鐘書通過這部作品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復雜多變的時代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并用他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中國社會在面對外部壓力和內部紛爭時所呈現出來的各種面孔。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深刻而有啟發性的見解和觀點。
總之,《圍城》是一部值得閱讀和品味的經典之作。無論是從文學角度還是從社會歷史角度,它都有著極高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