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眼》讀后感300字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蜻蜓眼》讀后感300字篇一
蜻蜓眼是主人翁杜梅溪送給奧莎妮的結婚禮物,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寶石。這本書是以奧莎妮的孫女阿梅的`角度來寫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故事中的人物悲歡離合深深吸引著我,常常讓我牽腸掛肚。
這本書主要講: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遇到了法國女子奧莎妮,兩人一見鐘情、相愛、結合并生下了四個兒女。二戰期間,杜梅溪攜帶法國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后,歲月流逝,奧莎妮從少女到老婦漸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她給這個家帶來了濕潤和優雅,然而她的異國血統在特殊年月中卻成了這個家庭災難的來源。
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打劫》這一節。主要講,二戰期間,在我們中國,許多上海人都變得“沒腦子,”成天喊著“打倒”的口號,打倒那些他們認為是國際間諜的外國人,所以奧莎妮成了他們打倒的對象,他們認為奧莎妮是法國派來的間諜,三番五次去她家搗亂,對老年時期的杜梅溪和奧莎妮大吼大叫和毆打,杜梅溪的腿被打骨折了,也搶走了奧妮莎的寶貝——蜻蜓眼。
讀完之后,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尊老愛幼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什么年老杜梅溪和奧莎妮會受到這種待遇呢?如果是現代社會,人們絕不會這樣去對待老人,為什么在那個特殊年代,人們最起碼的道德都沒有了,變得麻木“沒腦子?”所以長大后,我一定要去研究這段歷史,因為寫小說一般都會有創作背景,我要去發現這個背景。
讀書使我變得越來越愛思考。最后,我推薦大家也來讀讀這本書。
《蜻蜓眼》讀后感300字篇二
《蜻蜓眼》是我國江蘇著名小說家曹文軒寫的。這本書主要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絲綢之路經商者的家從繁華變清貧的故事。
小女孩阿梅小時候過著十分繁華的生活,從小繼承奶奶四分之一法國血統的她,一直被別人夸贊。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人心變壞了,世道亂了!原來富有的.一家人,開始變得不堪。一些混混還四處傳謠言,說阿梅的奶奶是間諜。正因為這個事,彈鋼琴彈得十分好的阿梅,在學校的一次演出中,節目被迫取消了,她悲傷不已!
可是,最艱難的日子還是來了。奶奶生了場大病,家人無奈,只好把阿梅的鋼琴賣了換錢給奶奶治病。天無絕人之路,奶奶的病終于好了,可那些混混要讓奶奶在大街上游行,奶奶中途逃走了,日后她一直裹著藍絲巾。
爺爺先走了,但過了不久,奶奶也要走了,沒人知道她是如何走的,大家都默默無語。在送奶奶上路時,那些混混又來了,見到奶奶走了,還有點覺得沒勁似的散開了。大伯說:“送媽媽上路。”阿梅站在一旁呆呆的看著,她把奶奶送給她的小皮箱以及紅油紙傘放在奶奶的身旁,送奶奶上路......
最終惡人有惡報,那些小混混被打了下來。又過了幾年,上海終于平靜下來。
這本書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人性。雖然看不見,但卻是隱秘相通的。
《蜻蜓眼》讀后感300字篇三
寒假里,我讀上了《蜻蜓眼》這本書。它的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曹文軒老師。我還看了他的其他書如:《草房子》.《青銅葵花》……其中,有幾本書都把我感動的甚至流下了淚。《蜻蜓眼》這本書也被這位大作家寫的栩栩如生。
為什么叫蜻蜓眼呢?我翻開書漸漸看懂了。原來是太爺爺送給奶奶一條項鏈,它的吊墜很像蜻蜓的眼晴它很珍貴。故事就圍繞項鏈發展的。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寫: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溪梅在法國馬賽偶遇法國女子奧莎妮,兩人一見鐘情,相愛,結合,并生下了四個兒女。二戰時期,杜溪梅攜法國妻子回到上海定居。此后,奧莎妮從少女到老婦,漸漸融入了中國的生活。她給這個家帶來優雅和溫潤,并與最愛的小孫女——阿梅經歷了許許多多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第八章:紅油紙傘。奶奶給自己和阿梅買了兩把紅色的油紙傘。那兩把傘可都是奶奶在典當行當了自己的衣服才買了的,阿梅十分喜歡奶奶送給她的傘,她還告訴奶奶:“只要一下雨,你就打著這把傘來學校接送我!”在某一天,下起了傾盆大雨,阿梅放學后,立即看到了奶奶正在對她微笑。她倆走在鮮紅的油紙傘下,真是一道獨特的美景,許多人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阿梅和奶奶,阿梅心里真是別有滋味兒……
讀了這本書后,我終于懂得了曹文軒書的.最后三句話——我們必須知道中國所發生的故事,這是人類共通人性在中國的特殊表現。這種共通的人性在各種地方表現著。我們必須將筆觸到人性的底部,因為人性底部有一條暗流相通。
在書里,雖然一大家子日子過的非常清貧,但在我看來,他們很富有,因為即使遇到很大的困難,也從不埋怨一個字。
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蜻蜓眼》讀后感300字篇四
以前我曾讀過曹文軒的《薔薇女孩》《三斧頭》等作品,這個假期里,我看了他的《蜻蜓眼》。
看之前我很好奇,蜻蜓眼究竟是什么。原來,它是層層疊疊的如蜻蜓的眼睛一般琉璃制成的寶石。它是阿梅奶奶與爺爺愛情的見證,也傳承了阿梅一家的祖孫情。
蜻蜓眼以主人公阿梅的視角講述了一段特殊年代下中法結合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及遭遇。阿梅一家人原本過著艱難但溫馨的生活。可是本來相親相愛的家庭卻出現了各種不幸,奶奶被人說成是間諜,爺爺的腿被打斷了,阿梅雖然非常努力卻在學校里被人無視……
這本書文字優美,情節起伏,我既感受到了悲傷,也覺得故事很感人。我同情阿梅一家人不幸的`遭遇,同時也從阿梅身上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不管條件多么艱苦,阿梅總是堅持不懈地努力練習鋼琴,堅守本心;雖然在學校里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她依然堅定從容。她還善良體貼,她懂事,她孝敬老人。
其實,生活中的正能量無處不在,可能是社會上那些拒收盲人車費,靠賣烤肉資助貧寒學子,數十年善待殘疾兒童的行為,也可能只是隨手撿起一張廢紙,公車上給老人讓個座的舉止,可能是爸爸媽媽對子女滿滿的關愛,也可能是學校里師長們對我們的鼓勵和奉獻,它們都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反映了愛的傳遞,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讓我們熱淚盈眶,讓我們深刻銘記,因為這是一種強大的能量。
正能量就如同一冽清泉,洗滌著人們的心靈,沖擊著人們的靈魂。不管往后有多少風雨,我都要學會去樂觀面對,并讓自己成為傳遞溫暖善良鏈條上的一份子,讓這個世界充滿正能量。
《蜻蜓眼》讀后感300字篇五
剛拿到這本書時,我興奮、開心至極,掃了一眼這本書的名字“蜻蜓眼”,我還傻傻地認為這本書講得是蜻蜓的眼睛。但是,讀完之后我才發現這本書與我想得大不相同。
中國絲綢商之子杜梅溪在法國馬賽偶遇到了法國女子奧莎妮。這倆人一見鐘情,相愛、結合,他們到上海定居,并生下四個兒女。而這“蜻蜓眼”是太爺爺送給奧莎妮的禮物。“蜻蜓眼”看上去像眨巴著并閃動著目光的眼睛。把它接近光源時,那珠子似乎是活的一樣,一只只眼睛,都在不住地眨巴著,就像有蜻蜓停在樹枝上,在轉動著腦袋。
歲月流逝,奧莎妮從少女到老婦女,漸漸地融入了中國的生活。但是,奧莎妮畢竟是異國血統,而這異國血統卻給這個中國家庭帶來了兩次暴風雨。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氣憤的。我特別恨那個謠言的主人(謠言最開始出自誰的口中),如果沒有他的話,“杜梅溪是資本家,經常剝削窮人的生活,奧莎妮是外國特務,是間諜”。那么,爺爺和奶奶就會多活幾年了。
書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月光下》這一章。主要講了阿梅,奶奶的孫女要去參加學校的鋼琴比賽。比賽那天阿梅穿的干凈、漂亮。當她走到化妝老師面前,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化妝老師告訴她自己的節目被取消了,而且新校長又上陣了,因為那句謠言,所以阿梅的節目被取消了。阿梅只是個小孩子,不能因那句謠言就把她的節目取消了呀!阿梅她為比賽做了充分的準備,難道,她所做的一切都白費了嗎?
通過讀這本書,我明白了不要成為謠言的主人,更不要成為謠言的傳遞者;要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更要學會做一個堅強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