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讀后感1500字大學生(紅日讀后感1500字大學生免費)
《紅日》讀后感
《紅日》是一本以“文化大革命”為背景的小說,通過講述主人公周濤在這個時期的經歷,展現出那個時代的黑暗與荒謬。這本書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殘酷和荒唐,也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穩定。
一個普通家庭的遭遇
周濤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孩子,他的父親是一名知識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右派,全家因此受到牽連。整個故事充滿了悲劇色彩,周濤的母親被迫離開家鄉去勞動改造,而他和姐姐則被迫離開學校去農村勞動。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遭遇無疑是殘酷而不公平的。
思想意識形態控制下的人性扭曲
在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意識形態”被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它統治著每個人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都被嚴格控制,隨時可能受到批斗和迫害。周濤的父親因為觀點不同而被打成右派,他的母親則因為受到“四舊”運動的沖擊而精神崩潰。人性在這種環境下扭曲,許多人只能迎合當時的政治需要,否則就會遭到報復。
渴望自由和正義
即使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人們仍然對自由和正義充滿了渴望。在小說中,周濤一家雖然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并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對錯誤行為的反抗。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來改變現狀,并維護自己應有的尊嚴。
珍惜現在
通過閱讀《紅日》,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現在相對安定、和平、自由、文明社會是多么可貴。那段黑暗歲月里人們面臨著無法想象的苦難,而現在我們卻享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權利。珍惜當下,感恩現在,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
結語
《紅日》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讓我深刻體驗到了那段歷史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與傷害。讀書不僅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還能讓我們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