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萬個為什么》后感-819字作文
我家一共有兩套半《十萬個為什么》,其中半套是爸爸1970年買的,只有五冊。我擁有一個小博士系列叢書—兩套《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那些圖文并茂的精美畫冊,真叫人目不暇接。今年暑假,我就是在閱讀這兩套書,仿佛置身于知識的海洋……
翻開《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的目錄,人為什么需要呼吸?人為什么要打噴嚏?保溫?……真有無數個為什么。這些天天見面,天天親身經歷、司空見慣的東西,問一個為什么還真答不上來,原來其中還有那么多的學問。這本書就這樣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我愛不釋手,早上讀,晚上讀。讀書使我忘了吃飯,不想午睡,真想懂得所有的為什么。在如此眾多的為什么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溫度計為什么能看出溫度的升降”,它使我懂得溫度計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溫度計中灌入的酒精和水銀的熱脹冷縮反應特別明顯,在玻璃棒上標了刻度以后,就可以知道天氣溫度了。
爸爸又引導我看了1970年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書名“為什么鋼軌的接縫處要留一點空隙?”原來這也是為了解決鋼軌因熱脹冷縮以導致發生變形的問題。雖然溫度每升高或降低一度,鋼軌只增長或縮短百萬分之十,但是,炎熱的夏天鋼軌溫度是30—40度,寒冷的冬天則是零下20度以下,溫差是0—60度。如果以溫差50度為例,上海至北京的鋼軌全長1462000500。000012=877。2米。這是多么驚人的書字。后來,鋼廠工程技術人員改進了鋼軌生產工藝,熱脹冷縮問題已初步得到解決。我國已經能夠大量生產超長鋼軌,鋼軌的縫隙減少后,對車輪磨損也減少了。我海知道新疆發現了一個大油田,天然氣儲量達幾百億立方米,石油儲量幾十億噸。
現在,在加緊開采,但運輸是個大問題。本來想搞一套輸油氣管道,既經濟又方便。后來去考察,發現那個地方溫差高達80—90度,夏天達40—50度,冬天是零下40度,輸油管線的熱脹冷縮問題解決不了。請來了美國、德國、英國專家也束手無策。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沒有止境的,祖國的四化建設需要知識和本領。諸如新疆輸油管線熱脹冷縮的問題等,無數的科學技術堡壘,有等待著我們這些跨世紀的新一代去沖鋒,去攻克。通過閱讀《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使我堅定了文化,練好本領,長大成為有用之才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