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10篇)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10篇)
英雄,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讓人肅然起敬的詞語,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1
我生活在美麗的松江,在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里,有很多流傳下來的傳奇人物以及他們輝煌一生,在老一輩的松江人心中都有一位革命英雄——侯紹裘。”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無限哀思祭英烈”是我們對英烈的緬懷。他的故事流傳盛廣,他身上無數多的優秀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侯紹裘故事的開始源于1919年。當年,巴黎與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學生的憤恨。同年5月7日,侯紹裘與全校學生一同走出學校,奔上了街頭。他們喊著“打倒帝國主義”“還我青島”。侯紹裘始終投身其中,成為了一位積極分子,組織者。
1920年8月,學校認為侯紹裘的心志不在學習上,便勸他退學。他脫離了學習后,一心追求革命事業。1921年,他回到了松江,與朱季恂一起接辦景賢女中。發揚“科學”“民主”的五四精神。1923年,侯紹裘在醉白池召集了各界的愛國人士成立了“松江救國同志會”。這年秋天,侯紹裘經過他人推薦,順理成章進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4年,侯紹裘陪同了_和羅章龍開展了國民黨組織的建設。同時,他也負責了松江臨時的縣黨部工作。”五卅運動”時,侯紹裘擔任了副總指揮,與總指揮惲代英等人一起領導組織發動工作。
1927年4月,侯紹裘前往南京,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激烈的戰斗。不幸的是,他在4月11日被捕,他不受蔣介石的誘降。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他無畏地說:“我的生命已經準備在這了。”他是個偉大的人,用著自己的行動來實踐著他的名言“以最多數人之最大幸福為人生的最終目的。”
解放后,侯紹裘被追認為烈士,松江人民政府立碑紀念他。1987年,建半身漢白玉雕像于松江二中。
我深深感受到先烈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情懷,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尤為幸運。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偉大的先烈們,更應該緬懷他們,學習他們的愛國情懷,向所有烈士致敬!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這首《清明》詩時,又到今年清明,因為疫情,今年我們只能在網上緬懷親人、古人以及為我們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先烈和英雄。當我在松江英烈公眾號上瀏覽英烈事跡時,被他們舍身為國而英勇犧牲的精神所感動,既有投筆從戎虛報年齡從軍的倪裕懋,也有雷鋒式的好戰士、助人為樂的沈書琴,還有為_而犧牲的彭和九烈士等等,他們都是我們松江的驕傲,他們用鮮血染紅了我們的紅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自古時勢造英雄,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英烈涌現,在與親人祖國告別之際,他們正值青春年華,卻為了心中未曾熄滅熊熊燃燒的信念之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一定要發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我們要記住我們的歷史,不能忘記我們民族的榮辱感和恥辱感。雖然現在我們現在只能待在家里網上掃墓,但這種形式也是一種挖掘、一種追憶、一種與英雄心和心的交流和英雄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像這樣的英烈不勝枚舉,他們金子般可貴的精神并未因他們的犧牲而斷絕,而是像亙古不變的大地上生生不息的野草一般傳承了下來。
目前上海正值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各地的醫務工作者馳援上海,上海很多的志愿者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正是發揚了革命先烈和英雄的精神,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病毒,重新回到井然有序的生活。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3
回顧歷史,金門炮火的硝煙已淡去60余年。而解放軍東海艦隊175號魚雷艇上的4位海軍戰士,卻永遠長眠在他們奮斗過的海域上。朱陶然,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事跡以前我并不了解,在看完關于他的記錄片后,我才真正感到由衷的敬佩。
他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英雄,一個來自松江的無名英雄……
紙張泛黃的履歷表,折痕累累的烈士證明書,字跡模糊卻飽含深情的家書,它們像一把把打開記憶的枷鎖,將塵封已久的往事慢慢揭開。
朱陶然,1933年10月生于松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適應現代條件下作戰需要,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組建的第一批防化兵的一員。1947年,他高三那年,_戰爭打響,他要求參軍上前線,后被海軍部隊錄取,分配在南京三分校學習防化業務,化學兵科畢業后,該班學員被分配到舟山基地各艦艇,開展防化業務。由于防化業務屬保密工種,朱陶然和家人的書信中極少談到部隊生活。1958年8月,朱陶然所在艦隊接到命令,參與封鎖金門海戰。當時,朱陶然已接到上級通知,不用去前線參戰,可他要求去前線,還向組織上打了報告,最終如愿。在戰役打響前,他給家人寫了生前最后的家信。甚至在未婚妻的信中,他這樣寫道:“這次戰役預計在9月份結束,部隊已經批準我的結婚申請,戰役結束后,我們就結婚”。8月24日,戰役打響,朱陶然所在的魚雷快艇175號不幸被炮彈擊中,多方搜救無果。1959年,朱陶然經部隊批準為革命烈士。烈士朱陶然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5歲的青春芳華里。
他年邁的老母親被家人隱瞞十七年后,才無意中得知兒子再也回不來了的事實。朱陶然烈士的嫂子說:“瞞了母親十七年,(朱陶然未婚妻)調到湖州來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郵遞員。那個郵遞員一見到母親的面就講,老太太您是個烈屬是吧,當時一聽見烈屬母親就哭了。”
綿綿哀思,令人禁不住潸然淚下。朵朵白花,寄托后人無盡哀思。朱陶然等烈士們的感人事跡,不僅是人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對待所有英雄,我們應保持崇尚,學習的態度。當初,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為了剛成立的新中國。強敵如云,厚厚的積雪沒過小腿。經歷了長津湖的嚴寒、上甘嶺的危難,我們的仁義志士無所畏懼,建立了史冊功勛。為了剛成立的新中國,他們迎向武器裝備精良的敵軍。接受光榮的使命,一心只想著舍生取義,從未考慮自己是生是死。
因為他們的英勇奮戰,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一百二十年西方列強對中國人形成的威懾一掃而空;人民建立了自信,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而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戰死疆場的烈士卻再也無法回家,埋骨他鄉。昔日的戰場空曠而安靜,彼時烈士的親人們望斷天涯,盼望烈士歸來而不得。71年后,今天的國人們仍舊無法忘卻那段歷史,那是生離死別的遺憾。我們無法彌補他們巨大的遺憾。但保持崇尚,學習的態度。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對英雄模范的表彰。今天我們以最高規格褒獎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揚他們身上展現的忠誠、執著、樸實的鮮明品格。”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生活在幸福東臺的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東臺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今天,我就講講我們東臺堤西地區各位流傳的革命烈士馬廣山的故事。馬廣山1924年9月出生于東臺唐莊(現在的五烈鎮廣山社區)一個貧農家庭。1941年,馬廣山滿懷愛國熱情,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在堤西水鄉開展游擊斗爭,先后擔任唐莊民兵中隊長,唐澤鄉民兵大隊長,廉貽區聯防隊長等職。1944年8月,馬廣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1946年秋,國民黨向我東臺地區大舉進攻,馬廣山遵照上級指示,帶領民兵戰士們堅持斗爭,白天隱藏于蘆葦蕩之中,夜間到敵人還鄉團控制的地區,機智的馬廣山到敵人的駐地貼標語,散傳單,放冷槍,擲,迫使駐廣山西邊張莊的國民黨自衛隊撤到郭家堡。為了消滅敵人,擴大解放區,上級決定集中兵力打掉郭家堡敵據點,馬廣山主動請戰,在戰斗中沖鋒在前。1947年5月15日清晨,馬廣山在戰斗中不幸犧牲,年僅23歲。
為了表彰馬廣山烈士的功績,表達人民對他的崇敬,當時的東臺縣政府將唐澤鄉命名為廣山鄉。
同學們,英烈已去,精神長存,在祖國的歷史長河上,有多少為遠大理想而努力奮斗、光榮犧牲的烈士們呀!他們是偉大的鋼鐵長城,是不朽的民族英魂。讓我們緬懷烈士,珍惜當下,不辜負他們的努力;像爺爺要求的那樣,做一個心有榜樣、勇于創造、志存高遠的好少年,為了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5
青山綠水,鳥語花香,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這片樹林中。來到山腳下,看著通往紀念碑的長長斜坡,我們不僅沒有恐懼感,反而還充滿了挑戰感。這可能是由于我們是去緬懷革命烈士們的原因吧!
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同學們都有十分嚴肅。首先,是為犧牲的烈士們送上花圈。白白的菊花表達出我們對烈士們的絲絲敬意。接著,老師又給我們講述了革命烈士們的英勇事跡。當時日本侵略者已經占領了厚街,東江縱隊和革命游擊隊不得不撤退到大嶺山。當時的大嶺山人口稀疏,正是東江縱隊和革命游擊隊養兵的好地方。但奸詐的小日本發現了他們的藏身之處。當時的解放軍便聯合當地的村民,在山上埋伏日本侵略者們。日本人正開心地想著該怎樣慶祝他們的“勝利”時,他們一來到大嶺山,就被包圍了。不到一個小時,日本軍死傷超過一百多人。當然,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這十幾位革命烈士為抗戰勝利,在這次埋伏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聽完事跡,我們都獻上掌聲,而這熱烈的掌聲不僅僅是獻給老師,更是獻給那些為人民,為抗戰勝利做出不朽貢獻的革命軍人。
同學們,什么是深沉的愛?是什么鼓舞了解放軍人?是什么讓他們在這里浴血搏殺,為人民獻出生命?這是因為他們熱愛這片土地,他們把滿腔熱血灑在這片土地是因為他們想讓子孫后代的生活幸福美滿,也是對祖國偉大而又深沉的愛,鼓舞了他們義無反顧地保護這片土地。新中國的輝煌,是他們用鮮血換得的。
同學們,趁著我們還是學生,努力學習,學習本領吧。為祖國的建設現出你的智慧和熱情,像周總理說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小我們就該樹立遠大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前進。愛祖國,就要用實際行動去表現,做一個有知識有智慧的好少年,挑起保護祖國的重擔。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6
壯士頭顱為落,好漢身軀為群裂。四月五日清明時節,老師帶領我們來到蕪湖縣烈士陵園。陵園內莊嚴肅穆的氛圍使我不敢大口呼吸。一座高聳的紀念碑上一顆布滿灰塵卻依然絢爛奪目的紅星,紅星下是用行草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指尖觸及這堅硬的紀念碑,耳邊回響起戰士們響徹云霄的喊殺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護國心切血未寒。革命家們愛國的情,此刻依然是鮮明的。依然在沸騰、在傳承。他們不求與天地長存,但求死得其所的精神似一縷明光,驅逐著四周黑暗;又似山峰,風雨后沉著堅定。他們以振興中華為志,先人后己、保家衛國、自強不息。
龍城春雨潤,鄉音久未聞;歲月相逝去,何處覓忠魂?在我的家鄉也發生過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1949年4月21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路渡江部隊的第七、九兵團突破了蕪湖間的防線,乘勝追擊南逃之敵。二十五軍七十四師在師長張懷忠的指揮下,以一個師的兵力,擊敗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十二軍,繳獲大批武器和物資
忽然一陣春風蕩漾,將我帶回現實。風中含有一絲敬佩,兩旁松樹隨風擺動身軀,花兒在風中飛翔。穿著國旗般鮮紅的校服的我們站在那閃閃的紅星下莊嚴宣誓:我決心以實際行動來繼承先烈的意志,奮發學習。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為祖國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的聲音是含著熱烈而深厚的感情。我頓時感到周圍一股從我們心中散發出來,想征服一切的壯志。它仿佛在提醒我們要飲水思源、居安思危。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導我們繼承曾在戰場上潑灑熱血的烈士的高尚精神;督促我們振興中華、努力奮斗、貢獻自我。
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曾幾何時,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大地。他們為人民利益而死,死的重于泰山。他們與大地共存,是炎黃子孫心中一座晶瑩的豐碑。我想對你們說:感謝你們那時的沖鋒陷陣,使我們笑迎今朝幸福生活!華麗的語句和煽情的詩句來表達不了我對你門的崇拜之情!你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品質是我鞭策自己蓬勃向上的動力。你們的事跡使我震撼,我要、激發潛能,燃燒青春的熱情。將來奉獻自我,振興中華!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的抗戰不歇!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7
在烈士遺像前,我久久佇立,想想現在我們社會安定、和諧、穩定,全都是這些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得呀!我長大也要為社會出一份力,為祖國爭光!
淡淡的陽光透過濃密的云層照了下來,無精打采的,好像是要流淚。風兒輕輕地述說著烈士悲壯的事跡,我們六年級全體師生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步行來到東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重溫入隊誓詞,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在學校里,大家就精心做好了一朵朵小白花,要把它獻給最可敬可愛的人。來到紀念廣場,巍巍的東山青松吐綠,高高的海寧革命烈士紀念碑莊嚴肅穆,上面鐫刻著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紀念碑下,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低頭哀思,追憶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勛,對比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然后莊嚴宣誓,激昂的聲音回蕩在東山革命烈士陵園。我想著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正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幸福,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快快長大,長大報效祖國。然后,我們把小白花放在紀念碑前,表達了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掃墓結束,我們還參觀了海寧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我了解到,這些為了保衛國家而犧牲的英烈是用自己的鮮血才換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在憂愁的雨緒中懷念愛國的烈士,讓我們用心記下先烈的事跡,踏著先烈的足跡,發揚先烈的精神,發奮學習。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詩用來形容清明節的樣子,再貼切不過。
又一個清明節到來了,雖然沒有上面詩中描寫的景象,但是沉重,悲痛的心情是少不了的。
每當回想起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英雄,和默默無聞被掩蓋在黃沙泥土下的諸位戰士,心中不免有些惆悵,有些悲傷。他們正在一步一步的遠離我們,但是歷史不允許我們忘記他們,一刻也不行。
在戰爭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那些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將自己的生死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的民族英雄就沒有現在的中國,就不會有中華民族;所以我們要用最赤誠的信去緬懷為國家作出貢獻的那些不求回報的革命先烈。
先烈們,你們在面對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時刻,是你們用你們那熱血和不屈的意志將敵人阻擋在外,是你們敢于對外來的入侵者說不,你們用行動證明了中國不是一個怯懦的國家,只是還沒有蘇醒而已,一旦中國崛起,那將讓全人類對中國刮目相看。
在歷史的長河中,你們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了你們中國或許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有了你們(先烈),所以現在的中國變得完全不一樣,雖然目前的中國處于發展階段,但是處于發展階段的中國,卻超越了許多發達國家,雖然中國在某項方面差強人意,但是在未來,那些缺點將會被改變不是么?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為有了您——先烈們。
在此,請接受我的緬懷。讓您的精魂永留我心。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9
早晨,在綿綿細雨中一晃而過。
中午,陽光,就像是先烈們的精神一樣熾熱。隊伍集合完畢,當樂隊的指揮舉起并落下的瞬間,鼓樂隊整齊有序的敲打起來,雄厚有力的樂聲響徹操場上空并消散。老師一聲令下,隊伍緩緩移動。各班的旗手昂首挺胸,高舉旗幟,走在班級隊伍的前方,我們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向烈士陵園走去。
在鏗鏘有力的樂聲中,我們到了陵園門口,抬頭望著那通向神圣殿堂的一步步階梯,是那么的莊嚴。我們踏上了這條通往神圣殿堂的路。走的每一步都顯得如此沉重,因為是他們,是千千萬萬的英勇身軀鋪就了我們腳下的路;佇立在烈士墓碑,望著那幾個雄渾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緬懷先烈。聽到老者的演講,看著四周蒼勁有力的松柏,讓我感受到了先烈們英勇不屈的精神。我們莊重的向烈士們三鞠躬,并拳舉起右手,在神圣的烈士墓碑下進行宣誓;許下我們一生的誓言。
繞著高大而圣潔的墓碑走一圈,緬懷先烈并送上我們的一份心意——自制小白花。我們有序的走下了圣潔的殿堂,走到一旁樓上的展示廳內,進行參觀烈士們的簡潔,豐功偉績于烈士們書信、隨身物品以及那些戰爭中用的槍、到、子彈等物品,讓我們去感受當時他們的氣息。
這些種種,都在觸動著,震撼著我們內心深處的那一片柔軟的地方;我想我們生活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怎么就可以懈怠了呢,我們反而更應該向先烈們一樣的努力和拼搏,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去創造屬于我們,屬于這個時代的未來。
要記住烈士的精神永遠都不會消散,它會永遠的活在人們的心中,就像墓碑刻寫的一樣“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2023清明節特別節目《英雄回家》觀后感精選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又要到了,這是一個追思緬懷的季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師生及大隊委干部到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掃墓。
早晨,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仿佛是在為那些因解放一江山島而光榮犧牲的烈士們哀悼。天一放晴,我們就出發了。四年級全體同學穿著校服,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手拿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我們大隊干部走在隊伍的前面,帶領大家向烈士山走去。一路上,我們神情嚴肅,步伐沉重。
經過十多分鐘的步行路程,再登上石階,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前的圓形小廣場上。只見前方赫然矗立著一座形似火球的雕塑,好像太陽散發著的萬丈光芒,象征烈士們的精神永放光芒!廣場南端三堵巨大的石雕墻,墻上雕著解放軍叔叔英勇作戰的各種情形。烈士們為了解放事業,在戰場上英勇頑強、浴血奮戰。此時,崇敬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兩位大隊委主持人走到石雕墻前,宣布:“烈士陵園祭掃儀式現在開始——”少先隊員代表致詞,兩位大隊委干部扛來一個大花圈,靠在石雕墻前,向烈士敬獻花圈。隨著低沉凝重的哀樂響起,我們低頭向烈士默哀三分鐘。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烈士們激烈戰斗的場面……儀式結束時,我們右手握拳,響亮地回答:“時刻準備著!”此時此刻,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心中涌動著奮發向上、積極上進的正能量。
莊嚴肅穆的祭掃儀式結束后,我們繞過石雕墻,走向烈士們的墓林。棵棵青翠的小松樹守護著微微傾斜的漢白玉墓碑,我們恭恭敬敬地在墓碑前獻上小白花,向烈士們深深鞠了一躬。我凝視著烈士的墓碑,心情像波濤翻滾著,心中默默祈禱:“烈士叔叔,請你們安息吧!”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去往一江山島烈士紀念館。紀念館前一座雕像映入眼簾。這是一座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的青銅雕像,表現了人民的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打倒敵人。進入展館,一、二樓展廳中間,是一些飛機、坦克、軍艦的模型,正整裝待發要去攻打敵人呢!周圍墻上全是一江山島戰爭的簡介和相關歷史。在講解員深情的講解下,我們仿佛置身于戰場,也在沖鋒陷陣,與敵人殊死拼搏……
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他們。緬懷先烈,追思一江山島的精神。我們繼往開來,勇往直前,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