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為誰鳴讀后感
蟬為誰鳴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蟬為誰鳴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蟬為誰鳴讀后感1
這個寒假我讀了著名小說家張之路寫的《蟬為誰鳴》。這本書主要講了成績平平的少女秀男認識了一個叫邊域的男孩,送給了她一支充滿魔力的蟬筆。秀男在這支筆的幫助下,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后來秀男的爸爸通過蟬筆找到了曾經幫助過的男孩——邊域的家,但邊域早已離開了人世……
我覺得文中的秀男是一個樂于助人、為朋友挺身而出的好女孩兒。她為了賴小珠,不怕犧牲,說是自己告的密,結果同學們把她心愛的蟬筆踩壞了。我還覺得邊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因為秀男爸爸幫助了他,他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報答秀男爸爸。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記得一個周末,我練完琴要自己坐公車回家作文。我剛上車不久,便上來了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可是當時車上已經沒有座位了。我便想給老奶奶讓座,可我轉念一想,這樣別人會不會說我搶風頭呢?但如果不讓,我又過意不去。正當我進行激烈的思想斗爭時,一位叔叔站了起來,親切地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我這兒吧!”“不了不了,我站著就好,站著就好!”“奶奶,您就坐吧!”在奶奶的萬般推辭之下,那位叔叔還是給老奶奶讓了座。這時,我對這位叔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再看看我胸前的紅領巾,頓時感覺自己臉上火辣辣的……
讀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懂得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的意思,懂得了要做一個樂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蟬為誰鳴讀后感2
“它的卵在地下要‘忍耐’約七年,及至形成了渾身‘鎧甲’,才從堅硬的土層下爬上地面。一般是凌晨的時候,它們從地面爬上樹干,脫去‘鎧甲’,爬上樹梢,高聲鳴叫著,度過一個夏天,然后死去。”這是作家張之路在《蟬為誰鳴》中對蟬的描述,可見蟬是一種多么奇特的昆蟲。
蟬出生后,需要在地下待七年甚至更久,才能從地下鉆出來,在樹上鳴叫,夏天過后就會死亡。難道七年的忍耐,只為了三個月的引吭高歌?不,也是為了快樂,為了展現自我。
我覺得,主人公秀男就像這些蟬一樣。作為后進生,她一直很努力,雖然成績總是提不上去,但她沒有破罐破摔,而是一直默默地努力,終于等到了成績大大提升的那一天。
由蟬的忍耐,我想起幼兒園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了。老師說:“小朋友們都坐好,誰能十分鐘內一動不動,我就給誰發糖吃?!蔽易钕矚g吃甜食了,一聽見有糖吃,立馬坐得端端正正??墒菦]過一會兒,我就覺得脖子奇癢無比,好想撓一撓?。∥覍ψ约赫f,沒關系,悄悄動一下老師不會發現的。于是,我抬起了手,剛要摸到脖子,老師說:“時間到!沒有動的小朋友來領糖啦!”因為快要結束的時候動了一下,我沒能分到糖果吃。我坐在座位上,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如果我能再忍耐一下下,不就能吃到糖果了嗎?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讓我們明白,學會忍耐很重要。讓我們像蟬一樣,學會忍耐,默默努力,然后在這個奇妙的世界上引吭高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