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密碼寫給孩子的天體物理學》讀后感
《太空密碼寫給孩子的天體物理學》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太空密碼寫給孩子的天體物理學》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名叫《太空密碼寫給孩子的天體物理學》的科普讀物。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太空的起源——大爆炸。
宇宙的膨脹最初有一個出發點,這個出發點就是宇宙奇點。大部人認為,奇點爆炸的前一刻不存在時間和空間,我們可以認為,這個奇點在爆炸以前,根本是不存在的。依照這個理論,奇點爆炸后的宇宙就是一個憑空產生的產物。假如這個奇點存在,我們目前的宇宙中,還有其他像奇點的東西嗎?答案是有的,那么我們的宇宙就還會產生其他的大爆炸,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很多次。
其實對于大爆炸,我最感興趣的天體是可以吞噬一切天體的——黑洞。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呢?黑洞其實是在廣義相對論中涉及的一種奇異的天體。
當一顆恒星衰老時,它的熱核反應已經耗盡了中心的燃料,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外殼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核心開始坍縮發生爆炸。一個特別大的恒星,它的萬有引力非常大,那么它在爆炸后,拋出去一部分物質,而剩下的一部分物質的質量依然足夠大,它的萬有引力也很大,因此它的收縮幅度越來越大,物質也越來越密,就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像壓縮餅干的過程,這個過程叫作“坍縮”。恒星坍縮后變得足夠小,因為它的萬有引力太大了,它的.視界邊上的引力就變得很強大,光都逃不出去,直到最后形成體積趨于零密度趨向無限大的“點”,這就是黑洞。
黑洞本身就是把別的物體吞進去,相反,白洞是把別的物體吐出來,但是我很好奇,白洞是把哪些物體“吐”出來的呢?科學家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其實黑洞和白洞是一對“孿生兄弟”,被黑洞所吞噬的物體都被白洞所“吐”出來,這樣一個“吞”,一個“吐”,看起來就像兩個漏斗。
神秘的太空給人類帶來了無限的空間和想象,看,宇宙大爆炸黑洞白洞……有很多的太空密碼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如今,我們祖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得也越來越快,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北斗三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建立……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探索更多的奧秘,為祖國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