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培根隨筆》 讀后感
中學生讀《培根隨筆》 讀后感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生讀《培根隨筆》 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讀《培根隨筆》 讀后感1
培根是英國著名學者,作家、思想家與科學家。《培根隨筆》這本書對我有很大感觸與收獲,他人生哲理啟發了我,他所說論是我們人生上缺點與優點以及人生觀。
在這本《培根隨筆》中,培根寫到了政治,宗教、友誼、藝術、性格、教育等話題,以及觸及到人類生活方方面面。他談及問題有發人深省見解獨特方式,那些發人深思語句是培根思想精髓,內容應有盡有,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內心世界問題。這些篇章中也處處閃爍著智慧光輝。
就比如說文中”論嫉妒“,每個人都會有小小嫉妒心,培根所寫嫉妒基本包含了大多數人以及所有人嫉妒心。什么樣人容易招致嫉妒,什么樣人容易嫉妒別人。我也經常會有嫉妒之心。比如考試成績發下來,沒有其他人好,會悶悶不樂。而培根所說:”從而刺激了他們,耿耿于懷“我會奮發圖強,更加努力,爭取下一次超過其他人。
比如文章中”論美“,每個人都有不同美,心靈美、外表美。她就像花一樣,蓮花清高高潔,菊花高尚,牡丹富貴等等不要因為自己丑陋而斷定自己是個一無是處人,并不是那樣,也許外表丑陋但內心并不丑陋,有所長必有所短,上天是公平,天底下沒有哪個人是十全十美。那些容貌雖美人多半是胸無大志平庸一生,但這些結論也不一定完全正確,也有許多容貌美麗且德才雙優人存在。除了人之美之外,還有自然之美與心靈之美。世界上萬物都有她美麗存在,只是每個人審美角度與方式大不相同罷了。就算是人類再鬼斧神工也達不到自然創造本身境界。每一次晚霞、每一次雨過天晴、每一次白皚皚大雪等等,對于我們它們是千變萬化。保護自然界生態環境是最重要。
《培根隨筆》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讓我懂得了,學到了如何去看待去面對人生各個方面,是坦然面對是勇敢面對,不要以自己一點小脾氣去看待去面對每一件事情。
中學生讀《培根隨筆》 讀后感2
《培根隨筆》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這位被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真正始祖”科學家,出生于豪門,自修獲得律師資格并步入政界,幾經波折后成為了國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樁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培根隨筆》主要講敘培根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態度和想法。本書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對于各種方面內容培根都寫出了自己想法,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培根人生態度和處事方式。
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是《論友誼》。他在這篇隨筆中寫到:“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在我們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角色,他給我們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當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們站起來,并告訴我們:“從哪里跌倒就從那里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且時刻告戒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朋友,他們不僅是一種角色,他們還是我們良師益友。
在這五十八篇隨筆中,(讀書筆記)我們可以看出各有各蘊涵深遠意義,而且弗朗西斯培根曾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一個好學深思讀書人,往往是一個才情并茂,文采飛揚人。而培根正是這樣一個人,他隨筆展現了他文采,展現了他人格,也展現了他論點。我們可以將這本書讀多幾遍,必定會明白其中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