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滋味讀后感
人間滋味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間滋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閑來無事,便淺嘗了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間滋味》。若粗魯地翻閱,便僅僅認為此書是一本“滿漢全席”,而捧起細細地咀嚼,會品見不俗的樂趣。
讓我記憶最深的,是那篇《端午的鴨蛋》,仔細品讀,味蕾上都殘留著咸鴨蛋的咸香,那誘人的高郵咸鴨蛋,質細而油多,孩子們還用絡子掛起鴨蛋,為端午節增添了許些明亮的色彩。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咸鴨蛋,貌不驚人,但滑入口中的綿軟,總能將人帶進故鄉的溫情。咸鴨蛋,也許就是牽著遠方孩子的絡線,看不見,摸不著,但時時刻刻牽動著心中的念想。一個小小的鴨蛋上就有說不完的美妙之處,倘若沒有一種故鄉情結,沒有一顆超然自在的心,誰能從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咂摸出如此滋味?
食物具有不一般的力量,它總能勾起人心中的各種情感,親情、友情、愛情,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食物和情感,總有藕斷絲連般的纏綿。
汪老先生用最樸實最純粹的語言將祖國大江南北的美食娓娓道來,卻更多的是讓我們體會到各地的人文和情懷,人間最美的滋味一開始也許并不能獲得你的青睞,但它的味道總是縈留在你的記憶中,在某個不經意間迸發,令人回味無窮。
“口味單調一點,耳朵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社會興趣要廣一點。”汪老先生在《吃食和文學》中寫道。這對不能出門這些的這些日子,尤其有些啟發。
在目前滋味隔離,足不出戶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的.日子里,不得不承認,我們確實喪失了不少往日的滋味。唇齒間少了街邊小吃,應酬的酒水,電影院爆米花的味道,倒是多了幾分自己炊飯的清香。在有限的空間里,發揮創造的想象力,保持對生活的熱愛,清閑的生活總會多了幾分滋味。
想象力如何發揮呢?例如在一碗熱氣騰騰的水煮面中擱幾片蔬菜葉,成為了“農家風味”放上幾條鱈魚片,就成了“海景”,再淋上一勺辣椒油,便成為了“香辣農家海景面”呢,生活因你而有了滋味。
而這“農家風味”,“海景”不就來自于故鄉的味道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面的世界的食物是多么的誘人,經常游蕩在美食街上的你多久沒有吃過家鄉的味道了?吃多了山珍海味,心中不免想起故鄉的美食。食物不僅是一種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種感情寄托,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家常便飯,街邊小食還是玉盤珍饈,在滿足人們生理的同時,寄托了我們或濃厚或淡薄的情感。
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情感,只需一口便可以喚起沉睡的記憶,只需一口就能讓人淚流滿面……
食與情,纏纏綿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