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的告別》觀后感
《炙熱的告別》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炙熱的告別》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炙熱的告別》觀后感1
韓國電影《炙熱的告別》也叫《溫暖的告別》,其實是屬于韓劇三大類型的悲情類型電影,影片通過一個喝醉酒打人險遭社會封殺的偶像明星忠義被罰到臨終告別醫院去做義工,在那里他遇到了各色患者,包括曾是職業地痞的腦腫瘤病人、肝癌末期病人、迷戀獵奇偷拍的白血病孩子、醫院志愿女孩……起初,忠義度日如年,巴不得馬上逃離這種地方,但隨著一段時間的相處和溝通,在音樂的熏陶下,他和這些即將離開人世的病人們同樣地漸漸領悟到人間真情的珍貴和溫暖!
影片大的方面來講是一個心靈救贖的片。他是通過了對偶像明星忠義做義工,讓他看到臨終告別醫院患者的人之將死本性的善良,讓他感悟到人生命的可貴,親情的可貴,從而完成對忠義心靈的上的震撼和救贖。大的框架是這樣的一個救贖片。影片就是通過這樣一個救贖的故事想要告訴人們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死亡,而且每過一天都是向死亡邁近了一步,那么我們該怎么面對?臨終告別醫院的幾個隨時都可能死去的患者們,面對死亡坦然從容,為了醫院籌款組建樂隊,轟轟烈烈!震撼了忠義,同時震撼了所有的觀眾也包括我。這才是這個影片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實話說這個影片其實算不上太有新意和完美的作品。因為它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想表達的情感也太多了!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夠極致。其中包含的有愛情,男主角對女主角萌發了愛情,當然對一個隨時都面臨死亡女孩的愛情固然也很偉大,很值得人夸贊,但是遺憾的是并沒有深入展開。其中包含的有溫情,比如職業地痞和吉他手兩個男人之間的感情,還包含了親情,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和父母的感情。一個電影中包含的這么多的情感有他好的一面,那就是讓人會感覺到溫暖。但是同時也正是由于包含的東西多了就淡化了悲情,該感動,煽情的地方都沒有做到極致。不像韓國電影《素媛》把父母和女兒的`親情和把兇手對孩子的極度摧殘迫害做到了極致,讓人看到慘不忍睹十分的虐心,讓觀眾大把的流下了眼淚,甚至泣不成聲!《七號房的禮物》同樣之所以成功也是把一個智障父親與女兒的感情寫到了極致。諸如此類吧。說明一部好的影片應該是相對單純一些才好,單純,信息量還很大才是上品,也才會更感人!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看了以后的一點感受和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影片其中有一場戲還是比較感人的,就是在醫院給大家演出,然后家屬們都來了,影片中的幾個角色人物,各自都拍了一段視頻,把平時生活中不好說出口的話說給自己想傾訴的人,那個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平時都是很快樂的樣子,什么時候都是在笑,喜歡拿著手機拍照玩,她在視頻里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哭著說了幾句話,她說到:如果要還有來生,我還會做你們的女兒。。。。那么小年齡的孩子在面對死亡的是都能那么的從容,讓觀眾明白了孩子永遠的笑臉面對那是為了讓爸爸媽媽不要太難過,在視頻中的她真實的哭了!說出了和爸爸媽媽來生還要做親人的感人肺腑的話!真讓人難受!孩子就像是一個小天使!看到這我這個當父親的流淚了!......
作為一個中國的影視工作者在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小女孩讓我再次看到了韓國的小孩演員的表演是那么生動,而且為之驚嘆!說著話眼淚嘩嘩的流著,面部表情的失控抽搐一切都很逼真而且生動!導演對小演員的把控功力也是可見一斑的。看《七號房的禮物》的時候那個小演員也是特別好的。
再有就是那個地痞的演員也非常優秀,平時的蠻橫,粗魯,視頻上跟忠義說話,跟吉他手說心里話,表演自然生動。有一場他自己一個人在衛生間里的戲,腦瘤惡化流著鼻血,流血的面盆,照著鏡子的他,那種人物對生命的渴望,對死亡的恐懼,那種掙扎,糾結,矛盾。都有了,各個層面都有了,一個不錯的演員!
當然看視頻的這場戲似乎是導演和編劇想極力煽情的一場戲,他們讓親人和家屬作為觀眾,和視頻里的自己形成交流關系,同時人物自己也在底下觀看,形成了現實中的自己,和視頻中的自己,和現實中作為觀眾的親人三者的互動交流關系,把劇情推向高潮,推向煽情的高潮。還是有效果的,起碼感動了我,使我流淚了!所以這部影片應該說還算是一部值得觀賞一部影片吧!
《炙熱的告別》觀后感2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這大概是我看完電影最大的感覺。曾經一直很難理解「母校」這一詞在那些畢業多年的人眼里到底是怎樣一個存在,我想我現在也依然暫時無法理解。但我知道的是,在我看完電影和同學一起慢慢踱步至路口的時候,吵吵鬧鬧車水馬龍的街道和安安靜靜的在馬路對面亮著光的“福清華僑中學”LED牌形成了一種奇奇怪怪的和諧。馬路邊緣的那一條模糊不清的界線,仿佛將母校與花花世界隔離開來,讓人忍不住想進去一探幽靜。
我看著自己待過多年的地方,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涌上心頭,我看的越久,它就越強烈。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回到影片本身,和大多數青春校園片一樣,敘事和抒情是影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影片和預告片一樣,采用的是倒敘的手法,結合插敘,描寫了一幫子活靈活現的人物的高中生活,個人覺得每個人應該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說每個集體中總有一個胖子,嗯,我就是集體中的那個胖子……所以觀影時難免會將自己代入到陳聰這個角色。陳聰這個角色,個人認為在影片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說沒有陳聰,就沒有《再見時光》,劇中很多本應銜接困難的地方因為陳聰的存在而順理成章,從“胖子,來首憂郁的歌”到晚自習違紀打牌后勸和,再到雨天車胎陷進泥地里時自告奮勇去拉車,陳聰這個角色實在太飽滿,飽滿到讓人難以相信這真的只是個配角。唯一讓我捉急的大概就是緊急送醫那一段了,那是一條人命啊,更何況是朝夕相處的老師,此時最重要的應該是把人以最快速度送往醫院,而不是耍男子漢主義讓女生全部留在車上白白浪費勞動力,胖子拉車前和陳曦的對視更是讓人捉急,那么多的大好時光怎么就挑在和死神賽跑的時候眉目傳情呢?胖子堅定的目光,拉車時的表現就足矣。
再說主角林志強,心思單純,敢愛敢恨卻敢做不敢當。青春劇里為數不多的身上具有很大缺點的男主,編劇這樣設計,確實是一個很冒險的嘗試。從“我交了錢我憑什么不能上課”,“我就這樣怎么了”到送親手折的千紙鶴給王佳時“你必須收下”,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中國式巨嬰的味道,高中生還這么幼稚的設定,很容易就讓人心生反感,但是一想到自己高中幼稚時期的所作所為,覺得一切都過去了,再多的事也只能原諒。但是「吐口水」事件時,在門口看著葉思琪被家長一個耳光一個耳光的甩,嗯,就這么看著,我以為一身肌肉,籃球打得好的林志強會沖進去承認錯誤,向思琪道歉,但他沒有,他選擇了逃避。“為什么你們從來都不相信我……”絕望的葉思琪最后在精神恍惚中死于車禍。無辜的他生前經歷了太多讓人憤懣不平的事,這世界對另類的人總是缺少溫柔,葉思琪是個男生沒有錯,但從來就沒法律規定男生不可以取女性化的名字,男生不可以喝水翹蘭花指,男生不可以說話柔聲細語。葉思琪很溫柔,他看見拾荒老太會將手里沒喝完的水立馬喝掉轉頭把空瓶子遞給老太。葉思琪很「正三觀」,在平時一起玩的女生把王佳日記遞給他看時,他會生氣的斥責他人告訴她們偷看別人的隱私是不對的。這么溫柔的人,讓人也忍不住對他溫柔。所以車禍來臨的時候,我對男主的看法仿佛跌落谷底,一直到影片結束,我還是沒法原諒男主。雖然男主后來贍養了葉思琪的父親,但是看見婚禮上葉父拿著話筒低頭說謝謝的時候,心里還是很不好受,我覺得男主對葉父所有的好都是葉父應得的,影片看的不仔細,不知道葉父是否知道「口水門」的真相,五味雜陳。只希望上帝少打一點瞌睡,對溫柔的人多一點溫柔。
兄弟情和三角戀,成了貫穿全劇的線索。劉曉軍和王佳之間「腹死胎中」的愛情,讓人扼腕嘆息,總是希望他們能打破各種限制,放肆的轟轟烈烈不計后果的愛一場,不在乎現實的限制,活出青春該有的模樣,此處又忍不住想罵一百遍男主……
總得來說,《再見時光》并不是一部太成功的影片,情懷占據了一部分的票房,電影從我高三時開始拍攝,到我復讀結束時上映,平時都愛看科幻片的我們,難得為青春片買一次單。它更像是一個「初脫襁褓的嬰兒」,從《檳榔西施》到《再見時光》,「母校」兼「個人生涯里程碑」的這部電影,見證了薛賢堅導演在夢想道路上爬出的每一步,雖然緩慢卻步步踏實鏗鏘有力,希望看見老學長未來的影片能越來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