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觀后感
《靈魂》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靈魂》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靈魂》觀后感1
通過觀看安全教育警示片《靈魂》,讓我深刻體會到按照規(guī)章制度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重要性,安全生產(chǎn)離不開良好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健全完善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同時要嚴格的去執(zhí)行與遵守。
片中的主人公在安全員講述安全規(guī)章制度、強調(diào)現(xiàn)場作業(yè)注意事項時開小差,沒有集中精力聽取安全員的教導,在實際作業(yè)過程中不按規(guī)章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在現(xiàn)場安全人員糾正其違章作業(yè)行為離開后繼續(xù)不按規(guī)定佩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從而直接導致了悲劇的發(fā)生。短片通過主人公“靈魂”視角的方式更加直觀真實的展現(xiàn)出主人公在發(fā)生安全事故后,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在失去家中唯一的頂梁柱后的悲痛與哀傷,到后來的妻離子散,白發(fā)蒼蒼的父母無力的眼神,孩子離開母親后傷心的嚎啕,這一切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安全對于自我,對于家庭的重要性。
也許我們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覺得這只是一個悲慘的“故事”,但是當別人的故事發(fā)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時候,那將會是一個刻骨銘心追悔莫及的事故,沒有任何一個家庭能夠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就像我愛人說的“無論干什么,安全永遠是第一,安全是一種意識,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要求自己做到,自己安全了,家庭才會幸福!”一個家庭主婦對于安全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這使我感到驚訝,更感到溫暖。這也讓我豁然開朗,對啊!安全是從自身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意識,單單依靠別人的口傳身教、去叮囑、去監(jiān)督是沒有意義的,要從自身去改變?nèi)ヌ岣咦晕野踩庾R,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注重安全,才是真的安全!
短片中“靈魂”反思的幾點我要牢記心中,我也希望各位工友們牢記心中:
1、積極回答安全提問,牢記安全作業(yè)規(guī)章知識;
2、主動消除安全隱患,“我要安全”扎根心底;
3、保證作業(yè)環(huán)境合規(guī),做好充分準備防患未然;
4、規(guī)范他人作業(yè)行為,用大愛之心創(chuàng)大愛環(huán)境;
5、阻止他人違章操作,向“視而不見”說“不”;
6、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7、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議,安全環(huán)境全員共創(chuàng)!
從自身做起,做到自己不違章作業(yè),并以擔當精神及時大膽的提醒并阻止他人的違章作業(yè)、違章指揮行為,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平安和諧的“三零”工廠!
《靈魂》觀后感2
《百鳥朝鳳》是一部講述百年傳承的嗩吶幫從興到衰的過程。電影用生動的故事以及性格鮮明的人物,調(diào)動觀眾的思路與情緒:嚴厲但有情懷的焦師傅,勤奮好學并堅持不懈的游天鳴,天賦凜然的藍玉,善良好心的焦師娘……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已經(jīng)漸漸忘卻了中國百年的傳統(tǒng)文化。面對這一切,焦師傅不止一次說:"別讓嗩吶在這里絕種",我認為這句話就像是"別讓中國文化在這里絕種"一樣是不言而喻的。
游天鳴成年后,和妹妹、藍玉一起走在西安的大街上這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烈日當頭,街上的人紛紛打起傘來。這時,藍玉說:"天鳴,你就別干這行了,趕緊在這里找個工作吧。"游天鳴卻說:"不用了,我曾跟師父發(fā)誓過。"正走著,看到一名嗩吶藝人吹著嗩吶,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身前放著一個碗——這名嗩吶藝人在乞討。這時,有兩個正在逛街的'女人不屑地掏出錢扔在那名藝人的碗里,然后藝人連忙起身久久作揖——然而那兩個人連看都沒看他。那一刻,游天鳴漆黑的眸子里竄出了一絲憤怒的火苗。我從游天鳴的眸子里看出了悔恨、悲傷以及驚訝——為什么中國的嗩吶藝術會淪落到這種地步?為什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淪落到當街乞討的地步?游天鳴一直把"嗩吶是給自己吹的,不是給別人吹的"當成吹嗩吶的初心。那一刻,要不是礙于旁人,他一定會沖上去質問他:"難道嗩吶是用來乞討的嗎?難道中國的文化只是用來在別人面前乞憐的嗎?"
我知道,西洋的東西固然有它的好處,但是卻不能被它蒙蔽雙眼,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拋到腦后。我們應該自省一下,很多時候,很多人,很多想法,都是一種可怕的思維方式,他們總是把眼前的新鮮事物放在第一位,而忘記了是什么在身后鋪墊著他們?nèi)缃竦纳睢K麄兛偸怯幸粋€愚蠢的想法:保護非物質或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政府所干的事情,我們普通人就過好每一天就行了。這種想法在當今社會上普遍存在。是非曲直,其實并不重要了,我們能做的僅僅是盡力建設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共存的中國吧!
《靈魂》觀后感3
說實話,對于靈魂擺渡,是路轉粉。從小就怕鬼,從第一季上映就有好多同學推薦看,迫于對鬼神的敬畏,最近,和舍友把第二季給追完了。
大學的時候,看過韓國類似題材《主君的太陽》的電視劇,美國類似題材《吸血鬼日記》的電視劇,作為中國人,現(xiàn)在出了一部國產(chǎn)的鬼片,應該貢獻點擊量才算愛國。
沒看過第一季,不作評論,但口碑貌似很好,恐怖過后都是溫馨,這或許就像生活一樣,有時驚悚,有時和諧,有時波濤洶涌,有時風平浪靜。只要我們不拋棄,不放棄,心中有正義,定能雨過天晴。
靈魂擺渡第二季,故事的男主人公,是研一的小鮮肉,名叫夏冬青;故事的女主人公,是天上的玄女,名叫王小亞;故事的逗逼男二號,是靈魂擺渡者,名叫趙吏。由他們?nèi)齻€一起上演的一連串和鬼相關的故事:研究生上吊、冥婚、酒店速成作家、太歲肉、農(nóng)民工討薪等社會事件來展開。一開始的誤會、一開始的矛盾、一開始的憎恨,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溫馨的結局。
在此,特別有感觸的就是楊紫和馬可一起聯(lián)袂主演的冥婚。有講到中國的古老巫術文化:仙姑陰間背死人、死人配冥婚、厲鬼怨氣不散禍害人間。
千轉百回,相思幾度,撫摸自己的傷口,那是我唯一的痛。咫尺,天涯,我像在夢里劃過你夢的窗臺,就像棲落在水草間,滾落成露珠,是蓄滿愛的夢境。秀秀和呂哲前世今生的愛戀,可以為對方去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故事的結局,是很耐人尋味的。一開始,由夏冬青扮演的記者,去揭露故事作家的殺人動機和殺人事實。等到事實已經(jīng)坐實,矛頭指向邪惡作家的時候,筆鋒一轉,場景一換。冰冷的精神病院里,夏冬青坐在病床上,等待醫(yī)生的治療,口口聲聲碎碎念念,世界上真的有鬼,而病房外面,是邪惡作家和他的助力護士在討論殺人犯的殺人動機。。。。。。相信觀眾跟我一樣,唏噓嘩然,內(nèi)心嘀咕,到底這所有的一切是一個叫夏冬青的精神病人臆想出來的,還是邪惡作家東窗事發(fā),鋌而走險?
《靈魂》觀后感4
演員的臉部表情、編劇的安排、震撼人心的音樂和場景、有趣的拍攝技巧……這些都是好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受。它們,能讓我陶醉于情節(jié)中,身歷其境,增添了我的想像力,也更讓我開拓眼界。
那一天晚上,媽媽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部叫《靈魂沖浪手》的影片。一位美國女孩貝瑟妮,非常熱愛沖浪,從小,爸爸媽媽就帶著她和哥哥一起去她們家附近──夏威夷海沖浪。但突然地,在某一天,不幸的事發(fā)生了!貝瑟妮遭到鯊魚的攻擊,左手被咬斷了;但她不放棄夢想,繼續(xù)沖浪。經(jīng)過了辛苦的練習,終于重登舞臺,成為一位職業(yè)沖浪手。
當貝瑟妮的左手被咬斷時,到處都是血,她昏迷在海灘上,我看到她在一旁的家人慌張地叫救護車,我當時內(nèi)心十分地焦急、緊張,全家屏氣地注視著電視。貝瑟妮痛苦地發(fā)現(xiàn)她的夢想快要毀了,傷心地哭著,我和媽媽也流下了淚來,她彷彿成了我的知心好友,我非常希望她能實現(xiàn)夢想。
經(jīng)過一番掙扎,貝瑟妮開始苦練。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撐起沖浪板,還要滑水前進?苦練的情節(jié)真是讓我又擔心又害怕!電影里拍了很多她比賽沖浪的鏡頭,面對其他雙手健全的競爭者,我覺得實在很不公平。裁判愿意先給她十分鐘先跑,但貝瑟妮拒絕了。我覺得她好勇敢,看到她努力地站在沖浪板上,試著用一只手保持平衡,有好幾次被水淹沒,但不管如何,她都會再重新站起來。
看著看著,我發(fā)現(xiàn)自己又流淚了。我哪有她的勇氣?在眾人眼光下,向生命的低潮奮斗,朝著自己的夢想,化不可能為可能。很多人沒有她努力的精神,不像她,總是毫不退縮,勇敢向前。
后來,我才知道這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的。我對生命斗士都充滿了敬佩,覺得他們實在很偉大!那部電影,讓我很感動,不僅讓我認識了偉大的小人物,也充實了我的想法、我的生命,也讓我看到了世界的美麗!
《靈魂》觀后感5
當初毫不猶豫地買下這張碟,就是沖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聲譽。但兩個半小時看下來,期間還稍稍瞌睡了一陣,并沒有多少心靈震顫以致靈魂激動不安的感覺。也許是缺乏對黑人音樂的了解,對我來說,這更像一個音樂天才的大事紀年表,但算不上心靈傳奇。
我想到了《飛行家》,萊昂納多一直為這部戲竟然沒有贏得最佳男主角的青睞而耿耿于懷,整部片子也沒有占據(jù)有分量的大獎,簡直對不起其要拍出一部人物史詩的架勢。但我看完之后,就覺得沒得大獎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是演繹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物,但兩部片子某些方面有點類似,不斷變換的時代背景、個人命運的跌宕,還有相比精彩人生毫不遜色的感情生活。這讓我明白,或許拍一部真實人物傳記的影片多少有些費力不討好,因為,真實的人生,往往比小說更小說,比戲劇更戲劇,而真正的心靈傳奇又豈能輕易地在兩個多小時的光影中折射?相比電影,我更愿意看好的人物傳記,在長篇人物傳記持續(xù)的滲透力中,文字更能敲打我們的心靈。
據(jù)說為了能夠演好這個角色,福克斯事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是用一個月的時間來適應做盲人、減肥,然后是模仿RayCharles找到沉浸于音樂中的感覺。最初我很不習慣他一說起話來就不停抖動的身軀以及夸張的臉部表情。朋友提醒我說,盲人在和他人交談時,往往會不自覺的比一般人的面部表情要多,意在吸引對方的注意,同時潛意識里表明,我也“看”得見你的表情,看,我不是回應了嗎?
電影中較為吸引我的,是穿插在影片中的,男主角對小時生活的回憶。他的弟弟,僅僅是玩耍中倒在了放置在屋子外桌子上的大水盆里就死去了。此時,單身母親在屋中如往常念叨著,而ray,卻在一種不知所措中什么也沒做。
這一童年生活的插曲,成了ray一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他不斷的自我譴責,哭得眼睛一天比一天模糊;他成年后常常恍若置身一片水中,一伸手,摸到的竟是那顫動的小手小腳。就是這種持續(xù)一生的心靈創(chuàng)傷,成就了他對聲音的敏感,釋放出音樂的天才。片中的ray說,有創(chuàng)傷的人就會有特別的感受力(大意),這一點,我也曾體會深刻。創(chuàng)傷,既給我們的人生以巨大的陰影和種種情結,但在少數(shù)人身上,又表現(xiàn)出超越創(chuàng)傷的巨大力量。
《靈魂》觀后感6
第一次愛一個人,一個女人會是什么樣的?
一個有執(zhí)念的單純女人愛一個人會是什么樣的?
我想,我也許永遠也想不到,永遠也體會不到。我妄圖嘗試著像孟婆這般為愛專心而一往無前,可從來都是在腦中上演著年度大戲,身體卻很理智,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去套路從不說真心話被控制的很好。說好聽了,叫理智與成熟,說難聽了,就是在愛情里活得自卑,不真誠。同樣是沒有經(jīng)歷過情愛,我永遠做不到孟婆那般,我想也不會有人做到孟婆那般。因為我們都是俗世的人,酸甜苦辣喂養(yǎng)出來的凡人。
這也是我為什么真的很羨慕演員,體會著與自己完全不一樣的人生,能感觸別樣的酸甜苦辣。如果說我們過的是一生,那么,他們則是體味了多樣人生。
愛情里,原來真的是誰先認真誰就輸了。飛蛾撲火,不顧一切,卻又小心翼翼,踟躕不前。我是不信這些的,也有可能只是因為我并未見過她,未曾觸摸過她。愛情,觸碰過的人說,她像是在一個人開著燈的秋后雨夜,聽著低沉的女生在淺唱,忽然想找一個人喝一杯的那種孤單,寂寞中又有著絲絲歡欣與期待,想笑卻忽而似是被自己的獨角戲所感動,又想哭。
我一直不理解那些為了感情死去活來的人,很傻,很天真,天真到似乎愛情是他們的空氣,水,他們就像海岸上被風浪席卷而來卻不曾帶走的魚,早晚會被干涸吞噬。或許,我較之于他們只不過多了現(xiàn)實與理智這類愛情中的非必需品吧,或者說我只是個時刻在裝清高的懦弱的膽小鬼罷了,沒有神深陷其中不過是自私,可悲的保護殼。
我不知道。
孟婆三七有她的長生長生不滅一直等她,那我呢,我會遇見嗎,還是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將愛情鑄就為依靠的親情?還是說,所有的愛情不過是彼此間的一種依靠關系,俗世間的我們用親情來維系,而長生和三七只需那份悸動的心來彼此相聯(lián)系?
我一如很多人一般執(zhí)著于三七以人的姿態(tài)歸來,與長生相逢,這不過是執(zhí)念,長生放開了,所以三七才會說她活在長生的眼中,但是我卻放不開,或許我的眼中,我心中至純至美的愛情便是如此,就算是別離,只要能再相遇,必然應廝守。
《靈魂》觀后感7
6月12日雷查爾斯因肝病并發(fā)癥逝于加州,享年73歲。這是一位美國音樂史上傳奇式的人物,甚至可以將他視之為黑人音樂界的泰斗。如果說有那些音樂巨星可以與之相較,那么也就是貓王普雷斯利和甲殼蟲樂隊這樣影響一代人的音樂人可以與他相提并論。在他病逝后幾個月,他最后一張專輯又一舉贏得了八項大獎。對西方流行音樂有所了解的人們,不得不承認這位音樂人的一生絕對是一個傳奇,畢竟他還是位盲人。
將這樣一位音樂巨人的一生搬上銀暮,應該是遲早的事情。這個拍攝計劃被蘊釀了很久,一切都是在雷查爾斯去世之前進行,而當影片上映時他的人生也幾乎同時終結了。所以最后影片的故事只是濃縮了他最為輝煌的人生路程,從西雅圖闖世界開始到1966年成功戒毒結束。事實上人物傳記影片并不好拍,故事的情節(jié)都依賴于真實人物身上發(fā)生的一切,不能太多的藝術加工,否則會背離原型,引來樂迷們的不滿,又或者太過照搬真實人物的一切,讓人覺得無趣,欣賞起來象是紀錄片,如邁克兒曼的《拳王阿里》。我最喜歡的人物傳記影片是《杰基和希拉里》(又名《她比煙花寂寞》),但太過直露和藝術渲染性地反映一位音樂神童的陰暗面,同樣招來無數(shù)的懷疑和指責。所以說傳記類影片實在是不好拿捏,同樣地影片的精彩與否同樣很依賴于傳記人物本身的精彩與否。
中國的人物傳記影片在以往有著一個通病,塑造的人物通常高大全,過分完美而脫離了現(xiàn)實。對于雷查爾斯這樣一位出色的音樂人,恐怕也是免不了會對他的才華贊譽有加,但《雷》還是注重對其陰暗面的描繪。諸如他的吸毒史,以及他好色的一面,當然各方面全方位展現(xiàn)一位藝人,可以更真實地還原本人,缺點和優(yōu)點并存是作為人存在的必然。當然作為一部美國主基調(diào)的影片,總的來說還是贊大于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