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此時需要認(rèn)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1
通篇的人物下來,小福子實在是最最讓我不忍的一個。她什么也沒做錯過,即使家里把她賣給軍官來換取暫時安逸的生活,即使她已經(jīng)淪落到要靠出賣肉體來養(yǎng)活父親和兩個弟弟,她都因著責(zé)任感不能去赴死。“死是最簡單容易的事,活著已經(jīng)是在地獄里。
她不怕死,可也不想死,因為她要做些比死更勇敢的事。”在和祥子表白卻被父親攪局,她受著祥子的嫌棄,該是多么無奈和絕望啊!“等著吧!等我混好了,我來,我一定來!”她聽著祥子說這話的時候,只是點了點頭,可誰又理解一個女子將獨自面對殘酷未來時心中的苦澀呢?“自己早晚是一死,但必須死一個而救活了倆。”這是小福子的內(nèi)心獨白,也為她的死埋下了伏筆。
用當(dāng)代的詞,小福子是“圣母”,她實現(xiàn)了自己所謂的使命,便無憾的離開了世界。不免替她不值,小福子也是個不被歲月記住的人啊!那么善良淳樸,那么要強,那么美,在那個吃人的社會里,怎么就沒人拉她一把?
再然后是虎妞和劉四爺,可恨之人也可以有可憐之處。第一次讀,完全覺得祥子的前途以及志向全是毀在這父女倆手里的。現(xiàn)在大了,也開始明白其實最大的問題出現(xiàn)在祥子自己身上,便也不那么憎恨劉家父女了。他們的成功擺在了讀者的眼前,可他們付出的過程,那些同樣飽經(jīng)挫折苦難的日子呢?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2
“駱駝”是他的外號,祥子是他的名字。當(dāng)我捧起《駱駝祥子》這本書時,一個生活在舊社會低層勞動人民——祥子的形象就在老舍筆下成功塑造。
先說說外號的由來吧!祥子是個車夫,夢想著有輛人力車,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他終于湊到了錢,買了一輛人力車,卻因為一場戰(zhàn)爭,不但車沒了,人也被抓去做壯丁。祥子趁夜跑了出來,帶走了幾匹駱駝,并將駱駝賣了
一筆錢,至此就有了“駱駝祥子”的外號。
小說講的是:在黑暗的舊社會,數(shù)以萬計的人力車夫掙扎在死亡線上,祥子就是其中一個。好勝、要強的祥子憑力氣掙錢,買了輛新車后,又被軍閥奪走,逃散時撿到幾匹駱駝賣了錢,幻想著再買輛洋車。
祥子到劉四的廠子干活,劉四有個女兒叫虎妞,三十七八歲還沒有嫁人,虎妞性格潑辣,愛上了比自己小十多歲的祥子,祥子為擺脫虎妞的糾纏,來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車,主仆關(guān)系十分融洽。祥子一心還想著買車,不料一個跟蹤曹先生的偵緝隊員搶走了他的錢。
祥子沒有擺脫虎妞的糾纏,最后和虎妞成了親,過上了有家的日子,可惜好日子不長,虎妞難產(chǎn)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殺。在多重打擊之下,好勝心強的祥子在絕望中走向毀滅,終于被那吃人的舊社會吞沒了。
祥子是一個勤勞、壯實的小伙子,他懷著夢想,辛勤勞作奔波,他向往的只是一輛車,一個家,卻最終沉淪了……這本書諷刺了舊社會的黑暗。生活在當(dāng)今時代的我們,應(yīng)該從中有所意識,中國黑暗的舊社會已不復(fù)存在,作為新中國的少年,社會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擁有了很好的環(huán)境,擁有了太多的福利,我們應(yīng)該努力學(xué)習(xí),掌握科學(xué)知識,推動社會的向前發(fā)展,為祖國作出我們的貢獻。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3
我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講的是一位舊北京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個理想:擁有自己的洋車。于是他憑著勤勞和堅忍省吃儉用,終于如愿以償。然而好景不長,沒多久他的洋車就被士兵搶走。但他沒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買了一輛洋車。不過他實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積蓄又被洗劫一空。就這樣反復(fù)了三次,好勝要強的祥子指望做一個“自由的洋車夫”,并與劉四爺?shù)呐畠夯㈡こ捎H,不久虎妞難產(chǎn)而死。拉車二強子的女兒小福子卻對祥子產(chǎn)生感情,可是因窮困卻不能他們結(jié)合。當(dāng)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祥子來找小福子時,小福子已死,祥子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它展示出一幅舊中國的真實圖景,生活氣息濃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fēng)格和地方特色。好強的祥子最終也被吃人的社會吞沒。
祥子的遭遇和命運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guān)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xiàn)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xiàn)了軍閥、特務(wù)、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tǒng)治之網(wǎng)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guān)系的一種變形反映。
原來祥子是善良的,他不喝酒、不抽煙、不賭博,沒有任何興趣愛好,只是努力的工作。這表現(xiàn)了世界上沒有人生下來就是邪惡的,只是生活或者其他的坎坷使他們變得猥瑣和骯臟。祥子由好變壞的過程,使我們深刻感受到社會的黑暗,更加激起我們對祥子的悲劇的同情。
悲劇總是呼喚和人們共同正視生活的殘酷和爭斗的艱巨,以及人們精神上的各種痛苦,同時嚴(yán)肅地表達了令人聯(lián)民和恐懼的一切告別的愿望,期待著他們早日成為歷史的陳跡,紀(jì)實作品所描寫的一切災(zāi)禍,苦難,失誤等真的都過去了,也能繼續(xù)給人以激動和啟迪。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4
文字的沉重反映了老舍手里握著一只沉甸甸的筆,胸中揣著一顆沉甸甸的心,應(yīng)對三十年代滿目瘡痍的舊中國,懷著對舊世紀(jì)憤世嫉俗的情緒,老舍寫下了這部對腐朽黑暗的控訴書。
這部小說塑造了祥子這一人物,他是一個普通的車夫。健壯、體面、要強的他也好夢想,但是,他卻身處那個世界的最底層。老舍就從這樣一個小人物入手,以他的命運為線索,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大世界。
天真不懂世事的祥子被自我的天真給愚弄了,其實,生不逢時的祥子以及所有貧苦人的命早已有了定數(shù)。果然,祥子對生活的渴望和信心就受到了第一次打擊。
在祥子拉上了自我的車不久以后,十來個兵就拉壯丁將他連人帶車給拉去了。這是祥子的第一次遭遇,也是作者第一次有力的控訴。祥子之后逃了出來,順帶牽了三匹駱駝賣了三十五塊錢。
要強的祥子決定從頭開始,但是,此時的祥子一顧不得體面了,為了多賺錢,他和所有的人搶生意,但他還并未失去所有的人格和尊嚴(yán),他在楊宅拉包月的時候,不堪忍受侮辱,憤怒地將錢摔在楊太太的臉上,辭了工。
這段精彩的描述,突出了祥子善良堅韌的外表下,蘊藏著反抗的性格。在祥子為曹先生拉包月期間,眼看著買車的期望就要實現(xiàn)了,但是他又給孫偵探抓住了,孫偵探敲詐了所有的積蓄,箱子受到了第二次打擊,這是作者的第二次有力控訴。老舍透過對祥子的心理、動作、語言的描述,充分表現(xiàn)了祥子的絕望情緒。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5
祥子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個實實在在的車夫,勤勞、堅忍。但他的結(jié)果卻是悲慘的
他帶著自我的期望來到北平,認(rèn)準(zhǔn)拉車這一行,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最后買上自我的車。但在兵荒馬亂的時代,不到半年,祥子的車被大兵搶去,牽回三皮駱駝。祥子沒有灰心,更加努力賺錢。還沒有買上車,錢卻又被偵探搶去。在他與虎妞的婚姻中,他付出了許多代價,但最后再次拉上自我的車。虎妞死了,祥子人車兩空。生活的打擊,小福子的.逝去,使祥子失去生活的信心。他變了,吃喝嫖賭,樣樣都干,以出賣人賺錢,徹底成為城市垃圾。
在社會生活中,對于駱駝祥子,我感到遺憾,感到惋惜,也感到無奈,但也感到敬佩。我敬佩他那樂觀向上、堅持不懈的精神。只可惜最終他沒有戰(zhàn)勝自我,沒能戰(zhàn)勝社會,最終還是被打敗成為了社會的累贅。對于這個社會,感到悲哀,感到痛苦,感到恥辱。祥子在社會的影響下經(jīng)過三起三落成為垃圾。這個社會,在排除垃圾,卻又在超多制造垃圾,這個社會又有什么本事?我只能說:這個社會是一個腐敗的社會,是一個沒有潛力的社會。而那些促使社會腐敗的人,卻壓迫著那些勤勞的人,那些努力的人,那些堅持不懈的人。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xiàn)實:殘酷、悲哀、無可奈何。
一個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樣的社會,如果沒有目標(biāo)有理想,輕易放下,永遠報著消極的心態(tài),不去闖,不去拼,最終只能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墮落。所以,我們就應(yīng)有理想,有目標(biāo),有用心向上的心態(tài),才能立足于社會。也許只有自我樹立信心才能勝過一切吧!自我務(wù)必有著目標(biāo)才能打造出自我的理想、未來。這一切只有靠自我的努力!
初中學(xué)生駱駝祥子讀后感6
祥子無奈之下娶了虎妞,住進了大雜院,但是他還是一心想著拉車。在得知劉四爺賣了車行,不知行蹤之后,虎妞絕了回家的心,給祥子買了一輛車。祥子迫于生計,拼命拉車以致于病倒了。這場病使他稍微明白了一些,他一個人是無力改變他在這個社會中的命運的。祥子的病花光了虎妞的所有的錢,不幸虎妞難產(chǎn)死去,祥子為了葬她,又賣了車。買車的三起三落使祥子的夢想化成了一片泡影,這是對祥子的第三次打擊。而且老舍對祥子和虎妞所住的大雜院的描述,勾勒出窮苦人的苦難生活,這也是第三次更為有力的控訴。這樣的場面是讓人看了血淚合流的人間地獄之景。至此,祥子心中唯一的期望就是去找小福子,然而,小福子卻自殺了,祥子生活信念也就徹底絕望了。祥子從此不再期望,也不再絕望,他成了一個活死人。原先的祥子已經(jīng)被吃人的社會給吞噬了,被骯臟腐朽的濁流給同化了,老舍在那里描繪出一只十足的野獸,他貪婪,狡詐、懶惰,祥子之所以從一個人退化成野獸,原因顯然不在他自我。小說的結(jié)尾喊出了最后的控訴:祥子這個社會病態(tài)的產(chǎn)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腐朽社會的殉葬品。
這部小說是老舍的代表作,出版后在文壇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我認(rèn)為,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語言。老舍在這部小說里的語言帶著一股濃重的地方特色。語言是溝通人與人心靈的媒介,它的好壞直接影響溝通的質(zhì)量,有滋有味的語言更好地表現(xiàn)了作者創(chuàng)作小說的主旨,讀著也像品一杯好茶,清香中帶一股特有的韻味。
《駱駝祥子》上演了一幕杯具,控訴了一個世界,成就了一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