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1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父親受核輻射后離去,母親因無力撫養,只好將8歲的昭廣寄養在佐賀的外婆家。雖然生活極度艱苦,樂觀的外婆卻總是有神奇的法子讓日子過下去,讓生活充滿創意,發現和快樂。
那時,佐賀的外婆家很貧窮,外婆用木棒攔住順流而下的東西,攔截的食物成了“我”的美餐,攔截的樹枝和木片,曬干后當柴燒。光走路什么事也不做多可惜,腰上綁上磁鐵走,吸到一些鐵釘和鐵屑,賣錢可以賺到一些外快。外婆用她的智慧,快樂地生活。
在外婆家的日子,不能去商店買零嘴,只能去爬樹摘樹果充當零食。樸樹果酸酸甜甜的,還有茱萸,柿子等,這些都是不花錢的食物。爬樹游戲和零食時間使“我”度過了快樂悠閑時光。沒有玩具,只能自制。我們會在樹上搭建秘密基地,或者做個竹筏,到河邊劃著玩。作為材料的木頭要多少有多少,而這些都是不花錢的。外婆給我推薦一項不花錢的運動——跑步,由此使我成了跑步英雄。以樹果為零食,自己做的玩具,運動也只是跑步,實在是簡單的窮日子。上學時值得赤貧的“我”炫耀的東西是二十四色的蠟筆和一雙釘子跑鞋。而我現在,生活充裕,零食富足,玩具也各式各樣,運動項目也很多,與昭廣相比,簡直如同生活在蜜罐里,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外婆開朗的性格值得我們學習。“有錢人很辛苦,要吃好的東西,去旅行,忙死了。啊!貧窮真好。”我們只要樂觀看待一切,津津有味地享受眼前的一切,每天都笑著生活就行。外婆樂觀的生活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有攀比心理,只要笑對生活,學習阿嬤的笑容哲學,換個角度看事物,生活就會多姿多彩。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2
前幾天,老師讓我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是日本的一本書。看到這個名字,我的好奇心就被鉤了上來:難不成作者的阿嬤有超能力嗎?直到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這個阿嬤真的有“超能力”呢。
作者八歲那年,離開廣島來到佐賀鄉下阿嬤家,迎接他的卻是一間破爛的茅屋,以及曾經帶著七個子女熬過艱難歲月的超級阿嬤。雖然日子窮到不行,但是樂知天命的阿嬤總有神奇而層出不窮的生活絕招,在物質匱乏的歲月里豐富了昭廣的'心靈,讓家里也隨時洋溢著笑聲與溫暖……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其中的阿嬤太好玩了,她可以讓人輕松省下三餐,而且我也很喜歡阿嬤那樂觀的精神。記的阿嬤有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這句話令我大徹大悟,是啊!無論遇到什么麻煩,如果你以開朗的性格去看待的話,那一定會讓一件麻煩的事情變得簡單,正是這種樂觀自信的態度讓阿嬤與廣昭的生活十分溫暖、充實和快樂。還有一句話更是令我印象深刻:“游泳不是靠泳褲,靠的是實力!”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好了,虛榮心也越來越強,總是追求美、好,買貴的東西,可這又有什么用呢?就像這句話:你不會游泳,穿再好的泳褲,終究還是會沉下去的。所以,許多時候我們不注意、不重視的,往往就是最重要的。讀到這,我覺得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歡笑,還給我許多有用的道理呢。
書的最后寫到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堅持,考上了廣島的一所高中,可以回到母親的懷抱了,但阿嬤卻非常舍不得,是啊,那么多年的感情是用點點滴滴積攢起來的啊!親情多么可貴啊!我合上書本,頓時明白了什么是親情,什么是樂觀開佐賀的超級阿嬤讀后感600字朗,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