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2》觀后感(精選13篇)
《小孩不笨2》觀后感(精選13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孩不笨2》觀后感(精選1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1
其次,家長和老師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父母不應該無休無止地嘮叨,不顧自己的感受,讓他們產(chǎn)生不良反應。和諧的家庭關(guān)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是重要力量。孩子們渴望父母看到他們的表演,這是一個正常的想法。然而,父母忙于賺錢,沒有時間。什么比讓孩子自信更重要?因為父母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他們不了解孩子,他們的心理變化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有些孩子學不好。因為他們沒有主動與學校溝通,遇到問題就來不及懺悔。父母應該學會愛孩子!
第三是老師一定要想方設(shè)法激勵學生——欣賞,找他的進步來鼓勵他,不要傷害自己的自尊,千萬不要說學生是“爛蘋果”,一句話可能會傷害一個人,影響他的生活,這就是老師和他的工作的區(qū)別,所以我們覺得老師的責任重大是神圣的。”錯誤的放置資源的地方是垃圾,正確的放置垃圾的地方是資源”。家長和老師應該學會欣賞!
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而不是說一套做另一套,孩子就不會輕易忽視父母的話。同樣,可以證明教師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地教導孩子們不傻的是父母和老師應該如何對待和教導他們。孩子們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像電影里的一個母親,她看到了通過考試的邊緣,反而稱贊孩子進步了,這是非常難得的!我相信,有這樣的家庭背景的孩子會健康成長,有時,政治經(jīng)濟背景好,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并不一定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整體來說心態(tài)很重要,我對這部電影有很深的感觸,值得一看。
作為一個青少年,我不得不推薦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這是我看過的最傷感的電影。它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種語言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學倩的中學生,他受到父母的批評,靈魂墮落。他和同學們一起成了天才,加入了“小混混”。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發(fā)生后,我們和父母搭起了一座橋,和他們一起尋找一個幸福的家。
我被這部電影感動了。世上謙遜的父母和無數(shù)的父母,都是從鏡子里發(fā)現(xiàn)的。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一直在努力掙錢。這很難。每次飯前飯后,我們都不停地交談。事實上,我們什么都知道,我們知道很多,我們了解很多。
有句諺語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每個人都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是他們父母的教育。為什么有些人學得不好。不是我們太蠢,而是父母太急迫,總是打罵我們。是我們的父母改變了他們。一切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但是大多數(shù)父母只會盯著我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yōu)點去比較,這樣我們就失去了信心,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優(yōu)點。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對我的父母說:“相信我們,我們理解你的努力,但請站在我們的角度,好嗎?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給我們一些信心,好嗎?孩子不傻,金子總會發(fā)光的,也許換個角度,結(jié)果會更好。”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2
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給上孩子的是什么顏色,孩子就是什么顏色,父母給孩子七彩,孩子的天空就會有彩虹;父母的臉色是鐵青的,那孩子的天空一定陰暗。成才的爸爸很愛他,可從小就缺愛的爸爸連表達愛的方式都不會,用暴力式教育,結(jié)果教育出暴力的孩子。兄弟倆的父母雖然智商情商雙高,但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沒有時間有效的溝通孩子,孩子困惑;沒有以身作責,沒有專心做表率;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對待孩子的事情。杰瑞對生孩子的困惑,是父母老師大人都沒及時疏導的,湯姆的優(yōu)勢不被贊美,好奇卻惹出大禍,直到他寫下“學謙死了”。我真擔心電視的劇情,湯姆會跳樓,生怕漏掉任何細節(jié),把這個情節(jié)回看了兩遍。
劇情的最后是湯姆的日記被看,才讓家長反省,才有了最佳的結(jié)局,成才成了散打冠軍,兄弟倆也都被父母理解。小孩子看來是天大的事,大人眼里看都是小事,都簡單化解,我相信兄弟倆一定在人生正確的軌道上走更遠飛更高!
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是父母之間的差距。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而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女兒半期考試成績下降,我馬上在內(nèi)心檢討自己沒做好,她從小就有良好的習慣,一直以來,都獨立完成作業(yè),積極主動干任何事情,早睡早起。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有松弛的時候,這次成績可以說是對我的檢測,因為半期以來,我從未給她看作業(yè),只簽字一回。家長會回來,女兒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問老師都說了什么?我告訴她,老師表揚她幾次,“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秀小組長、字跡最工整、作業(yè)完成最好”都有她的名字。我告訴她,老師說她是最棒的,只要注意一些事項,就會超越現(xiàn)在的成績。她心里美滋滋的,立刻回到她的房間,愉快地拿起書本,計劃著以后的學習時間;計劃著她心中所想要的最佳表現(xiàn);也計劃這期末考出好成績。
以后的作業(yè),我都會簽名,只是簽個字而已,還是像以前一樣,她自查有無做錯,她如果做錯了沒發(fā)現(xiàn)、沒改,那就代表媽媽也錯了,也不會做題,會不好意思。她自查,是自己的又一次學習。如果發(fā)現(xiàn)她字亦潦草,我會簽字后,陪她說話時不經(jīng)意流露,說是老師見到我,夸她上課特別認真、作業(yè)字跡工整,然后問她是不是?她一定點點頭,第二天,一定會更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yè)。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家長希望孩子將來怎么樣?只要往好的方向引導,往好的方面贊美,孩子一定會朝著那個方向發(fā)展和成長,一定會優(yōu)秀!
感謝老師的講課,也謝謝老師推薦的電視劇,有了您這樣的老師,有我們愛學習的父母!才有被愛心引導的好學生!好老師,是我們家長的航標!是學生們的燈塔!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3
懷著一顆平靜的心境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后內(nèi)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fā)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志社修改。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可是父母總是忙于工作,沒時間陪自我的孩子,了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才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為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并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我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之后,應對父母與教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我被放棄,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guān)心他們。在教師的眼中自我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最終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為孩子想想蘋果為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為何走上歪路,這應當是家長與教師都應當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yōu)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遠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以往努力過,努力讓自我變強。可是家長的所作所為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終他們徹底失望,Tom發(fā)出了“今日學謙已死的感概,這預示著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積累著的不滿最終如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fā)。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教師、校長都很愛自我的孩子,自我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為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我一樣成為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終還因為為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可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并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 love 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贊嘆。這使處于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chǎn)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我的方式向他們發(fā)出挑戰(zhàn)。
孩子也需要夸獎,需要贊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jīng)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必須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結(jié)局我們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認可,一向被認為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借著能打架而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jié)局,他實現(xiàn)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jié)局,畢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薦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凈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guān)心與贊揚。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4
今天老師給我們播放了《小孩不笨2》的電影,我是含著眼淚看完了整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太大了。
聰明的學謙和杰利為了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表揚,得到他們的認可,他們在不斷的努力,然而他們換來的是一次次的不理解,一次次的批評;實際上從我們作為大人的角度,可以看出來他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孩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不斷地辛苦的工作,為孩子們換來良好的環(huán)境,然而他們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就像電影里的杰利所說的:他們以為和我們將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就是自己講、自己爽,根本就不管孩子的反應;成才是電影中另一個學生,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他的爸爸很疼愛他,為了他也是付出了許多的辛苦,然而卻不能得到孩子的認可,他的爸爸很苦惱,然而小賣部的那位阿姨卻說出了很經(jīng)典的話語:要經(jīng)常的夸獎孩子,要經(jīng)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雖然是很簡單的兩句話,做起來也很容易,但是難就難在怎樣能長期的、經(jīng)常地關(guān)注孩子、夸獎孩子、稱贊孩子,還是杰利說的:從小我們是在夸獎和稱贊中成長的,漸漸地夸獎和稱贊都沒有了,為什么呢?我也在想;我最欣賞的還是電影中的郝老師,他所說的:無論你們是從15分考到了20分,還是從35分考到了40分,這里都有你們的努力;我們要多看孩子的優(yōu)點,少看孩子的缺點。
這一段段、一幕幕不斷地回繞在我的腦海中,它深深地觸動了我,想到我們的工作是不是也會有向那位胖老師一樣,擁有一顆認真負責的心,卻在教育方法上有所誤差;是不是向杰利的爸媽一樣不能聽孩子進行講解;是不是能像郝老師一樣經(jīng)常的看一看孩子的優(yōu)點,少看一些孩子的缺點。
今年我所帶的是大班,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見解,有時也會說:哎呀,這個孩子好活躍!這個孩子很淘氣等等的話語,看了今天的這個電影,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從電影中獲得更好的教學方法:
1、關(guān)注孩子的需要,我會加強對幼兒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點,在孩子淘氣的時候,有可能是他對這些不感興趣,那么我要及時的調(diào)整方式方法,將他吸引。
2、更多的表揚、鼓勵與稱贊。在孩子只取得了一點點的進步的時候,及時的鼓勵他,給她動力,使他從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3、和孩子的溝通是一樣學問,如何做好這個學問,首先我們要將自己放在一個和孩子是平等的位置上,然后要學會傾聽,聽一聽孩子的心聲、見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孩子們接受我們,和我們打開心門。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讓我們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與稱贊,給孩子更多的賞識,讓孩子們在擁有溫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快樂的成長!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5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生動形象的反映了家庭、學校教育的現(xiàn)狀,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在電影中得以再現(xiàn),歷歷在目。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作為教師、父母的何時真心的去稱贊過我們的學生、孩子呢?
本片一上來就是主角學謙弟弟的自白,他學習成績很好可父母卻很少稱贊他,還責怪他為什么不再拿更高一點的分數(shù)。在有些思想比較封閉的大人看來,這是一種不使孩子驕傲并且嚴格要求的思想意識。但他們錯了,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誠然應對那些驕傲自滿的人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應當是打擊,但應對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那些努力學習拿了高分的孩子們,是否也要這樣對他們呢不可質(zhì)疑的說,這是錯誤的!每個孩子不管是外在還是內(nèi)在,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贊,他們會認為自我很有成就感,而非是驕傲自滿。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慨嘆:“此刻的孩子不得了了,真是不可救藥,”“此刻的孩子說不得、訓不得,更打不得,真無計可施了,咋辦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遇到這樣的學生真是倒霉極了”……在慨嘆之余,我們何曾真正的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們,去教育他們,甚至未曾去發(fā)自內(nèi)心的夸獎過孩子,偶爾的贊許也是瞻前顧后,謹慎了再謹慎,生怕一時失言,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自大起來,這樣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心靈溝通困難重重,使我們更加茫然了。
劇中的一位教師說,作為我們當教師的要有一把鑰匙:“多看學生的優(yōu)點,少看他們的缺點”,如果把后進生當做“爛蘋果”棄之,那么他們的一生再也沒有回旋的余地,徹底完了。如果我們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變思想,換個角度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看,去思考他們的想法、做法,把原先以成年人的觀點以為“不可理喻”的變?yōu)椤笆肿匀弧保嬲哌M孩子的心靈,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想學生之所想,幫他們解決的困惑,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成功的教師,受到孩子們的尊重,才能讓孩子們心甘情愿的向我們敞開心扉,使我們的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孩子們的心晶瑩剔透、潔白無暇,而我們做父母和教師的就像一位珠寶設(shè)計師,一位繪畫大師,用我們的智慧和才干在這純真潔白的紙上,揮毫潑墨,涂抹油彩。所以我們的師長應當正確駕馭,謹慎細心地提起畫筆用心去描繪,才能真正創(chuàng)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
學校、教師、家長,本該扮演呵護幼苗成長的主角,卻成了揠苗助長和扼殺天性的兇手。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我的錯誤時,孩子的心中已滿是傷痕……讓我們走出誤區(qū),多抽點時間,與孩子交流、溝通,走入孩子的心靈,才能使我們的下一代歡樂的茁壯成長,使我們的家庭、學校教育落到實處,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6
昨天是我去補習班的日子,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講述了兩個家庭。
第一個家庭里有八歲的杰利,還有他十五歲的哥哥學謙,父親是一家公司經(jīng)理,母親是一家雜志社編輯。本來這個富有而且有知識的家庭教育,真讓人看得感到悲傷。
其中發(fā)生在這個家的一件事是:一家人在吃飯的時候,學謙的手機響了,可是媽媽不讓學謙接電話,而且對他說:“吃飯的時候不準接電話,那樣不健康!”可是就在這時,爸爸、媽媽、奶奶、女傭的手機都響了起來,結(jié)果都是很無聊的電話,父母卻接的很開心,根本忘記了對孩子說過的話,就這樣一次本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被不守原則的父母把飯局散了,父母沒有以身作則,兩孩子只有沉默無語。
第二個家庭有:成才十五歲,父親腿瘸,曾經(jīng)是社會流氓,但我卻認為父親非常愛他,他只不過是不善于表達,不會和孩子溝通,每次不會表揚和贊揚孩子優(yōu)點,阻止孩子特長,只會用暴力的方法來教訓孩子,就這樣成才傷了的心越來越遠。看完電影以后我很疑惑,為什么他們只看我的缺點!為什么他們不去了解我們?……我要呼吁全社會理解孩子,多看他的優(yōu)點,我希望天下父母能改變下自己的言行舉止。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7
當我看完《小孩不笨2》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劇中的幾個情景我都禁不住流下眼淚,讓我感動,這部戲讓我們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鮮明的對比,年輕的老師和涂老師,雜貨鋪老板娘和成才父親,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同,年輕的老師和老板娘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善于鼓勵孩子,所以年輕老師班上的學生就比較優(yōu)秀,老板娘的女兒也很快樂。我們對待孩子,應該要多看他們的優(yōu)點,少看他們的缺點!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找到像劇中年輕老師說的這把稱贊的金鑰匙,才能打開孩子內(nèi)心的那扇門,溝通是父母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
結(jié)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我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我們只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看不見優(yōu)點。孩子總和我抱怨你看我總不順眼,在你眼里我誰都不如,你看誰好就當誰媽去,我總氣忿的說,你就不會學學誰誰去,我們母子倆總是不歡而散,就像劇中的杰利的舞xx白說的,多鼓勵人家,多看人家的優(yōu)點,真的那么難嗎?其實,大人和小孩都需要獲得人家的稱贊,可是為什么我們在稱贊別人的時候,總是那么吝嗇呢?在每個小孩里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一個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成才爸爸說的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這部戲所描寫的,仔細想想其實就是我們身邊很普通的事,只是我們作為家長,沒有覺察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拿著鏡子去照。通過電影的方式展現(xiàn)在自己眼前,才恍然大悟,家長和孩子,老師和孩子的溝通和贊賞有何等的重要!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8
這是一部發(fā)人深省的電影,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教師都會很有收獲。
康德也曾經(jīng)說過:“學習,應該是像詩人一樣迷人的字眼。”若形成這樣的一種氛圍,即使沒有父母的督促,孩子也會主動、努力和喜愛學習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閃光的地方。就如羅丹曾經(jīng)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賞識教育認為,賞識產(chǎn)生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fā)展自尊、自信的動力基礎(chǔ),是讓孩子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小孩不笨》中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但是不管他們多努力,父母總是不滿意,每天都從不例外地厲詞教導,強迫學習。成材的爸爸也極其渴望成材的學習成績好,嚴厲呵斥他學工夫。作為父母,望子成龍,教導他們不要滿足于當前的小小成就,是應該的。可是,采取的方法是否適當了呢?所以,我們提倡要懂得欣賞孩子,多給予鼓勵和贊賞,才能激發(fā)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兩個孩子的父母總是要求孩子做他們希望的事,不允許做他們認為不好的事。可是他們又偏偏“以身去犯”。例如,他們對孩子說吃飯的時候不能拿手機聊天,最后卻雙雙拿起手機離開飯桌邊走邊聊,剩下兩個孩子在飯桌前無言以對。成材爸爸想教導和愛孩子,可是卻不懂得怎么教和怎么愛,總是動不動就暴力打和罵……你說,父母都沒有在孩子面前樹立好榜樣,不以身作則,怎么能教導好孩子呢?
溝通是雙方相互理解,達成共識,進行雙向交流的一種方式。有了溝通,才有理解,才有所謂的共識。在《小孩不笨》中他們所謂的“溝通”就是和孩子說一些他們所想的認為是正確的東西硬塞到孩子的腦子里就行了。“大人經(jīng)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的話就是溝通。其實他們都是自己講,自己爽。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一邊進,另一邊出。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這其實就是孩子的心里話了。你說,這樣是溝通嗎?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困惑,造成心理煩惱和不知所措是難免的。作為父母,應該很快察覺到孩子的異常,放下手中的工作,聽聽孩子的苦惱,引導孩子如何走出困境。在矛盾重重的困擾中的孩子,是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幫助和指導的!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在面對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我意識到我們更應該賞識每一個孩子,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作用,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思想。容許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跟我們成年人不太一樣。在教育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傷害,我們不能只從我們的主觀愿望出發(fā),應該多站在他們的立場思考問題。
最后,我想說老師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當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能心平氣和地與學生談話,不添加任何的主觀色彩。雖已認識到這些的重要性,但要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只能慢慢努力,朝這個方向靠近。
作為一個教師,如果能多一些寬容、多一顆耐心、多一份期待,從心底里說一句:“孩子,你能行……”相信結(jié)局一定會與眾不同!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9
當我看完《小孩不笨2》之后,陪伴我的,是長時間的沉默以及劃下的兩行淚痕。
“爸爸太愛你,但是爸爸太不會愛你”我知道,父母做什么,他們都是在愛著我們,他們習慣了用最平凡的事情去蘊藏最偉大的愛。可是我也不得不說,“爸爸媽媽,我太愛你們了,然而我愛的太辛苦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也不知道為什么,我所做的事情在你們眼里都是不對,不好的。每一次我想拿出我最好的,可卻永遠換不來你們對我的贊許,你們總是要求我們更好,總是要我們更加努力。然而一次次的不能滿足你們的期許,卻讓我對我自己越加的絕望起來。我就好像附在了峭壁上,遙遠上方是你們給我們定下的希望,下邊,卻是望不到底的深淵。
漸漸的,我們忘記了彼此之間如何溝通,甚至有的時候我感覺彼此已經(jīng)不再熟悉。我們之間的門,已經(jīng)關(guān)了。
看著《小孩不笨2》,望著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尋找著這些故事里自己的影子,體會著心中無法平息的感動。它和以往的教育類電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僅僅講述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演繹了子女為父母付出的愛。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
看著它,我不得不掉下眼淚。我為成才父親對成才的愛落淚;為TOM為父親買剃須刀修電腦卻被否定而哭泣;為JERRY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TOM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哭泣;為了TOM父親為了兒子下跪而哭泣;更為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而哭泣。
看罷這部電影我才明白了,父母子女之間,連接他們的并不是責任,而是他們之間的愛。同時也明白了所謂的“我是你的父母,我了解你”什么的只是一廂情愿。沒有溝通,就注定會產(chǎn)生沖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么時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么。
現(xiàn)在,我只希望,我的父母也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我希望他們能通過《小孩不笨2》和我一樣體會到什么。我希望,我們彼此的愛會更加有價值。希望這種愛不會因為“不懂的如何去愛”而產(chǎn)生更多的悲劇。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10
在電影當中我看到了為工作忙碌忽略了孩子的父母,我還看到了一個希望可以做好父親但不會去表達的家長,他們都是愛著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不會去表達,所以他們的愛顯得有一點笨拙,有一點強勢。
可是他們都在努力地希望做到自己認為的最好,雖然說方式可能不太對,但是他們的愛是沒有錯的,只是不太會表達。
每個家長都是由于受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影響,才成為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復印件”,昨天晚上聽到了這句話,覺得特別特別的貼切,特別特別的形象。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子的人,我們就首先去成為這樣的人我還看到了作為老師,對于孩子的重要性。雖然說現(xiàn)在的老師跟過去私塾的老師不太一樣,私塾的老師一個人負責孩子所有的學習,真的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感覺。現(xiàn)在的老師不會是把一個孩子從小培養(yǎng)到大,孩子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學科會遇到很多的老師。這樣比較的話,現(xiàn)在的老師比私塾的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影響責任似乎要輕一些但是其實一個好老師對于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孩子不會忘記一個好老師對他的影響,做一名老師要教育孩子的不僅僅是這一學科的知識,更是如何去做人。
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育人的工作。我們會忘記哪個老師在那堂課上交給了我們什么樣的知識,但我們很難忘記這個老師人格魅力為人處世的方式,我覺得這才最重要的。
在學校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家長,會說,“老師,我實在是管不了了,請你一定要多管管他。”就像電影里面的那位家長說的,這真的是我經(jīng)常會遇到的情況但其實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的作用確實比學校的作用要大。有一個公式5+2=0,如果沒有好的家庭教育,5天的學校教育與2天的家庭教育加起來等于沒有效果。
所以家長與學校要多多溝通,攜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前進,才能夠共同為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生活成長環(huán)境。
但是我們在這種體制下,沒有辦法,成績不夠高就有可能會被淘汰,我們目前只能去遵守這種規(guī)則。只是孩子們壓力已經(jīng)挺大了,我們作為家長,作為老師就多關(guān)注一下孩子的內(nèi)心,聽一聽他們的想法,跟他們真誠的溝通。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11
上周,教師組織我們班的同學在課上一齊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影片十分精彩,既詼諧搞笑,又發(fā)人深省,具有十分大的教育意義。其中也不乏引人落淚、讓人感動得泣涕漣漣的畫面,看著那些孩子在父母的誤解和呵斥下從原先的好孩子漸漸變成無惡不作的壞孩子,我不禁為他們捏一把汗,更惋惜他們竟會變成這般摸樣,心中的痛惜和遺憾難以言表,感觸油然而發(fā)。
影片是用杰利的口吻進行敘述的。在影片的開頭伊始,屏幕上就出現(xiàn)幾個問句:“你最終一次稱贊別人是幾時?你最終一次被別人稱贊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看到這么幾行字,我已經(jīng)進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確實是像影片中的孩子們一樣,不管做得多好,大人們永遠都嫌不夠,從來沒有給過我鼓勵和贊美的話。我們的提高的不到肯定和贊揚,久而久之,我就覺得再怎樣努力也沒有用,又沒有人會肯定我獎勵我的提高。由此,我明白了稱贊的力量是有多強大。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確實如此,語言就是一把無形的雙刃劍,要是你給別人的是贊美、肯定、鼓勵的話語,這把“劍”就是一把祛除聽的人心里自卑、膽怯、自責等阻礙提高有損害身心健康的毒瘤的利劍;要是你對別人說的是貶低、訓斥、責罵的話語,這把“劍”就是刺殺對方,把對方的心割裂的支離破碎、涂了劇毒的魔劍。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不是啞巴,都要用語言和周圍形形色色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怎樣運用語言,以到達自我想要的效果,就成為了我們必須學會的一門學問。每個人,總是有自我的尊嚴和人格的,所以人人都期望有人能肯定他們,給予他們必須的贊美和鼓勵。僅有這樣,他們才覺得活著有意義,有價值。所以,我們要學會經(jīng)常贊美別人,事物都有好的和壞的兩面,我們不要總是把目光定格在別人的缺點上頭,而是應當用肯定的目光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并加以肯定和贊揚。這樣,被稱贊的人就會覺得自我其實是被人在乎和關(guān)心的,自我所付出的被人肯定了,再怎樣辛苦、再怎樣受委屈都是值得的了。并且,還會改變他們對世界和人心善惡的看法。
贊美甚至在必須程度上挽救了很多差點就走上不歸之路的人,這個說法一點也不夸張。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失去了父母,成為了孤兒。因為沒有人照顧,他穿得破破爛爛、又臟又臭,所有的教師和同學都厭惡他、唾棄他、遠離他、恥笑他。起初,他只是感到很孤獨很悲痛,漸漸地,同學和教師對他的恥笑和侮辱越來越變本加厲。異常是教師,就算他做的作業(yè)再好,也從來不給他應得的分數(shù),還故意挑毛病。于是他再也忍受不住了,決定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在學校的飲用水里下毒,把那些侮辱過他的人都毒死。就在圣誕節(jié)即將來臨的前一周,他們班來了一個漂亮的女教師。學校的慣例是每個圣誕節(jié)前夜學生都要給教師送禮物,并且教師要在全班同學面前把禮物拆開。他為難了,家里一無所有,教師的禮物怎樣辦?于是他決定還是把之前被其他教師厭惡的拒絕的禮物拿出來送給這個教師。平安夜那晚,他膽怯地把禮物交給了教師,等待著不堪入耳的嘲笑。教師慢慢地把禮物打開,里面是一瓶用了一半的香水和一個有裂紋的假玉石手鐲。
教師看到這些并沒有半點嫌棄,拿起手鐲戴在手上,并且把香水灑在空氣中,深吸一口氣說:“真香!多好哇!多謝這位同學這么精美的禮物!”這時候,他的眼淚奪眶而出,心里面那個邪惡的念頭一瞬間蕩然無存。之后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埋頭苦讀,最終成為了一個鼎鼎有名的科學家。在多年以后,這位女教師收到一封信,上頭僅有一句話:“是你的贊美拯救了我即將枯竭和已經(jīng)扭曲了的心靈!”是啊,不管是從這個故事還是這部影片,我們都能夠看到贊美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它們是我們懂得了要多贊美別人,而不是對別人的優(yōu)點和提高視而不見,而對缺點和不足就吹毛求疵。我想,再過幾年,我即將初為人師,一向以來我總以為不能過多的稱贊別人,異常是那些年少氣盛的孩子、學生。因為我總認為,要是贊美了他們,就會助長他們的驕傲和盛氣,下次他們就會沾沾自喜,驕傲自大。僅有不斷的厲聲教導他們,鞭策他們,才會讓他們有更大更多的提高。此刻看來,我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還好及時看了這部教育意義重大的影片,不然我就要成為毀壞祖國棟梁的千古罪人了。
影片另一個發(fā)人省醒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問題。此刻,很多父母都唉聲嘆氣訴說他們的孩子怎樣怎樣不懂事、如何如何叛逆、不聽話、難管教、愛頂嘴等等。異常是此刻所謂的90后,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言行舉止都與以老一輩的人大有不一樣,沒有人能猜得出他們的心思,更不明白他們下一秒會有什么驚天動的的舉動。我也是出生在90年代,是一個典型的90后,我們不一樣于老一輩的人,我們愛幻想,有自我的夢想,有自我的個性和獨特的想法,不會因為懼怕失敗而停滯不前,敢愛敢恨、敢闖敢當、講義氣、膽大心細。可是這些在大人眼里看來,都是一無是處,不切實際,瞎折騰。于是,他們批評我們,處處對我們將加以管束。我們反抗不了,僅有聽之任之,漸漸地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和他們說話,就是迫不得已的說話的時候也是簡單的“嗯、哦、啊”。
久而久之,兩代人之間筑起的心墻越來越高,彼此的心都被封堵在密不透風的心墻里,沒有任何溝通和交流,彼此的聯(lián)絡(luò)也只靠赤裸裸的血緣關(guān)系來維系。其實大人們何嘗懂得我們其實是很渴望和他們心平氣和的交流的,可是他們永遠只會自我說,自我爽,一說就是一大堆,不管我們聽沒聽進去,更不容我們發(fā)表只言片語。這種僅有一方在絮絮叨叨地說,一方默默無聲的聽的,怎樣能溝通呢?所謂“溝通”,就是要良兩方勾連,才能夠到達通的目的。所以,我們要想在和父母之間的這道鴻溝之間搭起一座橋,就要鼓起勇氣耐心地跟他們說明白這個道理,把自我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同樣,我們對待一切人也需要用溝通去了解對方,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委婉地表達自我內(nèi)心的想法,讓對方容易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忍氣吞聲,默不出聲,心中的壓抑太久,一旦有朝一日爆發(fā),后果可能就沒那么簡單了。
此外,影片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教育意義更大的啟示。那就是家的定義。很多大人以為,只要自我拼命工作賺錢,給孩子們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就是愛他們,就是盡到了做父母的職責。其實不然,“養(yǎng)不教,父之過”做父母的不能整天只顧著賺錢,而忽略了對孩子們的關(guān)注和教導。其實很多孩子心里所謂的幸福溫馨的家,并不是家財萬貫的富足。而是父母親的陪伴和鼓勵,只要有父母的問候和關(guān)懷,就算吃的是糟糠,穿的是粗布,他們也會覺得內(nèi)心充實、溫暖,感受到家的濃濃親情。這才是孩子們對家的定義。
另外,給我感觸很深的還有成才父子之間這一悲喜交加的故事。影片中成才的父親在臨死前才覺悟出:“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僅有不會教的父母”從成才父子身上的故事,我領(lǐng)悟了許多道理。成才的父親之所以要在付出了生命這么慘痛的代價之后才讓成才“浪子回頭”明白他望子成龍的懇切心愿,不是因為他不愛成才,而是因為他太愛成才。愛子心切,卻不懂得怎樣去愛。只懂得“打是親,罵是愛”這種教育方法。從小就讓成才在拳打腳踢中成長,所以才導致了成才在學校里對教師和同學暴力相向、拳腳相加。這讓我醒悟,我們不單是要愛自我的親人,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去愛他們,用怎樣的方式去愛他們,怎樣表達我們的愛,讓他們領(lǐng)會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殷切的期望。愛一個人的方式其實比愛還是不愛一個人更重要。不愛一個人,也許給他的只是短暫的痛苦和失意,可是愛一個人,要是不懂愛的方式,不懂怎樣表達愛,也許會讓他產(chǎn)生誤解、弄巧成拙。
影片在成才贏得比賽冠軍和楊學謙父子冰釋前嫌、重歸于好并達成默契的完美結(jié)局中結(jié)束了。可是留給我們的啟迪卻永遠沒有止盡。以上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悟,我明白影片還有很多東西等待我去領(lǐng)悟呢!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12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兩個家庭。第一個家庭是成才和他的爸爸,成才爸爸因為自己沒有出息,希望孩子不要重蹈他的覆轍,對成才采取暴力教育的方式,跟孩子的矛盾很深。成才爸爸想對成才表達自己的愛,因缺乏了解,不被成才接受。最后,成才爸爸為救成才失去了生命。第二個家庭,杰利和學謙生活比較富有。他們的父母經(jīng)常忙于工作,對他們的了解很少。他們只會批評自己孩子,在他們的眼里看到的只是孩子的缺點,看不到他們的優(yōu)點。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贊美,不斷努力,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指責。在學校又受到老師的鞭刑,走上了不歸路。最后爸爸向別人下跪,才使他們回頭。
成才爸爸躺在病床上說:”我從小被打到大,從來沒有人關(guān)心我,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去愛一個人。”他臨終才有所覺悟,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現(xiàn)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而放棄了工作,接送孩子上下學,上培訓班,其實他們都是為了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將來。
《小孩不笨2》觀后感 篇13
近日看了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覺得很有現(xiàn)實意義,值得我們反思。首先是評價觀念的轉(zhuǎn)變,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地方,就要給他機會讓他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同時應該鼓勵特長發(fā)展,而不是學習成績惟一。電影中的成才喜歡武功被家長認為是不務正業(yè),最后卻走向了世界;楊學謙的博克寫得好不也獲獎了嗎?家長一定要找到孩子的閃光點無限放大,這是教育成功的鑰匙。
第二是家長和老師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父母不要總是嘮叨沒完不管他們的感受,使他們產(chǎn)生逆反.融洽的家庭關(guān)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父母對待孩子的尊重是一股重要力量。孩子渴望家長去看自己的演出這是多么正常的想法呀,可是父母忙于掙錢總是沒有時間,還有什么比讓孩子有信心更重要的事情呢?由于父母沒時間與孩子交流導致對孩子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沒有得到有效的指導,有的孩子學壞了,由于與學校的溝通不主動,孩子出了問題才悔之晚矣。父母要學會愛孩子!
第三是老師一定要找到激勵學生的辦法——賞識,發(fā)現(xiàn)他的進步給他鼓勵,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永遠不要說學生是“爛蘋果”,一句話有可能傷害一個人,影響他的一輩子,這就是老師與其他工作的區(qū)別所在,因此我們感到老師責任的重大與神圣。“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做家長的,做老師的,就是要學會賞識!
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小孩的生活以及成長,如果父母能夠以身作則,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的話,就不會讓孩子容易不將父母的話當話;同理可證,老師當然也是如此。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孩子沒有笨的,是父母跟老師要如何看待孩子與教導他們而已。小孩都有獨特的地方,如同片中一個媽媽,看到小孩考及格邊緣,但是反而是稱贊孩子說他有進步,這是很難能可貴的啊!這樣家庭背景的孩子,我相信會比較健康成長的。有時候父母的背景好與教育程度高,不一定會讓小孩健全地成長,心態(tài)是很重要的。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讓我感觸很深,值得大家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