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15篇)
流浪地球觀后感(1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觀后感1
假期里,我和爸爸踏進電影院,看了號稱中國第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
作為一部科幻片,當然要有震撼的片段和細節啦!這兩樣《流浪地球》都有。再帶上3D眼鏡,那震撼的效果不是我能說的。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正在慢慢的老化,膨脹。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太陽就會爆炸,就會毀滅整個太陽系。為了人類的生存,人類搭建幾千個大型噴射器把地球推出太陽系,飛到遙遠的新家。人類把這項計劃叫做“流浪地球計劃”。在計劃的實行當中,因為漸漸遠離太陽,導致地球地表的溫度達到零下81度。所以人類又建造了溫暖的地下城圖以生存。在這時,男女主角出現了,由于男女主角從小就在地下城長大,沒見過地表長什么樣子,對地表的印象只停留在三歲的時候。所以他們想出去看看地表。當他們出去時,一場災難發生了:當地球接近木星時,由于木星的一些特性,導致地球的噴射器大半出了故障。如果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去的話,會把地球撞碎的!這時無數位科學家們想了無數個辦法,但都無濟于事,而男主角聽到這件事情后,想起了小時候爸爸給他說的話:木星的氣體百分之九十是氫氣,而氫氣是可燃物,于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用地球上的最大的噴射器發射一束激光,用激光使木星的氣體點燃,發生的沖擊波足以讓地球脫離木星的引力。他把這個辦法告訴政府,但是政府卻說有一個科學家提出過這個辦法成功幾率為零。無奈之下他只好拉一些人來秘密潛入噴射器來實行這個計劃。通過不懈的努力,他們成功地把地球拉出來,把這成功幾率為百分之零的計劃實現了。
看完這個電影,我認為:希望是可貴的,有了希望,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我還想說:如果人們再不注意的話,地球上的資源將會用盡。所以,請珍惜身邊的一切資源吧!
流浪地球觀后感2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的酣暢淋漓,家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里,世界末日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后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里面的莫斯,則是里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余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斗,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后那些人的奮斗目標便是保衛自己的家?!读骼说厍颉酚^后感二打開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準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感覺已經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后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流浪地球觀后感3
今年春節,《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燃爆了各大電影院。這部被稱為“中國第一部硬核科幻”的影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急劇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了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這部影片場面宏大,扣人心弦,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當地球無法擺脫木星的巨大引力,即將跌入洛希極限的危急關頭,中國CN171-11救援隊的三名隊員,竭力想要推動巨大的點火撞針,以重啟行星發動機。但他們只有三個人,而撞針卻那么龐大,即使他們把自身的防護服電量耗盡,也無法成功。這時,各個國家的救援隊聞訊趕來,大家齊心協力,一起用勁,終于成功推動撞針??吹竭@一幕,我感到: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其實在生活中,處處都需要團隊精神。比如,前段時間,我們代表學校參加金水區的班級合唱比賽,離了誰都是不行的。在準備參賽的那個月,大家每天都抽出寶貴的學習時間,反復刻苦練習歌曲,而參賽當天,家長們也都來幫忙化妝。比賽的時候,同學們各個精神抖擻,指揮、鼓手、鋼琴伴奏老師……每個人都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果沒有這種團結的精神,不依靠團隊的力量,我們就不會取得全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影片中還有一點讓我感觸很深:當地球面臨解體,人類即將毀滅,各國救援隊都放棄了自救。這時韓朵朵含著眼淚進行全球播報:我們決定選擇希望!希望是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正是這句話,重新鼓起了大家活下去的勇氣。是的,希望是燈塔,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希望是清泉,喚醒心中奮斗的力量;希望是春風,為成功播撒種子;希望是內心深處永不停息的動力源泉,是我們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經歷一些坎坷的事情,會悲傷、會難過。但是只要心中永存希望,永存目標,樂觀面對,就一定能最終走向成功!
流浪地球觀后感4
對于我們來說,希望是什么?希望,是像鉆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這句話,當第一次在電影之中聽到班長”用浮夸的朗誦音調說出時,想必這位優等生也并沒有領悟到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應該僅僅是從教科書上看到的,鸚鵡學舌出來罷了。而作為差生的韓朵朵更是對這段話毫無理解。然而,經歷了無數次的命懸一線的危機場景過后,在懇求全世界的人類點燃木星,拯救即將走向滅亡的地球時,我相信,她對于這段話的理解一定比任何一個所謂的優等生書呆子更加深刻。這是為什么?原因就在于實踐”二字。那些只知道在陰暗的地下城中讀迂腐的教科書,面對木星的死亡威脅束手無策的學生,有誰像她一樣,真正的握住被人工智能‘moss’稱之為零的希望,和救援隊一起撞針,點燃木星?她對于這句話的深刻理解,實至名歸。
我們和韓朵朵一樣,都是14歲的年紀,對于艱深的知識都不能做到完全理解。課上不學習,考試兩行淚”,在這部《流浪地球》中,我看到了僵化的學習方式,只是為了取得高分,忽視了知識的真正內涵。我們應該在實踐中檢驗我們所學的知識,雖說我們不可能通過真正的親臨如地球撞木星這樣的災難來成長,但是,我們通過不斷的社會實踐活動例如深入工廠、田間,幫助困難兒童,為環衛工人獻愛心,義賣等,既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堅定自己的信念,獲得像鉆石一樣寶貴的品質。
為參與社會實踐而生的吉大力旺青葵,在這個寒假,我們驚喜的發現,她已經成長起來,新一屆的青葵志愿者組織了很多社會實踐活動,并且被《新文化報》報道,成為了長春全市學習的助人為樂的典范。他們堅持志愿者的高尚精神,做出力所能及的舉動,用自己的愛心溫暖長春寒冷的冬日,竭盡全力的為大家傳播愛與希望。我們相信,無論是現在安穩的時代還是將來有可能會存在的動亂的流浪地球”時代,志愿者都是鉆石一般閃光的珍寶。在未來,我們相信青葵志愿者一定會像空間站一樣,永遠伴飛我們美麗的吉大力旺校園,成為像鉆石一樣的珍貴希望!
流浪地球觀后感5
影片其實是春節期間觀看的,當時覺得還挺不錯的,國內能夠拍出這樣題材和如此水準的片子,實在難能可貴,今天周末有點空閑時間,簡單寫了下自己的觀影體會。
影片內容不多說了,大家都從這部片子或劉慈欣的小說中了解到了,主要談談片子的投資思路對我們的幾點啟示:
一是敢于嘗試。中國之前一直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出來,市場也一直唱衰,但另一方面物極必反,時代需要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打破這個瓶頸,才能占領新的空間。此時能有勇氣開拍并且讓它上映,我覺得是需要整個制作團隊很大的勇氣和信念感的,敢于承擔風險,并努力嘗試。
二是聚焦差異化。電影出版局為了保護國產片,以往在春節檔都是國產喜劇或古裝劇、時裝劇的'市場,國外的動作大片、科幻大片進不來,總感覺差點什么。這次制作團隊另辟蹊徑,在科幻片這個國內不敢嘗試的區域并且是春節檔的空白點進行了創作,與其他國產作品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給觀眾多了一個新鮮的選擇,并以扎實的作品質量做保障,成功的吸引了眼球,黑馬突圍而出,票房達到46億之多,僅次于《戰狼2》。
三是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往國外的科幻片要么是粗制濫造,爛片一個,要么是大筆燒錢,最后血本無歸。成功的科幻片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有效的平衡,這是投資方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當然如果沒有有效的視覺技術的支撐,科幻片也不能稱作為科幻片了,此片在有限的資金下,對關鍵技術進行了有效投入,如空間站、大型發電基站等場面很真實,保證了片子的技術含量。同時在能夠控制的成本支出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控制,據說片子中的宇航服與同檔期寧浩導演的《瘋狂外星人》宇航服似曾相識,其實是向他們借用的,體現了制作團隊的成本控制意識。
以上這些因素成就了現在的這部片子。
流浪地球觀后感6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一部國產電影刷屏了,很多人贊譽它為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起點,無論是特效還是劇情都堪稱一流。懷著好奇我走進電影院觀賞了這部影片。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影片故事設定在20xx年,講述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太陽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一千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
在流浪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4000多臺行星發動機熄火。雖然在全人類共同努力下發動機恢復了運作,但地球已經突破了洛希極限面臨解體,人類文明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滅頂之災。主人公劉啟提出了“點燃木星”的方案,在其父劉培強的犧牲下最終成功化解了危機。
平心而論,在劇作和制作方面與好萊塢一線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流浪地球》的價值在于:中國終于能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的主題,拍出有自己特色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里對“英雄”這個形象的塑造十分有東方韻味:為保住火石墜下深淵的無名司機;為了救韓子昂喪命的隊員剛子;發現智能機器人“莫斯”叛逃后協助劉培強,不幸犧牲的領航員馬卡洛夫;來自不同國家的救援隊不約而同放棄與親人團聚的最后機會,只為完成一個幾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務……所有人都拼盡全力,生死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愈發清晰。
事實上,通過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這個構思本身就極具浪漫主義,和中華五千年的家國情懷密不可分。影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對聯合政府說出:“沒有人,一切都沒有意義?!闭嬲饬x上的人,是感性兼有理性,是復雜情感的集合,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溫度的,絕非空間站中儲存的DNA圖譜和電子檔案所能替代。因此,當劉培強知道希望渺茫時仍然選擇了犧牲空間站,去搏取那微小的拯救地球的可能,莫斯評價“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奢望?!闭菍φ侩娪白詈玫纳A。
“人類的勇氣和堅毅必將被鐫刻在星空之下?!?/p>
流浪地球觀后感7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欣賞完電影,我不禁贊嘆于這部電影的震撼性。
電影講述了太陽即將滅亡,人們為了不讓地球在太陽滅亡時被摧毀,所以在地球上安裝了幾百個發射器,要去尋找另一個“太陽”。但是地球在靠近木星的時候,卻被木星吸捕過來,一步一步的走向滅亡,為了保護地球,主人公劉啟,妹妹韓朵朵和救援隊一起,經過李一一的指導,最終使地球逃離了木星的魔爪。
經過這次災難,犧牲的人數不勝數:韓子昂為了劉啟和朵朵在零下80多度的溫度下被凍死;馬卡洛夫為了幫助劉培強,自己墜入宇宙;王磊為了讓地球逃離木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最讓我感動的是劉培強,因為地球向木星發射炮彈距離不夠,在這最緊要的關頭,他駕駛著國際空間站的飛船直接撞向木星。這些人為什么要犧牲自己?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著愛,愛我們的家人,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生存的地球,無論付出什么代價,我們都愿意。
電影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情節是韓朵朵在緊急情況下發的情報,其中有一句是“希望,像鉆石一樣珍貴”,難道不是嗎?就算是再危險的情況下,我們也要有希望,希望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芒,帶給人溫暖、力量,同時也給人活下去的動力。如果有一天,世間不再存在希望,那么,所有人都將失去動力,失去那束光芒。
最讓我佩服的是劉慈欣的想象力,他想象出太陽滅亡,地球逃亡,其實這可能就是幾十億年后的地球,沒有人能否定以后這樣的事不會發生。現在恒星模型已經說明了這在幾十億年后會發生,但也許那時人類已經有了逃離的方法。未來的地球是會滅亡,還是能逃出,這是我們無法預料的。
流浪地球觀后感8
“北京市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這句經典的交通安全提示語多次出現在《流浪地球》這部科幻災難電影中。讓我們在被電影劇情感動和為人類拯救地球而加油的時候,給我們帶來了一點點的詼諧幽默和心里安慰。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根據“中國科幻小說之父”劉慈欣大神的中篇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為地球提供適宜人類生活環境的太陽在若干年后急速膨脹,地球危在旦夕,人類即將滅絕,人類前所未有的通力合作,在地球的一側建造了上萬座巨型推進器,并在每個推進器下方深深的地下建造了供人類生活的巨大的城市。人類利用推進器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過程中,遇到了木星引力,即將毀滅時,人類為拯救自己做出最后努力并獲得生機的故事。
這部電影中從始至終都在講述只要團結才能自救,深刻的詮釋了人類團結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人類拯救自己是一個巨大而又漫長的過程,要想讓地球到達“新家園”,人們需要建造一萬多座巨型推進器和一座“領航員”超級空間站;在遇到推進器關閉的時候,幾萬個救援隊同時出動任務重啟推進器;空間站和地球上的人通力合作并作出巨大犧牲斥離木星;最后人們還要經歷漫長的2500年才能結束“流浪地球”計劃,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就算是三十年一代人,那也得需要80多代人才能完成這次任務。
這些數據都是多么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如果地球真的遇到類似劫難的時候,沒準我們真得啟動——“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觀后感9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帶給我很大觸動。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人類面對太陽老化和木星撞擊時所展現出的團結與努力。在那個時代,地面溫度可達到零下80℃。人類只能居住在地下城。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一側安裝了幾萬個大型推進器。在宇宙中,人類還建設了太空監察站,隨時觀察地球的動向。
電影開頭就說,“在此之前,人類不在乎火山的爆發,不在乎一種動物的滅絕,不在乎一場海嘯,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個東西——錢。為了錢,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將碰撞地球,人類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蔽倚睦锵耄簽槭裁粗挥性跒碾y降臨才會團結呢?錢真的那么重要嗎,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拋在腦后嗎?俗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命只有一條呀!這也讓我想起電影《美人魚》中的一句話:“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你有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
世界真的是這樣嗎?只有失去,才會知道珍惜嗎?人類真的全是貪婪、欲望和自私的嗎?不,不是的。
螞蟻就算無比渺小,但所有螞蟻聚集起來,也能啃食掉一頭巨獅?;▋壕退阍偃跣。谢▋和瑫r綻放,也可以組成一幅美麗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團,總會有那么一絲暖流!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匯聚在一起,就可以組成無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團結在一起,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要團結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流浪地球觀后感10
如果有一天,太陽即將熄滅,人類將何去何從?。啃r候,我們害怕黑暗,畏懼一切黑漆漆的東西。甚至連被鎖進一間不透光的小屋,都能成為年幼的孩童心中最恐怖的懲罰。
而當生于光亮,長于光亮,面朝光明的人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太陽——那是被人們視為地球的母親的太陽時,又該怎么辦呢?
答案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經歷多少艱辛,哪怕要用10億代人去完成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完成。那是人類文明的唯一出路,這時的人類,已經無路可逃。
可是,正當人們以為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時候,變故突生。死里逃生的地球,即將毀滅。此時的人類,已經黔驢技窮,無能為力。
電影中的場景是這樣的,驚慌的人們如鬧哄哄的蜜蜂一樣,發瘋似的推擠爭吵、四散而逃,卻又不知往哪兒逃。到處都有人絕望地自殺,幸存的人們,有的聲嘶力竭地哭喊,有的目光迷離地仰面狂笑……支撐在他們心中的那根名叫“希望”的柱子——垮了。
可在,得知地球文明仍抱有一線希望時,勇敢的人們卻又是那么盡力,那么熱情地投入救援,仿佛剛才你見到的頹唐是假象。堅韌不屈的人類,又活過來了——僅僅因為那一絲渺茫的希望的火焰,又燃起來了。
在千萬年的劫難中,人類如同在浩瀚星河中緩緩爬行的螻蟻,一次次面臨被趕盡殺絕的境地,又一次次奇跡般地絕處逢生。堅強,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唯一理由。
孩子們吶,困難來臨時,別再用眼淚來回答。“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讓我們帶著希望的火炬,用勇敢與智慧擁抱未來!
流浪地球觀后感11
有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能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離的創意蕩氣回腸,驚艷無比。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合時還圓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違紀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搖搖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界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
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里的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于這類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致,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信念,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并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整救世界。
直到今天終于有導演做了這樣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棒,給中國的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桿,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里有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后表揚一下片尾的流量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的改動,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判斷,希望能在續集看她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服。在流浪,因為我們終于有了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后感12
地球在流浪,家一直在
極致的殘酷,極致的浪漫,這就是星空的意義。
題記
《流浪地球》是一部口碑很不錯的電影,人民日報都已經連續幾天將它作為(鑒讀)部分了。它觸動了許多人的淚點,讓人們在體驗一種最普通的情感中懂得一種簡單的道理。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很多人覺得很普通啊,沒有什么特殊的感受,我也這樣覺得,但這也正是影片的特殊之處。正因為看著像我們之前看的科幻,所以我們才會覺得沒有特殊的感覺。這說明了中國制作和拍攝科幻電影的實力。這部電影很像好萊塢大片。出了影院,爸爸贊嘆。它是中國版的《星際穿越》,兩個影片內容十分相似,但只是這次是中國人拯救世界。它是中國版的科幻大片,和其他科幻電影相似,但唯一一點不同:它是中國制造。中國制造這個標志是《流浪地球》的家。
流浪地球計劃實行的原因是100年后太陽將會吞噬地球,而其根本原因是人類的毫無節制的破壞、眾多無形的破壞。人們只顧眼前的利益,不顧及后果,地球生態環境越來越脆弱,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所以,電影也只是電影,這種現象在真實世界里發生的概率很小,美好世界,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電影讓我感動的有兩處。一是劉培強中校決定犧牲自己將燃料送到地球上時和劉啟最后一次的對話,這一次,抬頭一定就能看到爸爸,321爸爸來了,可希望走了。二是劉啟、朵朵和李一一處于危險的時候,在懸崖上手只抓著一個木棍??吹蕉涠涞粝氯サ膭ⅲ矈^不顧身,縱身跳下了一片紅海,艱難地抓住妹妹的手,再緊緊的抱住。
此刻,雖然爸爸回來的希望走了,爺爺不在了,但家永遠都在,且哪里都可以是家,因為完成了長輩交給他的任務,有親人在身邊,有親人的地方就是家。
流浪地球,描述了極致的殘酷,也有極致的浪漫。地球在流浪,可家永遠都在。
我原以為家在身后,現在才知道,家,在前面。
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
后記
流浪地球觀后感13
地球是人類、萬物的家園,太陽是人類、萬物的希望,若太陽老化、膨脹,希望隕滅。當一次山火的引發,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個城市的消失。匆匆走過,人們毫不關心。直到這場災難與我們所有人息息相關?!读骼说厍颉酚媱澱介_始……
隨著劉培強中校與劉啟的幾句約定,我們走進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劉啟,韓朵朵等其他人一路運送火石,為避免木星與地球的撞擊、人類的滅絕,而最終利用了木星里特有的“氫氣燃料”與空間站中的30萬噸燃料,一起推離了地球,避免了人類的滅絕。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
讓我深有體會的一段情節,當劉培強中校所在空間站駕駛室的燃料去撞擊引燃木星,犧牲自已為拯救整個地球時,他進行了全球廣播,而劉啟聽聞,立刻要讓王中校松開機器,而劉培強中校不讓,在劉啟一聲聲的閉嘴中叫出了兒子一詞,這讓劉啟再也忍不住哭了出來,一個外表堅強的孩子內心也有脆弱的一面,因父親工作原因,而導致長期沒有父愛的劉啟,多么希望父親能再叫自己一聲兒子呀!劉啟雖然一直處處都表現著自己對父親的不滿,但是在他心靈的最深,多么渴望擁有父愛呀!雖然彼此不在一起,但他們的內心都是牽掛著彼此。
我跟他比起來可幸福的多了。我的爸爸說期末考試考得好,就給我買哈利波特一整套盲盒,這一回考的還行,只有數學不怎么理想,而父親早在知道語文成績前就買下了那套盲盒,一到手,我左看右看激動不已,還要求父親陪我一起玩盲盒呢!可我覺得還是不夠,現在看完這部電影,發現我太不懂事,平常有父親在身邊,可我還覺得爸爸的陪伴不夠,劉啟想要父親陪伴卻少知又少,而我卻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陪伴。我羞愧不已,我應該更加體諒父母,珍惜眼前的生活,去熱愛一切。
看了這部電影,我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愛的方式各有不同,母愛似甘甜的乳汁,而父愛似雄偉的高山,會為孩子遮風擋雨,為孩子撐起一片安寧的天……
流浪地球觀后感14
寒假里,我欣賞了一部中國拍攝的著名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太陽正在逐漸膨脹,其會對太陽系的星球造成極大的危害。人們為了擺脫災難。制定了一套先進的逃脫方案,利用行星發動機遷移地球,遠離太陽系。為此,人們還建造了地下城。使人們能暫時擺脫危險。但由于木星引力過大的原因,行動受到了阻礙,主人公劉啟、韓朵朵和救援隊及在太空中偵察的航天員劉培強開始實施一系列的拯救地球的計劃。
劉慈欣對未來的科學預測都在電影里很好的表現出來,一幕幕場景觸動人心,使我感到身臨其境。電影里最讓我敬佩的人物便是航天員劉培強。他身為一個高級的航天工作者,全心全意為自己的職業而付出在外太空待了十多年。而他又是個稱職的父親,在地球面臨著大危機時,他仍不忘自己的兒子。
與所有地球上的難民,當發現點燃木星而燃料不夠時,他寧愿燃爆自己所掌控的空間站,犧牲自己的生命。不過,結局是美好的。他的生命換來的,是整個地球的美好和人民的幸福。劉培強這種擁有常人的父愛情懷與超人的無私胸懷的英雄氣概,值得我們稱贊。
救援隊們不斷地承受著各種磨難:親人逝世的痛苦,眼看著自己的家園將滅亡的悲傷,給了他們極大的壓力。但是一種神秘的力量促使著他們尋找到生存的可能,那就是希望。希望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它能指引我們找到成功的道路。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我們不能退縮。要勇敢面對,堅信希望,努力實現,這樣我們才會在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遠。
誰也不能肯定未來的生活,劉慈欣所創作的書以及這部電影已經為我們上了豐富的一顆。在科學上,我們還要繼續探索,尋找奧秘。
流浪地球觀后感15
今年寒假,我大半時間都在老家。剛從老家回來的時候,爸爸笑看對我們說:"我們一起去看 電影《流浪地球》吧!這一部是吳京演的,肯定特別好看。"我們高興地連聲說好。
《流浪地球》開始了。只見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需抓緊時間離開地球,去另外尋找生存的 空間,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但這推進器需在兩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達新的家園。
在此期間,人類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簽的人們才能住進去。聯合囯在太空成立了空間站,將此計劃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兩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過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場災難,許多城市的發 動機停止運轉了,在三十多個小時后地球將撞上木星,導致地球自行瓦解。他們的車被臨時征用 為救援隊,和CN7—11救援隊展開了一系列的救援,當人們把全部發動機重啟后,聯合囯和空間站宣 布放棄人類,并插報:在七天之內,可和家人團圓,并進行最后的告別,空間站將會開始火種"計劃,即帶看三億精子卵尋找新的家園。
所有的人類都準備回家團圓了,但是兩位主人公和 CN7—11隊想到了一個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點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動會將地球推離軌道,其中一位主人公韓朵朵向世界動員,叫靠近他們的救援隊盡快趕來幫忙,這么多人的努力以及劉培強 所在空間站的犧牲,地球被推離了木星,地球終于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擔心看主人公的擔心,萬一地球真的被毀了,我們怎么辦?當事情得以解決,地球得救了,我的懸看的心才放下來,才覺得回到現實中 來。
雖然這部電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讓我知道了要對未來做好充足的準備,我們要愛護地球,做只有善沒有惡的人類,就算是真的被放棄了,但是我們只要出一點點力,說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