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動之秋讀后感
騷動之秋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騷動之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是一部放映在商品經濟大潮沖擊下,農村面貌和人際關系的巨大變化的長篇小說。
這部作品給我的第一印象是MarySue(瑪麗蘇)。主人公岳鵬程似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事業愛情雙豐收,抱得美人歸金屋藏嬌。可能的我讀的關于這一時期改革的作品比較少,所以認識不夠,并且去注重情節的發展而不是在情節的帶動下所產生的真實情感。其次,我對那個年代的巨大變化了解的不夠深刻,因而對作品的思想深度體會不深,對文學作品的基本審美觀念——要求作品努力反應生活的真實,創造主動感人的形象,認識不徹底。還有可能與我的生活經歷和生活環境有關,讓我覺得岳鵬程這個人物形象太過理想化,遠離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的確沒有看見哪個干部會愛工作比愛自己的家庭還重要,一天沒有工作就相當于一天沒有吃飯那般難受。
我相信這種對工作的激情和岳鵬程的自信和野心有關。英雄造時勢,時勢成英雄。大桑園就像一個從未亮過相的大舞臺,有著先天的許多還未被開發的優勢,岳鵬程就是一個有著非凡的自信與扎實功底的舞者。在這場舞會,這個舞臺,被這位有著戰略家思維的舞者演繹的十分完美。而這位舞者是接受了很多新思想的新一代舊人。之所以是舊人,是因為還未完全脫離一些舊俗、有缺陷的工作方法。就像上身穿著少數民族特色服裝,腳上蹬一雙擦得锃亮的皮鞋——不得不說,這形成了岳鵬程特有的風格。我們可以嘲笑說是落伍的,會讓人貽笑大方的,是可以向他扔雞蛋。我們也可以說這種風格是符合當時潮流的,是最fashionandwonderful的,因為舞會贏得了滿堂喝彩,舞者贏得了鮮花,掌聲,尊重和自信。這是視覺上和物質上的一場盛宴。雖然過程確實有點顛簸——大人物總是有自己風格的,不管是私人生活方面還是工作方法和態度方面,可結果總是讓人欣慰的。并且我們相信,如果舞者能夠給洗掉衣服上的污漬,再聽取大眾的意見換掉皮鞋穿上該穿的舞鞋——我相信會更完美——或許讀者所期待的正是這種缺憾美。假設十全十美,誰又能保證這不是一部及其瑪麗蘇的.作品呢?
岳鵬程說,為什么人們只為外在的客觀世界的變化歡呼雀躍,而漠視人的主觀世界必然隨之變化的合理性呢?這便是岳鵬程的處事態度、做事方法,即使有外人不能理解的霸道性。如若不是他特有的性格和熱情,也沒有當時巨大的成就。迂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是一個“手段”橫行的年代。“手段”是在一定的規則中,并且出發點是為了人民的利益,這有什么錯?作品中幾乎沒有對岳鵬程家庭經濟情況的直接描述,但我們可以從側面感受到他的家庭是剛從窘迫中逃離出來。從淑貞的窮怕了的描寫到后來的買全自動滾筒洗衣機,一個經歷過風風浪浪,為大桑園創下了無數輝煌、為大桑園帶來數不清的直接經濟效益的岳書記,沒有其他下屬擁有的洋房、別墅,家里沒有添置不太知曉的全自動滾筒洗衣機。我們何嘗又看不出,岳鵬程的付出全部給了他熱愛的大桑園。他稍一動指頭,錢估計到銀屏的下一代也用不完。
或許因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生活在規矩中,規矩像一條無形的電網規范著我們,一不小心碰到還是會付出疼的代價。所以到最后岳鵬程感到自己雖然贏得了身前身后名,卻總感覺缺少點東西,親情在慢慢遠離自己。只期待淑貞的愛能夠慢慢感化那顆奔波已久渴望停靠的頑固的心。
穿著皮鞋跳舞沒什么,不照樣贏得滿堂喝彩,照樣贏得萬千身后美名,總比現在穿著華麗的表演服人模狗樣,嬉笑怒罵,卻暗度陳倉,掛羊頭賣狗肉的冠冕堂皇的現代官員好得多。
時代在進步,官員素質在走下坡路,國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