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1
生是美好的,死亦是美妙的。帶著這份眷戀,我讀完了《天藍色的彼岸》。這是一本感人至深、打動心靈的書,它從生命和死亡的角度,寫出了真、善、美。
天藍色的彼岸是個很遙遠的地方——天堂,那是故人的世界,而此岸就是我們現在。天藍色的彼岸對于我們活著的人來說,那是個多么黑暗的地方,卻不曾知曉那會是多姿多彩的另一個世界。本文主人公是哈里,他因車禍而去了那個天藍色的彼岸,但他很后悔在發生車禍前和姐姐吵了一架,想去道歉,想和爸爸媽媽告別,還想去看看沒有他,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后來,他遇見了一個死了150年名叫阿瑟的幽靈。阿瑟帶著哈里來到人間,完成了哈里未了的心愿。最后,他們一起去了天藍色的彼岸。
哈里是幸運的。他到了天堂后,遇見了一個叫阿瑟的幽靈,阿瑟對去活人世界的路十分了解,便帶著哈里去完成他還沒做的事。
哈里是真誠的。他集中自己所有的思想,用意念控制鉛筆,在白紙上寫字與姐姐交流。他們互吐心聲,互相道歉,表達深深的歉意和無限的愛。
哈里是幸福的。他死后,同學、老師、爸爸、媽媽、姐姐等所有親人都很愛哈里,沒有把哈里忘記,尤其是她的姐姐雅丹,她原諒了哈里車禍前所說的話,并同時也向哈里道歉。
彼岸離我們很遙遠,而此岸卻是美好的。我們小孩子整天快活逍遙,嬉戲玩耍;每天開開心心地去上學,平平安安地回家;放假了,我們又去很多地方玩,這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有些人就在不知不覺中去了另一個世界,那就是——彼岸。彼岸是可怕的嗎?對于我們生的人來說,當然是。但對于英雄舍棄生命,奔赴彼岸,難道不是美好的嗎?大家還曾記得,20xx年10月28日,在湖北荊州的寶塔河邊,15名大學生為了救兩名落水的男孩子,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可是,其中的三名同學不幸被江水吞沒,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本身并不會游泳,但他們卻奮不顧身,舍己為人,這是多么偉大,多么令人欽佩啊!
但是,彼岸也不是我們能掌握的:汶川地震中,玉樹地震中,舟曲泥石流中,多少人來不及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多少人來不及和親人告別,多少人來不及再看世界最后一眼,就都被深深地埋在石塊中,埋在廢墟下。此時的彼岸又是多么痛苦!多少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人生如燈火,生命不復返。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可能重新來過。其實,我覺得不必貪生怕死,死——并沒有什么可怕的。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死了也要做應該做的事。生命是無價的,因此,我們現在更應好好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心里對那些時時刻刻愛著自己,關心自己的人道聲謝謝。就像書上所說的:“在你睡覺前,千萬不要生氣或敵視任何人,否則,你也許會永遠醒不來。”
珍惜生命,珍愛生活,活著——就是最幸福、最快樂的事。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2
《天藍色的彼岸》講述的是一位因車禍去世的小男孩,在幽靈阿瑟的幫助下,重返了人間,與他所珍視的人與事做最后的告別的故事。故事的筆調清新優美,引人深思。無論何時讀起來,都能引發我們對生與死的深刻理解,讓我們對身邊的事物,多一絲理解,多一絲包容。
在這整篇小說中,最讓我動情的有兩個的片段,一個是本書的主人公,那個叫哈利的小男孩回到學校的片段,還有一個則是阿瑟在徘徊一百多年后終于與自己的母親憑借著一顆紐扣相認的片段。
哈利回到學校的片段讓人動容。哪怕你生前與某個人有再深的羈絆,可在你死后,一切總是會改變的,這使我看到了人性殘酷的一面, 可是,轉念一想,他們是真的不懷念哈利嗎?他們是真的遺忘了哈利嗎?不是的,也許我們還沒有經歷過生死離別,可是當我們與好朋友分隔兩地時,你能說你完全不想念他嗎?其實,是一樣的,哈里的同學們總是想念他的,無論是墻后的信件還是為他種下的樹都能體現出同學和老師對他的懷念。有時候我們不能奢求他們永遠銘記你,把你的一切放在最高的位置上,但是,從一些微小的細節中總能體現出他們是愛你的,是想念你的,是懷念你的。或許有時候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就像哈利和他最好的朋友,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不應該把朋友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而應該給予他尊重,尊重他的選擇與判斷。
另一個也在苦苦尋找的男孩阿瑟,是哈利在天堂認識的。他已經離世一百五十多年了,可他還在尋找他素未蒙面的母親。一百五十多年過去了,依舊在尋找。他僅有的信物只是一顆母親身上的紐扣。一百五十多年,他放棄了嗎?沒有。他無時無刻不牽掛,不想見到他的母親,若不是這樣他又怎會在天堂停留了一百五十多年之久。可他又怎會知道他的母親是否還在天堂是否早已了去了呢?這是他對母親深深的依戀啊,一百五十多年,可以忘記多少人,多少事啊,更何況一個素未謀面的女人。可是阿瑟在這漫長的尋找,在這不一定有結果的漩渦中停留了整整一百五十年。他的母親呢?他的母親也許也在尋找著這個只見過一面的兒子吧……幸運的是阿瑟與他的母親最終還是相遇了,這段漫長的等待與尋找終于在天藍色的彼岸結束了,故事也在這里結束了,可關于這個“天藍色的彼岸”人們還會有許多的'遐想。
也許在天藍色的彼岸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或美好或悲傷的故事,也許天藍色的彼岸只不過是個美好的想像……但是他也告訴了我們珍惜當下有多么得重要,畢竟沒有人能預測死亡的到來,沒有人能在死后像哈利一樣完成自己的愿望,不留遺憾的死去。
也許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只是對身邊的人多一絲理解,多一絲包容,直到不留遺憾地死去…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3
這不是一個轟轟烈烈的故事,恰恰相反,它和南京,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地走過,不,應當說是飄過,因為他只是一個靈魂,一個和普通男孩一樣愛玩、淘氣、經常把自我的姐姐給氣得半死的平凡小男孩。故事的發生也是一般人會幻想的,在死后,靈魂飄蕩在世間,將被送去天藍色的彼岸。但哈里——一場車禍中死去的小男孩,為了向身邊的人,那些愛他的人道別而重新回到了這個世界。
習慣性拿四套碗筷的母親,以往不和卻寫下感人哀悼信的同學,在房間里流淚思念他的姐姐.....他看見了、感覺到了他們對他的愛,以往他不明白的愛。
可是他過去在課堂上的座位已經坐上了一位新的轉學生,他的衣櫥被占用了,桌上擺放的第四套餐具被收起來了。他的存在已經成為了回憶。他也幻想過自我的座位海是空著,上頭放置新鮮采摘的白玫瑰.....過去的不會再回來,再怎樣深刻的回憶也終將會隨時間一齊消逝。
“人就像一片樹葉,一片落葉。它死了,但它不是真的死了,因為他又成為了泥土的一部分。”
每個人活在這世界上,都有著自我的使命,因而每個人,每個生命體都具有獨特的魅力。不要眷戀已經失去的東西,哈里亦是如此。他原本以為自我會很介意座位被占一事,但事實上,他沒有。他已經明白那里的一切一切已不屬于他,只屬于生者,所以他最終回到了那張大辦公桌旁,辦理手續,前往天藍色的彼岸。
“天藍色的彼岸”,一個讓人感到很純凈得顏色,就像晴天時的天空,廣闊、深遠,望不到底。在那里會發生什么事情誰也不明白,或許像中國傳說中那樣,喝下孟婆湯,走過奈何橋,將以往的一切,愛過的,恨過的,傷過的,嘆過的,從腦海全部抹去,成為一個新的人,擁有一個新的名字,陌生的卻像之前的父母一樣愛你的雙親,可能還會有一兩個把你氣得想發瘋的兄弟姐妹.....或許在放下心中所有的包袱后,你能夠在天藍色的彼岸中,帶著完美或并不盡如人意的回憶,找一塊你喜歡的地方繼續生活,會衰老,擁有實體,但你失去的卻永遠失去了,也許在以后能夠碰到已經很老的父母親,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甚至還不明白他們怎樣會來到這個地方......
故事的最終一幕就是哈里面帶微笑地踏上彩虹橋,緩慢而堅定地向前邁出自我的步伐,我祝愿他會得到他想要的生活。含淚閉上眼睛,突然發現書中并沒有引人流淚的情節,一切都只如一陣微風拂過,卻讓人對哈里心痛不已,惋惜不已,我也不明白為什么,或許只是因為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平凡得好像隨時會發生一樣,不知不覺便沉溺了,那天藍色的海洋......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4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觸動靈魂的人性寓言。它雖然是一個關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但其中的濃濃親情與愛意卻是最為動人、最為溫暖的……它的作者是艾利克斯·希爾。 “我們走著瞧!我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小男孩哈里在出車禍前對他姐姐所說的,然而現在他真的死去了。 在“那個世界”里,哈里不知道自己得死多長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打發這些時間。他的作業還沒寫完呢,他還掛念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姐姐、老師和同學們,他多希望在他沒有說出那話以前為姐姐做更多的事。他多么希望能對他們說抱歉,對每一個人:他的媽媽、他的爸爸、他的姐姐、他的最好的朋友皮特等再說一次再見。
然而現在哈里在另一個世界,正等著去天藍色的彼岸。他不知道知如何傳達他的心聲,直到他碰上阿瑟――一個已經死了很多年、模樣滑稽的人,他帶著哈里偷偷溜回人間,來向親人和朋友們告別,并向他們表示歉意和愛…… 哈里跟著阿瑟逃過“文書桌”的監視,回到了人間,回到了原來生活的地方。在他來到他以前的學校之前,哈里一直幻想著同學和老師們有多么的想念他,他們會為他戴黑紗,為他保留他原來的座位和儲物柜,但當他走進學校發現根本就不是這樣。他們把他的座位和儲物柜給了一個新來的同學,而他的好朋友皮特跟他的死對頭正玩得起勁,老師跟同學們根本就沒有提到他,小哈里失望極了。
可當他跟著原來的同學走進教室后才發覺,他們用整整一面墻來思念他,“我們的朋友哈里”,甚至連他的死對頭杰菲也寫了一篇文章來表示對他的思念,更讓哈里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為他種下了一棵能活幾百年的橡樹,這不僅感動了小哈里,也感動了阿瑟。 哈里除了跟同學和老師們道別外,他更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要向他的姐姐道歉。于是他告別了阿瑟想家里“飛”去……他看到了悲傷的家人,看到了他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姐姐,以及家里的貓咪阿爾特。當哈里來到姐姐的房間,看到很多以前跟姐姐一起拍的照片,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在姐姐的肩膀上安慰她。同時哈里用意念控制了筆,讓它寫下自己對姐姐的思念與愛“。
再見,媽媽。再見,爸爸。再見,姐姐。我想你們。我愛你們大家。我愛你們所有的人。我非常、非常、非常地愛你們。比我能說出來的還要愛你們。”小哈里在跟家人、朋友一一告別完后,又回到了另一個世界。但他現在已經沒有什么牽掛了,他可以飛去天藍色的彼岸了…… 《天藍色的彼岸》這個溫暖的關于生命和死亡的故事,勾起了人們心中最深沉、最溫柔、最真摯的情感,這本書用它簡單,純樸的道理讓我們懂得:正直、善良和誠實是美德,請去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多說“謝謝”和“請”;要懂得頑強地前行,要勇敢,有錯誤就承認,不要怕說對不起;生氣時不要采取任何行動,千萬不要低估了寬恕的力量…… 作為一本心靈讀物,《天藍色的彼岸》用童話解說死,用童話告訴我們要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更用童話的輕松、溫暖筆調向我們傳達了人性中最溫柔、最真摯的情感。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5
這是一本富于幽默但卻感人至深的書,是關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是對人生、生命的一種敏感、耐心的探討。它就是《天藍色的彼岸》。讀著這一本書,淚水一次次從我眼眶溢出,感動彌漫在心間。
這本書主要講了小男孩哈里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等著去天藍色的彼岸。但是,他卻還有未了的心愿:他還掛念著親人朋友,他還沒向他們告別,向他們表示自己的愛與歉意。于是他在幽靈阿瑟的幫助下偷偷溜回人間,完成了心愿,最后去往天藍色的彼岸……
在感動中懂得友誼
回到人間,哈里發現原來的死黨和他最討厭的小朋友現在成了好朋友,他讀了自己原以為是死敵的作文,才發現原來他一直以為討厭自己的“死敵”其實是喜歡他的,可是雖然遺憾,他卻沒有辦法再告訴那個“死敵”其實自己也不恨他,心里也是喜歡他的。他看見了身后的墻壁,一整面都關于他的墻壁。雖然哈里離他們而去,也許他也會被漸漸忘記,但是他們之間的那份友誼卻是永遠抹不去的。看著看著,我潸然淚下。想到我和好朋友有時有爭執,我卻總不愿先道歉,總是她先來和解,頓時感到無比歉疚。我怎么忘記了平常我開心難過時,總是好朋友陪伴在我身邊?友誼,往往是在黑夜中燃起的一支蠟燭,為你照亮世界。在友誼最真摯的旋律中,我的心靈受到了洗滌。
在感動中懂得親情
“我們走著瞧!我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哈里在出車禍前對姐姐說的話,如今他真的再也不會回來了。哈里發現爸爸媽媽姐姐都是如此難過,他們想念他,姐姐后悔以前對哈里不好,媽媽每天做下午茶都會多放一個杯子給哈里。哈里也很難過,可是因為自己是幽靈的緣故卻沒有辦法告訴自己的家人要他們別傷心。讀著讀著,我淚濕衣襟。想起媽媽讓我復習、默寫的時候,我總是心里很厭煩,大聲喊著“煩死了!知道了!”霎時覺得無比羞愧。其實我一直被爸爸媽媽的愛包圍著。親情是一縷輕柔的陽光,讓我們的心靈充滿溫暖;親情是一個靜靜的港灣,讓遠航的疲乏煙消云散。 我們要好好地對待家人,珍惜他們的愛,付出自己的愛。
在感動中懂得生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擁有,“生”是美好的,但就如文中哈里一樣,活著的時候常常忽略身邊的風景,因為擁有,所以掉以輕心。在死后他才發現,生前還有許多事情沒有做完,才懂得對他人的諒解與寬容,才學會如何去愛與告別。事實上,不管“生”還是“死”,它的美好與可怕都只在于人們對待它的態度。想起在汶川地震中為孩子們撐起一份希望的譚千秋老師,在死亡面前,他沒有絲毫畏懼。而對于活在這世界上的每個人來說,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愛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這才是真正的珍惜生命!
讀完這本憂傷卻又溫暖的書,我的心中波瀾起伏。《天藍色的彼岸》之所以能打動我,是因為,它用一個簡單的故事漸漸讓我們懂得友情、親情和生命是如此的可貴。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6
書中的主人公和我們同樣年紀的哈里,也就是在出門的時候隨口對家人說了一句氣話:“你們走著瞧!我這次算是恨上你們了,我再也不回來了!”結果真成了永別,死神派卡車把他撞了。那是一句無心的、賭氣的話。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從此會遠離他至愛的爸爸媽媽、朝夕相處的姐姐、可愛的同學和朋友們。可現實就是這么殘酷,他走了,永遠地離開了生的世界。
他去了“天國”排隊,去了另一個世界。可是他還有心愿末了,他試圖回到活著的世界。在阿瑟的幫助下,他回到了他的學校、家庭,重新回到了爸爸媽媽、姐姐和朋友們的中間。他用他僅存的力氣和意念向姐姐表達了謙意,向爸爸媽媽表達愛意,向他不舍的朋友們告別……。。那是一段艱難而溫馨的“生命”旅程。最后,他在那輪夕陽的召喚下,了無牽掛地走向“天藍色的彼岸”,成為另一個生命的一部分,重回廣闊的天空。
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被哈里與家人間那份濃濃的親情感動了,他是多么不愿意死,多么不愿離開自己的家啊!“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人的生命如夏秋兩季的過渡一般,如此短暫而脆弱。有人說,人生如燈火,生命不復返。你永遠不會知道你自己什么時候會死,屬于你的那盞燈什么時候會滅。“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哈里看著別人快樂是快樂的,但也不得不承受心中的一份無奈。他懷念風的感覺,那是“幽靈”的體會,活著的人也許根本沒有享受過這自然的提示“你還活著,你有感覺”。也許你有無盡的感激想對親人傾訴,有深深的愛要向他們述說,有許多的歉意要向他們表達。可是你一旦離開了這個世界,什么都來不及了,所有關于你的一切都會消失,而你留給親人朋友的只有無盡的悲痛和惋惜。
可是,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可能重新來過。想起一本科幻小說主人公說過的一句話:“也許正因為凡人的陽壽短,所以才顯得更珍貴美麗。”所有人最大的不同大概正是對于生與死的態度。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實際上對死亡的恐懼并非軟弱,只是人之常情。死亡到底是什么呢?是終結?是虛無?還是永遠的離別?當哈里平靜地走向夕陽下天藍色的生命海洋時,我想他的心中已經沒有黑暗和恐懼了,他的心被愛填滿了。所以,死絕不是終結和虛無,那輪溫暖的夕陽帶給我們光明與希望,哈里永遠活在那些愛他和他愛著的人心里,“你并沒有死!”。
合上書,我的眼前一直晃動著那輪絢麗的夕陽。那余暉即不明亮刺眼,又不漆黑一片,散發著對生命的渴望和愛的溫暖。“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吧,請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的方式珍愛家人、感恩老師同學和朋友,給他們燦爛的笑容和溫暖的問候吧。只要你我的心中有那份愛的牽掛,那輪夕陽就一定會在心中永恒,永遠不會西沉!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7
河流緩緩駛過,成長的腳印深深留下。驀然回首,成長的路上,歲月牽著我的手,一起走過高山,踏過河流……
——題記
風,已停了;月,也明了;夜,已靜了。世間的萬物都已沉睡了
睡夢中,一個美麗的天使來到我的床頭,輕輕地撫摸我的頭發,如水般輕柔的聲音對我說:我送你個行囊,里面裝著一個十字架,你明天就背著這個行囊上路吧,你要在人生的路途上把它裝滿,并把它送到天藍色的彼岸。說完,天使化為一縷輕煙消失了。第二天早上,天剛亮,我滿載自信,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天藍色彼岸的道路。
一路上,藍天白云相伴,綠水青山相擁,不時小鳥問好,花兒招手,好不愜意。我不禁哼起了小曲兒,蹦蹦跳跳起來。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太陽東升西落,我感覺背上十字架也越變越重,現在似乎每前行兩步,十字架就會變重,變大。為此,我不得不放慢了腳步,緩緩前行,漸漸地,步伐有些沉重了。
我拖著酸重的步履,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此時,我心跳加速,我想也許快要不行了。急忙放下行囊,躺在地上,祈禱著:上帝,這個十字架太重了,把它減輕些吧。可是上帝毫無反應。無奈,我只能背起行囊,繼續緩慢前進。
我繼續前行,時間如沙漏一點一滴的流逝了。一個月過去了,背上的十字架已經壓得我喘不過氣,我不得不借助雙手去馱著它。我走得更慢了。剛走幾步,就看見前面有一個很深的坑。我心中一喜,急忙放下行囊,心想這該死的十字架終于找到了它合適的歸宿了,這深坑來得正是時候。就在我即將放手的那一剎那,我看見腳下出現了一行醒目的字:天藍色的彼岸就在不遠處。慌忙中用力拽上行囊。就這樣,我又一次的背上了如磐石般的沉重的行囊。
汗水順著我的臉頰經過我的嘴角,來到了下巴,最后滴答一聲,掉落在了地上,倏忽得被太陽蒸發,消失了。
前方似乎又出現了一個更大的深淵,我馱著十字架走上前去。呀,這么大,我心一緊,急忙放下行囊,蹲下身向深淵的最深處望去,可是,根本看不到底。這可怎么辦,過不去了,就在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似的時,突然行囊中那龐大的十字架露出了它的腳。我眼前一亮,著急忙慌地打開行囊,拖出了龐大的身軀,把它橫跨在深淵的兩端,呀,長度正好。興奮之余,不忘感謝上帝。通過了深淵,收起了十字架,邁著堅定的步伐,前行。就這樣,我不知跨過了多少深淵!
時間緩緩流淌,我離天藍色的彼岸也越來越近了。這時,我打開了我的行囊,里面裝著勇氣和堅定。我立刻感覺著一股力量涌入了我的身體,我又充滿了力量,我第N次背起行囊,大步向前走去。
我不知道前方到底還有多少路要走,我只知道,天藍色的彼岸就在不遠處!
回首身后,那一串歪歪扭扭、深深淺淺的腳印。我驕傲!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8
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
— —題記
其實人人都怕死的,因為死后會孤獨,會使自己身陷于黑暗與恐懼之間。
《天藍色的彼岸》是一個似虛似實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哈里因車禍去了另一個世界,正尋找著通向“天藍色的彼岸”的路,但心中掛念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姐姐,老師和同學,卻無法向他們表達自己的心聲,在另一個世界徘徊著。在這期間,他還見到了與他一樣有未完成的事情的“人”,同樣在另一個世界里尋找著。哈里徘徊在那兒,十分著急,很想和自己的父母告別,向姐姐雅丹道歉等等。那天哈里與一個與他年紀相仿卻死了一百多年的幽靈阿瑟相遇,并成了朋友。阿瑟同樣也有未完成的事情——找到一個衣服上少了個紐扣的夫人,他的媽媽,在那兒徘徊了已有一百多年了。阿瑟帶著哈里偷偷的回到了人間,向親人和朋友告別,并表達歉意與愛。完成了心愿的哈里回到了另一個世界,和已完成心愿的阿瑟一起前往“天藍色的彼岸”,得到了新生。
這個小小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也使我明白了,人死后并非只有孤寂,只有黑暗,同時也不是只有恐懼。在另一個世界里,你會看東西多的東西,就像你還活著一樣。還有那些有未了心愿又友善的啊“人”,永遠是黃昏的另一個世界,還有通向“天藍色的彼岸”的路上那欲落卻落不下的太陽…。在這里同樣有朋友相伴,并非孤獨無助的。
同時,也明白了死并不可怕,就像哈里所說的那樣。但是,如果你活著就不要想著輕生。不然死后會去懷念,去可惜… …就像哈里所想的:“我特別懷念那種感覺。你在風吹在臉上。也想你還活著,根本沒把這當回事。但我真的很想那種感覺。”對呀!我們這些活人根本不會去在乎那種微不足道的事情,只會急急忙忙地干自己的事。或許風吹到了自己,“嗖”的一下,使你熱乎乎的身體變涼了,也只會咒罵那風不該出現。但對于另一個世界的啊“人”們那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很想念那種感覺,哈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本書的根本寓意并如此非,在更深的。
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句話——決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其意簡單為:決不要在你睡覺前,生氣或傷害任何人,特別是那些你所深愛的和深愛你的人,以為你可能在今天晚上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來了… …
所以,活著的人就要好好的享受每一天,就連那輕風拂過你的臉都要好好的去享受一下。并且不要傷害自己深愛和深愛自己的人,不然,以后可能就沒有機會可以道歉和表達你對他們的愛了。
這本書給了我深深地觸動,是一位給了我關于“生命”與“死亡”啟示的老師。最后我想說:“好好享受你的每一天吧。好好的去愛你身邊的人吧。”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9
當我看見這本書名時,就產生了疑惑,“天藍色的彼岸”是什么地方,是怎么樣的呢?等我定睛一看,什么?關于生命與死亡的故事?這讓我疑心重重,但是從封面來看這本書不像是嚇人的書呀,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翻開書,看了一小段,覺得蠻感人的,原來是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希爾寫的啊!怪不得這么能讓人讀得津津有味,令人有很想看下去的欲望,于是,我蠻有興趣地往下看去。
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哈里的8歲男孩,一天由于他和姐姐雅丹吵架,決定騎車出去散心,走時他對姐姐說了這么一句:“‘鴨蛋’如果哪天我死了,你會后悔的!”可姐姐“鴨蛋”說:“哦!我不會的,你放心的去吧!永遠也別再叫我‘鴨蛋’!”看樣子,姐弟倆算恨下了,“砰”的一聲,哈里把門重重地關上了,不過,當他把車騎到十字路口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小哈里被迎面駛來的重卡車給壓死了,就這樣,小哈里死了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小小年紀的哈里早死了幾十年,他去了另一個世界——天國。在那里他遇見了阿澀,哈里和他回到人間去做還沒做完的事,在人間他又碰見了一個名叫斯坦的老幽靈。我先來告訴你哈里沒干完的事吧,他很后悔在死之前說了那句話,于是他就用意念控制鉛筆寫字向他姐姐道歉,然后他就去天藍色的彼岸了,只有在那里,他才會獲得新生,變成另一個人。
讀完這本令人十分感動的小說,讓我悟出很多道理:首先生命是珍貴的,是脆弱的,也是短暫的,一不小心說不定連喝口水也會被嗆死;其次親情是無價的,要好好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時間,無論愛與不愛,下輩子都是不會相見的了;第三、雖然你不在了,但生活還在繼續,地球不可能沒了你就不轉,不要自己總是把自己當做主角、世界的中心,就像哈里他死了,學校里并沒有為他而改變,只有親人們在悼念他,我覺得有時人就像樹一樣,不停地新陳代謝,我來自泥土也歸于泥土,人就像一個匆匆的旅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時間的背影就在黃昏時溜過,就這樣,時間從手掌里逃出了,一天就過完了,時間的聲音極小,只有滴答、滴答的聲響,滴答滴答……這本書讓我陷入沉思,既然時間那么少、那么珍貴,我就應該更抓緊時間、跑贏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讓時間成為自己的手下敗將,雖然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總是能比原來更進一步,但往往這一小步,就會有許多用途,所以,爸爸教我要更加抓緊時間,不得把生命白白浪費。
我想:對!生命是寶貴的,是由分秒組成的,所以,我應該更加抓緊時間、更加快地完成作業。對我來說,速度越來越快,時間就越來越多,時間是從分秒中擠出來的,只有把速度提高了,才能有多余的時間出來做別的事,這正是我最大的缺陷。
天藍色的彼岸讀后感10
初次捧起《天藍色的彼岸》這本書,它柔美的名字及封皮上的純凈的天藍色讓我感受到一種美麗、冷靜、理智與廣闊。我想,或許是一種對美好目標的向往吧。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觸動靈魂的“小書”,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命和死亡的最深刻道理的故事,使我漸漸地愛不釋手。
“我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是小男孩哈里(故事主人公)在出車禍前對他姐姐說的,然而他現在真的死去了。他很惋惜自己的早逝,他的作業還沒寫完呢,他要向幫助過他的每一個人說再見:他的爸爸、他的媽媽、他最好的朋友皮特……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傳遞自己的心聲。現在他處在另一個世界,等著去天藍色的彼岸。終于,他碰上阿瑟(一個已經死了很多年的人),他帶著哈里偷偷溜回人間,告訴哈里怎樣對他的家人說抱歉……
本書最讓人感到溫暖、心動的是,作者巧妙地將情感、現實、童話的色彩和想象融為一體來解說死亡,讓人感受一股愛的力量。這份愛可以是阿瑟在另一個世界里如大海撈針地尋找媽媽的那份執著,可以是哈里用意念給姐姐道歉時的那種專注,還可以是哈里正確理解死亡時的那種智慧……
這份愛也帶給了我許多感觸,讓我明白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絕不要在你怨恨的時候讓太陽下山。這份愛讓我懂得:正直、善良、知足是美德。平日里我有父母的愛陪伴在身邊。特別是當我過生日的時候,蛋糕上五顏六色的蠟燭使我仿佛看到父母平日里對我付出的種種辛苦與努力。許多次我都立下志愿為父母做點事,但還是做得不多。今后的日子里,我會珍惜父母對我的愛,多幫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這份愛讓我懂得,明禮、尊師、感恩是美德。有多少次,青澀膽小的我站在臺上,期盼真誠的鼓勵和贊許的目光,而給予我這些的就是我的老師。從小到大,教我的老師都較為嚴厲。正是因為嚴格,我才有了較大的進步。做事更認真了,但效率有待提高;理解能力增強了,但深度還不夠;心智漸漸成熟起來了,但有許多做人做事、奮發向上的深刻道理還不懂。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加聽從老師正確的引導,我會多說“謝謝”,更好地完成老師分配給我的任務。
這份愛讓我懂得,互助、友愛、寬容是美德。要學會理解別人,善待他人。多做一些給同學分飯、清掃教室等為同學服務的事。這本書給我的最大啟示是要正確對待死亡,珍愛生命。當哈里完成了向自己熟悉的人道歉的心愿、正打算融入天藍色彼岸的那一刻,他迅速擁有了一顆成熟的心智。他希望父母不要再因他的死而難過,因為他一直過得很好,他愛他們。其實這就是對待死亡的正確態度。死不是絕對的終結。如果我們真正熱愛生命,就要珍惜生,不要畏懼死。祝愿每一個敢于正確面對現實并心存感恩的人,他的靈魂都能像哈里一樣進入天藍色的彼岸,體驗更輝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