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愛的教育》的讀后感
關于《愛的教育》的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愛的教育》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愛的教育》的讀后感1
愛,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彌漫在我們四周,卻不被我們所察覺,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讀了《愛的教育》,我更加肯定愛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
《愛的教育》是以一個三年級小學生日記的體裁寫出的。是敘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間,皆離不開一個“愛”字。父愛,母愛,友愛,師生之情……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每月故事——《小抄寫員》了。
《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抄文件。小敘利奧眼看著爸爸早生白發,就想幫爸爸抄寫文件,多賺點錢。可又因為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的幫爸爸抄。就這樣,家里的情況改善了許多,而小敘利奧卻因為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氣,還屢屢責罵他。小敘利奧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秘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愧疚萬分。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感動,感動于小敘利奧的堅強。他雖然出身貧苦,但他不但努力學習,而且還默默為家庭分憂,即使是受到了責罵也默默地忍著,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強!他也曾想過停止抄寫,他深知這樣的下去絕對不行。可是一到十二點,就有一種力量促使著他去做。不做,就像偷拿了家里幾塊錢似的。這股力量是什么?是一種責任感。
“窮人孩子早當家”,敘利奧小小年紀就背起了支撐家庭開支的重擔,是多么難能可貴的事情!而且,他頂著爸爸的責罵去幫爸爸抄寫,更是一種堅強。為了看到爸爸舒展的笑臉,他寧愿自己默默吞下淚水和委屈,如果是我,肯定會和爸爸賭氣不干了。敘利奧的責任感,和那種堅強,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愛,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愛,還是師生之情,愛國之情,都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身邊。愛像是一米陽光,親昵溫柔地撫過你的身體;愛像是一杯清水,時時滋潤你的心窩;愛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野花,需要隨時發現,隨時采摘。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誰在愛,誰就在活著。
關于《愛的教育》的讀后感2
這個寒假,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愛的教育》是著名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每個故事都像小星星一樣照耀著我的心靈,在字里行間,融入了人世間各種各樣的愛,同時,我也被一個個可愛又機靈的同學的行為所打動,讓我懂得一些道理。
我最感動的是《少年愛國者》,一個被賣到戲班子的少年受盡苛虐后找機會逃了出來,他在意大利領事的幫助下,乘上了返鄉的船,并坐在了船上的二等艙中。船上的人們了解了他的身世后十分同情他,有三個外國人和一些闊太太給了少年一些錢。正當他為這些錢而感到高興時,他聽到那三個外國人正在講他的祖國意大利的壞話。于是少年憤怒的將錢扔向了他們,并對他們喊道:“我不要講意大利壞話的人的東西!”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被小男孩的愛國之情感動了,他為了國家,把金幣扔給了他們,這種愛國之情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印象最深的是《勇敢的洛貝諦》,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洛貝蒂,早上上學時,看見一個低年級的小學生離開母親后,在街上奔跑時摔倒。這時,一輛馬車沖他駛過來,洛貝蒂勇敢地跳過去,把那個小孩拖到一邊。小孩得救了,洛貝蒂卻被馬車把腳骨壓碎了。他自己才二年級,還是個孩子,卻毫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多么勇敢的洛貝蒂!想想自己,不要說是救人,就是平時摔破點皮也會哭,和洛貝蒂比起來,真是太難為情了。
這使我想起了校園里的一件事。星期五第二節上課時,一個大學生急著站排,把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撞倒在地,大學生卻跑了,小學生已經起不來了,這時一個四年級的學生跑來,問了他的班級,就背起他進了教學樓。難道我們不像那個四年級學生學習嗎?他的品質多么好呀!
所以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