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靈》觀后感
《閃靈》觀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閃靈》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閃靈》觀后感1
我最近重溫了不少恐怖電影,而《閃靈》是我第一次看,這部七十年代的電影的確讓我吃了一驚。七十年代,電影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終結者》和《星球大戰》,兩者均以視覺效果取勝。而《閃靈》,我覺得是攝影鏡頭和氣氛營造最成功,而且是迄今為止,恐怖電影之中,極少見到能夠把鏡頭和氣氛做得如此出色。我心目中又多了一部經典。
故事原作者史蒂芬·金,我印象最深的是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1408幻影空間》和《危情十日》。我坦白的說,雖然我很喜歡看小說,但這位恐怖大師的文學作品我是一本都沒有看過。唯獨是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才讓我認識到這位大師。
《閃靈》的畫面相當壓抑,有一種逃不出去的壓抑。主要來自于偌大的酒店空間,空空蕩蕩,鏡頭一直讓觀眾融入到這種環境之中,感同身受。從心理上,導演已經牢牢控制住觀眾的情緒。一股如潮涌的血水傾瀉而入的畫面,更是讓這種恐懼升華。相信看過周星馳導演作品《功夫》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一個場面。周星馳去到不正常人研究中心救火云邪神時,經過一道走廊,一股血水狂瀉而出,預示著火云邪神一旦從這里出去將令世間血流成河。而這個場景,我現在才知道是抄自《閃靈》的。原來《功夫》除了向《指環王》《黑客帝國》致敬外,還有一部《閃靈》。
另外,我最喜歡的是這部電影的鏡頭手法。既有追逐時的蒙太奇手法,亦有長鏡頭跟拍,而這些鏡頭是把觀眾帶入緊張氣氛的關鍵。跟拍鏡頭尤其讓我印象深刻,記得男主角去到酒店面試的時候、黑人演員帶著女主角在廚房走了一圈、小孩子騎著車在大廳里轉了幾圈、迷宮樹墻等地方都用了連續跟拍的長鏡頭。在我印象中《冬陰功》和《丁丁歷險記》里的長鏡頭最為深刻,《丁丁歷險記》簡直拍出了一個,真人拍攝是不可能拍出來的復雜鏡頭,中間追逐火爆的一場戲酣暢淋漓,讓觀眾360度全方位跟隨著男主角渡過這驚魂三十秒。這個不間斷的追逐鏡頭絕對是影史上的經典!只要鏡頭沒有斷開,觀眾的心就會一直跟著鏡頭而懸著。這一點,《閃靈》是做得非常好的!
無論是導演的處理手法,還是男演員的表演,都堪稱完美。男主角的表演,我認為是電影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一個眼神動作,一個深藏不露的笑容都能襯托影片的`恐怖氣氛。再加上電影的配樂也相當不錯。
《閃靈》觀后感2
今天夜晚,在寢室里大家一起看了電影《閃靈》,看之后的感覺——震撼
我想我是真的看懂了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雖然這部電影我沒看完,也不想看完,但其接下來的情節我想我能猜個十之八九吧。
在我眼里,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世界上人人都有閃靈,只是閃靈的程度不同而已!像電影中的三個主人公,他們的閃靈程度最后都是很高的,男主人公的閃靈是在生活壓力下不斷被激發出來的!
那么,閃靈究竟是什么?在我看來,閃靈就是是一中基于幻想的自我掙扎。
在影片中,小孩是最先表現出閃靈的人,我們的視線也隨著小孩的閃靈發生著變化,男主人公的閃靈是在生活的壓力下被不斷激發出來的,在噩夢那情節已經快到巔峰了,雖然我們在此之前并沒有看到過他的閃靈景象。前文我說閃靈是精神斗爭,那么電影各主人公的精神斗爭在哪?首先,小孩的精神斗爭在于他不想來到這個酒店,卻不得不這么做,這是他精神斗爭的焦點,由此而引發了一系列閃靈。男主人公的閃靈是在見識了酒店的豪華之后,不想離開,但卻不能制止自己家人離開想法時的一種精神斗爭,當然,他的精神斗爭里還有生活的壓力,還有一種傷害家人和保護家人想法的斗爭,總之,他是電影的焦點。顯然,電影的女主人公也存在強烈的閃靈,這個暫時不做分析…
關于這個電影的分類,我想應該是精神片,而不是鬼片,因為電影中沒有真正的鬼,只有閃靈——一種精神斗爭產生的幻想從而導致的行為。因此,我們看到的也只是別人的精神世界而已,唯一的區別就在于我們聽到恐怖的配樂!
由于社會壓力的普遍性,所以,對于前一個來看管酒店的人,他的閃靈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電影所說的慘劇了吧,用我對閃靈的理解完全可以解釋。
最后,說說為什么我不想看完閃靈。如前文所說,世界上每個人都有閃靈,這部電影有太多源于生活的閃靈現象,所以,它理所當然的具有加深和強化閃靈的作用,所以,為了避免慘劇的發生,我不會看完它。雖然這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內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