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挑戰》觀后感
《極限挑戰》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極限挑戰》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昨天晚上作業完成了,媽媽陪我一起觀看《極限挑戰》,這一期講的是六位嘉賓他們的回憶,他們在上海拍攝,正好有三個人都是在上海讀大學,然后就業在上海,還有一個人兒時來上海參加比賽,其他人也是工作之后經常往返于上海,所以對于上海有著很深的感情。
其中郭京飛和雷佳音還有鄧倫都是在上海戲劇學院畢業,鄧倫本意想帶著大家進入校園回憶一下學生時代的生活是什么樣子?教室,宿舍樓,圖書館,食堂,體育館。結果由于疫情學校沒有開課,大門緊閉,無奈只好作罷,只是和他的母校的校牌合影完成任務。郭京飛和雷佳音畢業之后進入上海話劇團工作,參演了很多話劇,很多劇照至今還掛在他們劇團的觀賞通道兩側,回憶當年,心中無限感慨,時光就這么匆匆的'在這些劇照間溜走,郭京飛一直沉浸在自己的過往云煙里,忘記了完成任務,于是給郭京飛,鄧倫,小岳岳機會組成了倫帶倆組合。他們現在都是當紅的明星,演員,真的是給他們的家鄉增添了榮耀,是他們家鄉的驕傲,他們都是成功的人。背后付出的心酸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媽媽說他們也都有落魄的時期,也有住地下室的遭遇,但是他們有希望,有理想,能忍耐,終于等到他們出頭的那一天。郭京飛也說他們窩囊了二十多年,終于有點成就了,也值了。但是任何人想出頭都是要努力學完他的學業之后在發力,大學是一定要上的,沒有幾個小岳岳這么有機會成名的。今年疫情影響了正常的學業,但是網絡很發達,自己要有自律,控制自己,不能偷懶,不能貪玩,有節制,有計劃的過好每一天。
他們一行人來到了一個場館,里面都是七十年代以后到二十世紀的物件,在我看來都是一些很神奇的東西啊,有一些好像媽媽帶我去博物館看到過,有一些在家里有存放過,其中七八十年代的一些東西,媽媽看到之后很是感慨,都見過,都用過,都是回憶。里面有一部老式電話,需要轉著撥號的黑色電話;有一個大錄音機,需要放磁帶進去的;有一個大暖瓶;有面人,面人現在我們也經常見;有個小青蛙玩具,我也有;還有電子手柄話筒喇叭的樣子,以前馬路上總有人喊話用;還有投沙包,彈玻璃球,踢毽子,拍畫片的游戲,現在很少玩了,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男生經常玩,女生就是跳皮筋,跳房子,玩木頭人和邁步。媽媽說到兒時眉宇間都感覺到了滿滿的回憶的味道。他們也是有的人玩過,有的人沒玩過,他們的年齡段跨度也是很大啊。
從大家的回憶來看,我們國家進步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我們看著這些過往就像歷史一樣,就像電影一樣,從眼前刷刷的刷過。想想我現在的兒時游戲,如果和比我再小一些的朋友估計也不一樣了。我們那時候玩陀螺,電子陀螺,玩樂高拼圖玩具,玩小汽車,現在我也不玩了。但是玩具還在家里的玩具整理箱里,看到他們我也有種穿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