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論》讀后感1000字(實踐論讀后感1000字大學生)
《實踐論》讀后感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于1937年寫成的著作,全書共十七章,主要闡述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實踐的基本觀點,并深入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實踐經驗。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深受啟發,也有些感悟。
第一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毛澤東在本章中指出,實踐是認識的起點和終點,沒有實踐就沒有認識。這一觀點讓我想到了自己學習知識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經驗、總結規律,才能真正掌握知識,并將其應用到生活中。因此,在學習中我們不能只看書本上的知識,更要注重實際操作。
第五章: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毛澤東在這一章中講述了人民內部矛盾的性質和處理方法。他強調要以團結為主題,以斗爭為手段,在斗爭中求團結,在團結中求斗爭。我覺得這個思想非常的實用,不僅可以應用到社會中,也能夠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與他人相處時,要學會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以和為貴。
第九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在這一章中,毛澤東強調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說:“只有在同客觀外界聯系著的實踐中,才能找出那些符合于客觀規律的認識。”這讓我想起了科學家們進行實驗驗證理論的場景。只有通過實踐才能證明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注重實踐,不斷地檢驗和修正自己的認識。
第十五章:改造世界靠自己
在這一章中,毛澤東強調了中國革命必須依靠自己。他說:“任何外援都是附帶條件和代價的。”我深以為然地認為,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自立自強。不能依賴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總之,《實踐論》是一本非常有思想性的著作。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認識到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會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并深刻體會到改造世界靠自己這個道理。我相信,這些思想不僅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生活和工作,也能夠指導我們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