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感想優秀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感想篇一
“厚德博學,強軍興國,精心培養一流的新興人才……”走進校史館,動聽的校歌旋律、悠久的光榮傳統、琳瑯滿目的獎項證書讓該大隊學員斗志昂揚。該大隊通過參觀校史館的活動來激發學員對強國興軍的熱情、幫助學員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和“哈軍工”精神,以此吹響強軍號角。
一張張展板、一段段視頻生動地向學員們展示幾十年來大學走過的光輝歷程。在講解員的講解下,學員們立志要繼承大學優良傳統并有所作為。
“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地了解了我軍的光輝歷史和我校的優良傳統,能作為這里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自豪。”學員曾俊輝在參觀結束后深有感觸地說道。
“墨汁為什么那樣甜,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紅糖更甜。正是因為這中無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無數的革命先輩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難。”在學員隊星火講堂中,主持人唐海龍在臺上慷慨陳詞,仿佛將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場面生動地描繪在觀眾眼前。
為傳承紅色基因,該大隊開展一系列學英模活動。學員通過詩朗誦、情景劇等方式,重溫了“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杰出科學家”林俊德、“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等十位全軍掛像英模的事跡。同時,中隊組織學員以“我身邊的紅色故事”為話題開展強軍故事會。
“那一次,我們重走紅軍挑糧小道,冒雨再上井岡山……”學員馬振起走上講臺介紹一年前去井岡山現地教學的情況。自故事會開始,學員紛紛講述自己親歷、身邊或是家鄉的紅色小故事,一時間在該隊掀起了一陣傳承紅色基因的頭腦風暴。
該大隊通過開展這一系列教育活動,為學員營造出“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力爭擔當強軍重任”的氣氛,使主題教育入腦入心,在學員之間產生良性反應。
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紅色教育實踐活動感想篇二
培訓班的學習安排別開生面,既有深刻的理論學習,又有生動的案例講解,還有實地的參觀學習,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與想像中枯燥的說教大相徑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愉快的學習中了解了更多有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的歷史及其重要性。
理論學習課由西柏坡學創立者、中國西柏坡精神學院副院長、毛澤東特型演員趙新月老師主講。他運用大量豐富而翔實的歷史史料,中間穿插一些革命故事,生動有趣地給我們上了一堂《柏坡明鏡照初心》的理論學習課。他從不忘初心、學富民精神開講,將西柏坡生產運動與實現中國夢聯系起來,詮釋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起奔小康的奮斗目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的最后勝利,首先是具有一切為了人民的犧牲精神,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強有力的支持,才有了140萬輛小推車載著滿滿的物質支援前線,譜寫了一曲“小車推出新中國”的感人詩篇;其次是具有包容的精神,以寬廣的胸懷接納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廣納良言,共商建國大計,使新中國的各項事業得以順利展開;第三是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在危難時刻,運籌帷幄,轉劣勢為優勢,使革命最終走向勝利。
聽完趙新月老師的講座,接著是體驗西柏坡講解員文工團團長、男高音演唱家姚軍老師的激情教學,學唱一曲勝利歌。姚軍老師軍人的氣質,充滿激情地歌唱,使我們肅然起敬,情緒高漲,認真且充滿感情地跟著姚軍老師一首接一首地學唱“太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又見西柏坡”、“在太行山上”、“歌唱二小放牛郎”、“支前民謠”等,最后一首廣為熟知的經典老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把課堂的氣氛帶入高潮。我們不僅學唱了這些歌曲,還認識了支前模范、子弟兵的母親榮冠秀,勇敢機智與敵周旋的放牛娃二小等英雄人物,從歌曲中我們更是深深感受到西柏坡人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崇高而偉大的獻生精神,以及堅定地跟著共產黨走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接下來的現場教學環節,參觀西柏坡紀念館的歷史圖片和資料,領略了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的環境下以雄才大略成功指揮三大戰役的氣魄;參觀廉政建設館,通過圖片影像資料和領袖的經典語錄,學習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以來的各個階段的黨風黨紀建設和廉政建設;觀看紀錄片——《新中國從這里走來》,通過真實影像資料了解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領導土地革命、轉戰西柏坡、在西柏坡指揮三大戰役、召開七屆二中全會、北上“趕考”的情景,切實感受到了西柏坡精神;參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產黨人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人民的無限深情、對事業的執著忠誠;參觀西柏坡國家安全館,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斗爭歷史的了解,深切地感悟到西柏坡精神之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