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后感200字 堂吉訶德讀后感500字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堂吉訶德讀后感200字 堂吉訶德讀后感500字篇一
《堂吉訶德》講述了一個窮苦的沒落貴族,沉迷于騎士小說,裝扮成騎士行俠仗義的故事。這個故事雖令人啼笑皆非但是更多的是深思。
我認為堂吉訶德是可憐的,他受到流行的`騎士小說的毒害,迷上了騎士道,試圖恢復過時的騎士道,行為及其荒唐,效果也極壞,吃盡了苦頭,出夠了洋相,丟夠了臉面。
我認為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他把自己想成騎士;把一匹老馬想成一匹寶馬良駒;把一個放豬的姑娘想成自己的心上人。他向商人挑戰,結果被打的遍體鱗傷,在郊外他和風車大戰,可被摔在地上,接著,他解救了一群罪大惡極的囚犯,卻遭到了囚犯的搶劫。
我認為堂吉訶德也是可敬的,他維護正義,鋤強扶弱,酷愛自由公正,為自己的理想前進。
《堂吉柯德》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讓我看到了當時滿口蛀牙腐敗的社會,讓我看到了騎士小說的荒謬及帶給人們的毒害,還讓我看到了英勇無畏的騎士精神。堂吉柯德不僅僅是
一個名字,更是一種象征。在堂吉柯德身上愚蠢與聰明博學,荒唐和正義善良,無能和勇敢頑強就這樣矛盾地融合在一起。
堂吉訶德讀后感200字 堂吉訶德讀后感500字篇二
你睜開眼——眼中只有,憐憫弱者的哭泣。
你閉上眼——耳中只有,巨獸咆哮的風暴。
這世界需要拯救,需要偉大的堂吉訶德騎士。
這讓我印象深刻的詩句出自于西班牙偉大的作家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堂吉柯德》。它是一部膾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是歐洲長篇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也是我最喜歡閱讀的一本書。
這本書主要描寫的是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堂吉柯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競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弩馬裝扮起來,以其貌不揚的放豬女為意中人,以矮胖的農民桑丘作侍從,三次出發周游全國,去創建扶弱助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和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
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個可笑、可悲、可敬的堂吉訶德。
他可笑,是因為他看風車為巨人,視羊群為軍隊,受封客店,解救囚犯,選村姑娘做心
上人等等這一切荒唐的事情,足以使我們捧腹大笑。
他可悲,是因為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僅憑著信仰的力量不顧自身的渺小而義無反顧地踐行他那理想化的騎士道,他對此是如此的迷戀和執著,如此的不可思議,已完全變成偏執。正如拜倫所說:"《堂吉柯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是使人感到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服壞人是他的唯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
他可敬,是因為他能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一個不屬于騎士的時代"仗劍走天涯"。他敢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來捍衛道德、正義和信仰,即使大多數情況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這種不屈不撓、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實在是令人敬佩。
堂吉訶德的這種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的高貴美好的精神,以及為了追求理想,堅持不懈、勇敢頑強的高尚的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柯德一樣,鍥而不舍,執著勇敢的去實現我們自己的夢想。
堂吉訶德讀后感200字 堂吉訶德讀后感500字篇三
這是我假期里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這本書,讓我走進了一段荒誕而又妙趣橫生的游俠生活。
這本書揭露了騎士文學的荒唐,盡情嘲笑騎士那空虛的理想和可笑的制度,也體現出當時西班牙封建社會不好的氣象,讓讀者真是哭笑不得呀!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英勇”的騎士在駭人的風車奇險中,他做了一件很荒唐的事:堂吉訶德發現了田野里的風車,他立刻回到了騎士小說里,給他的.隨從說了一句:“在征險方面你是外行,他們是巨人,咱們的機會來了。如果你害怕了,就靠邊站,我去同他們展開殊死搏斗。”說完便向他那空虛的夫人禱告了幾句,然后拿上長矛奔了過去。風車那么大,顯得他是那么的小,風一吹,那三十多個風車轉了起來,堂吉訶德哪能經得住,一下子被摔出了十幾里遠,可憐的堂吉訶德,牙被打掉了好幾顆。
還有一次,堂吉訶德與他的隨從正走著,前方一個牧羊人趕著很大一群羊。可是,這堂吉訶德非要說成是兩軍隊在打仗。他就象書中的騎士那樣,思考了一下該去幫哪一隊。然后給他的隨從講了一大堆關于“這兩個軍隊”的故事,比較現實的桑丘·堂吉訶德的隨從竟然相信了。那兩荒唐的人便殺了進去。牧羊人大喊大叫也勸不住他們的瘋狂,牧羊人為了保護他的羊,就用石頭砸那兩“瘋子”,結果打斷了堂吉訶德兩條肋骨。
在堂吉訶德眼里,他所見的一切都是他看的騎士小說里的片斷,他會把自己放在小說里,扮演著小說里的騎士,幻想著自己就是小說里的主人公。結果,一次又一次,自己把自己弄得遍體粼傷。哎!真是自作自受。
最后,堂吉訶德醒悟了,他痛恨騎士小說,是騎士小說給他罩上了無知的陰云。堂際訶德生前瘋瘋癲癲,臨死他意識到了讀那些騎士小說的愚蠢性和危險性。可后悔自己覺悟太遲,沒有時間能讀一些啟迪心靈的書來補救自己了,他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堂吉訶德讀后感200字 堂吉訶德讀后感500字篇四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從古到今,書都與人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從竹簡到奏折,從奏折到線訂書,再到現在的紙制書本。炎黃子孫知識的增長怎能離開書?所以,為了增長知識,我就閱讀了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國名著?? ——《堂吉訶德》。
說這本書是一部名著一點也不夸張,如今這本書已用一百多種文字譯成數百種譯本,廣為流傳。這本書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萬提斯。他是一個命運坎坷的人,但他卻譜寫了不朽著作《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西班牙的拉曼查有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單身吉哈達先生,他整天沉浸在騎士俠義小說里,夢想做一個勇敢的騎士。于是他全副武裝,還給自己取名拉曼查的堂吉訶德,還模仿古代騎士忠誠于貴婦人的傳統做法,物色了鄰村一個擠奶女工做自己的意中人,并給她取名為托博索的杜爾西內婭,可事實上這個擠奶女工與堂吉訶德從未見過面,更不用說相愛了。堂吉訶德第一次想解救放羊孩子,可是卻使放羊孩子的處境舉步維艱。后來他又和桑丘來到許多大風車下,他硬把大風車看成是巨人,結果他連人帶馬都狼狽不堪,后來他又和桑丘遇到了拿他們尋開心的公爵夫婦,他們二人受盡了公爵的殘酷捉弄,幾乎喪命。
堂吉訶德所做的事沒有一件不荒唐,沒有一件不失敗。他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當今社會有人穿著古裝茹毛飲血一樣可笑。他是可笑的、可憐的,也是可悲的。堂吉訶德直到臨終前,才醒悟過來,不許他的親人—唯一的侄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說的人,否則就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啊!堂吉訶德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生前瘋癲,死后留名。
《堂吉訶德》這本書有力地抨擊了西班牙空洞的騎士文學,也不禁讓我思考:如果當今社會爾虞我詐,持強凌弱,那么與樂于助人,行俠仗義的堂吉訶德相比,究竟誰更可笑?
書合上了,心開始思考了……
堂吉訶德讀后感200字 堂吉訶德讀后感500字篇五
初中時讀王小波的作品時讀到過這么一個人物,他不合時宜地騎著劣等的馬匹,拿著長槍,帶著一個仆人,把風車當作巨人挑戰。他正是堂吉訶德。那時候王小波自詡為青銅騎士,我覺得那名號特帥。
及這個學期,才真有興趣拿起這本名著中的名著翻一翻。
如果說《呼嘯山莊》是一本天才的小說,那么《堂吉訶德》就是一本詩人的小說。首先,毫無疑問地,作者塞萬提斯是個偉大的詩人,還帶浪漫派三個字的前綴。要有多雄壯的想象力才能想象出堂吉訶德這樣矛盾鮮明的角色,才可以想象出那樣波瀾壯闊的冒險。堂吉訶德更加是個詩人,他把他的詩的世界生搬硬套地往現實的身上死砸,居然達到了一種感人的悲壯。反對世界往往需要特別大的勇氣,而反對世界有似乎是每一個詩人的宿命。所以我們可以把這本說看作是兩個人對兩個世界的反抗。
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本書寫出來,是為了酸腐的諷刺騎士文學的。《堂吉訶德》一出,中世紀的騎士小說幾乎就絕跡了。把自己反對的反對得如此徹底,這是詩人的里程碑,是個毫無疑問的大成功。
堂吉訶德反對的卻是這個沒有騎士精神的現實。他妄圖用自身的力量,讓人們知道什么是騎士。所以他的瘋狂是基于理智的瘋狂。而他的動力,無外乎就是一種讀者的熱情。就像我們現在的人,看了漫畫動畫要出同人本,要玩cosplay,那種熱情是屬于一種“迷”的,著迷的迷。當然他沒發現的是,他所迷的,是一個前時代的,不合時宜的事物,注定得不到理解。我說他悲壯,就悲壯于他那種不停挑戰,自以為是的精神。每個人看見的現實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他反反復復地挑戰這個不認同的世界,偏題鱗傷,連那些本來看好戲準備嘲弄他一番的人,也忍不住對他同情起來。桑丘一句經典的話語點評了他的主子,“他不是瘋,而是勇敢。”
這本小說,超越了小說的文本極限。它給予人非凡的詩性思考,教我們如何反抗。反抗的結局因人而異,但是每個人都平等地擁有反抗的能力。
《堂吉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