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讀《故鄉》有感3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讀《故鄉》有感300字篇一
魯迅的童年雖豐衣足食,但他只能悲哀地念著“之乎者也”。閏土還能夠去做無窮無盡的新鮮事,看無邊無際的海洋;而魯迅只能看到那“四角的天空”。
沒有了自由,多少財富都是破銅爛鐵。自由才是真正的金子!
可那畢竟是幾十年前的封建社會,離此刻已經有那么漫長而浩瀚的一段歷史。但是,到了此刻的社會,大人們還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地為我們打造一個標準童年:束縛。
我覺得束縛再加上比較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學習,與監獄相比也已經只有毫厘之差了。作為社會未來的新動力,我們的生存狀態難道沒有理由受到關注嗎大人們總是以為吃飽穿暖學習好,就是一個孩子的全部,可這些卻恰恰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忽略的。
我們需要自由,我們要親身經歷,我也要明白許多新鮮事,我們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要逃離束縛!
讀《故鄉》有感300字篇二
《故鄉》是一部很有名的小說集,里面匯集了狂人日記、藥、故鄉、阿q正傳等有名的小說。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魯迅先生。
我想先介紹一下魯迅先生讓大家都認識一下。魯迅,原來的名字叫周樟壽,后改名為樹人,字豫才,是我國現代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從1918年就開始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后來又發表了《孔乙己》等多篇著名小說。
魯迅先生的作品很豐富,以小說為主,他的小說充滿了無數的藝術魅力,他語言表達得很精煉,對生活的'描寫細致入微,刻畫人物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入木三分”。
《故鄉》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一些也包含了對以前我們落后生活的諷刺。這本書以中國人的生活最為貼近,卻意境深幽,外冷內熱。
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吶喊》這個部分了,吶喊中的作品,沒有很豐富華麗的語言,故事內容和情節簡練,卻再簡單中傳遞出強大的語言藝術和震撼力。
《故鄉》這本書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看的,我在其中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寫作方法。但里面的內容剛開始可能不會懂,可是多看幾遍就會自然明白了。
讀《故鄉》有感300字篇三
今天我讀了一篇名叫《故鄉》的文章,看完之后我感受頗深……
這篇文章是由魯迅先生寫的,主要講了魯迅先生在外地生活20年之久后因犯了傷寒而回到故鄉,可人、物的變化卻讓他感到一陣悲涼,特別是小時候與他一起玩的:閏土。
閏土會用胡叉捉猹,還會用斗笠和樹枝抓麻雀,他還見過跳魚兒……閏土心里裝著無窮無盡的魯迅所不知道的新鮮事,因為魯迅只能看到院子里的那個四角的天空。在與閏土的交往過程中,魯迅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足,并從閏土那里學到了許多他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識。
然而,當魯迅先生再次回到故鄉時,看到的卻是另外的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面:"??!那是閏土嗎?他身材雖然增加了一倍,可他先前的紫色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已經都腫得通紅,一點兒也沒有小時候可愛的樣子。"更讓人一驚的是:閏土一見到魯迅,馬上就跪著說"老爺"。
為什么二十年前的那個活潑能干的閏土竟變成了現在這樣唯唯諾諾、奴顏婢膝的形象呢?我想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他們不得不遵從那時的主仆關系;并且在戰爭的侵犯下,人們都過著悲慘的生活,社會也隨之越變越壞,否則閏土怎么會變成這樣呢?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現在的我們生活在當下,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下,沒有社會的階層高低,人人都是平等的,與那時相比我們現在真是太幸福了!
讀《故鄉》有感300字篇四
提起故鄉,在大家心目中一定是個歡樂的地方,但在魯迅先生的小說中,日夜牽掛的故鄉則無比悲涼。
文中的“我”在回故鄉時,發現故鄉則成了幾座蕭索的山村?!拔摇毙r候有個好朋友名叫閏土,兩人那時候無拘無束。
那時候的閏土無拘無束、充滿活力、可愛的質樸少年,二十幾年過后,閏土再次和我見面,兩人就像隔了一座墻。
閏土從前和“我”兄弟相稱,可如今卻稱“我”老爺。閏土有了六個孩子,但他沒什么本事,什么地方都要錢,種出東西去賣,也要捐幾個錢,折了本。閏土在生活的重壓下,已變得衰老和拘謹。他真是個可憐人,因為政府苛稅、多子、饑荒、兵、匪、官、紳都已經把他苦的像個木偶人了。我為閏土而感到可悲,那個輕松而年輕的他不見了,生活折磨著他。
文中還有一個反面人物,便是豆腐西施,專門從平常老百姓家揀點東西,如果主人反對,她便會說盡尖酸刻薄的話,直到氣得別人無話可說。看到這兒,我便捏緊了拳頭,豆腐西施刁鉆又刻薄,從而便讓我感到了故鄉的破敗和凄苦。
這篇小說讓我感觸頗多,我從作者的對比中感受到了憂郁和故鄉巨大的變化,作者又刻畫了豆腐西施這個人物,用她的性格突出了農民們的勞苦,我希望他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
合上這本小說,我仍為那悲涼的故鄉而感到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