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嘯山莊讀書心得字 呼嘯山莊讀書感悟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感悟,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優質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呼嘯山莊讀書心得字 呼嘯山莊讀書感悟篇一
看了書,也看了電影。電影雖然沒有書上的細膩深刻,但是很真實,尤其是那獨特的眼神,仿佛一碰就扎進了我的心里。那是因為瘋狂的愛情的侵蝕,但也是因為愛情背叛和仇恨的無盡折磨造成的。我一直活在回憶的愛里,卻用復仇來面對現實,這種恨永無止境。
“我愛腳下的土地,他頭頂的天空,我觸摸的一切,他說的每一句話,他的所有表情,他的每一個舉動,他的整個人,他擁有的一切。”
這段話是凱瑟琳肖恩在丁太太問她為什么同意埃德加林頓的求婚時的表白。這個看似感人的誓言包含了一切邪惡的來源。凱瑟琳不可逾越的虛榮心給她帶來了報應,也讓她身邊無數無辜的人受苦。這是她的憐憫和恨。
“我人生最大的目的就是他。就算其他的都死了,只要他留下,我就可以繼續活下去;而如果其他的都留下來了,只要他被毀滅了,整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極其陌生的地方,我也就不再像他的一部分了。我對林敦的愛就像森林里的樹葉。我很清楚,冬天換葉子,時間也會換葉子。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就像我腳下不變的石頭。雖然看起來給你的快樂很少,但卻是必須的。”
這是凱瑟琳告訴迪恩夫人她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時的表情。這一次,我們可以相信她的話。這的確是她的真實想法。但為了物質虛榮,她放棄了背叛,只能掙扎著死在自己編織的網中。她死前,希斯克利夫憤怒地責備她:“你為什么欺騙自己的心。你自殺了。痛苦、恥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給予的所有打擊和痛苦都不能把我們分開,但你是出于自己的想法而這樣做的。”他說,“我愛那些傷害我的人——但是那些傷害你的人呢?怎么才能夠愛他?”這導致了他悲劇的發生。只有他的迷戀和堅持才是罪魁禍首。他愛錯了人。他開始承擔自己錯誤的代價,并把它轉嫁給別人。他又窮又可惡。命運使人痛苦,他為了愛情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換來的是一個孤獨的靈魂,一個無人頂禮膜拜的荒野上的苦墳。
只有荒野,田莊,嶙峋的石頭,荒野中飛舞的愛,復雜的依戀,無盡的仇恨。《呼嘯山莊》是愛恨情仇的葬身之地。
呼嘯山莊讀書心得字 呼嘯山莊讀書感悟篇二
“難道愛一個人就要恨嗎?”我讀完《呼嘯山莊》后,常常一個人坐在南湖岸邊反思。每次讀完一本名著,總是懷揣著復雜的情緒糾結了很久。這次也不例外,讀完《呼嘯山莊》后,以前何時,感動、震撼、驚訝、忐忑、困惑……都一下子涌現出了我的心頭。而我整個人感覺就像爆炸了一番,內心同主人公一齊糾結、郁悶、憤恨、愛……
枯草蓬飛,北風呼嘯,山路崎嶇,霧夜降臨了呼嘯山莊。如此安靜,一個與塵世喧囂隔絕的山頭。如此凄涼,一個與陰冷黑暗擁抱的山莊。就這這間富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小屋里,艾米麗?勃朗特用她最尖銳的筆刻畫出了一個刺痛著無數讀者心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個感情和復仇的故事。呼嘯山莊的主人,鄉紳歐肖先生帶回來了一個身份不明的孩子,取名希斯克利夫,他奪取了主人對小主人亨德雷和他的妹妹凱瑟琳的寵愛。主人死后,亨德雷為報復把希斯克利夫貶為奴仆,并百般迫害,但是凱瑟琳跟他親密無間,青梅竹馬。之后,凱瑟琳受外界影響,改而愛上了畫眉田莊的文靜青年埃德加。希斯克利夫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鄉,凱瑟琳已嫁埃德加。希斯克利夫為此進行瘋狂的報復,透過賭博奪走了亨德雷的家財。亨德雷本人酒醉而死,兒子哈里頓成了奴仆。他還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貝拉,進行迫害。
內心痛苦不堪的凱瑟琳在生產中死去。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計使埃德加的女兒小凱瑟琳,嫁給了自己即將死去的兒子小林頓。埃德加和小林頓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終把埃德加家的財產也據為己有。復仇得逞了,但是他無法從對死去的凱瑟琳的戀情中解脫出來,最終不吃不喝苦戀而死。小凱瑟琳和哈里頓繼承了山莊和田莊的產業,兩人最后相愛,去畫眉田莊安了家。
小說在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中表現出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作者極盡筆墨刻畫希斯克利夫的心理和人物形象。希斯克利夫由愛——恨——復仇——人性的復蘇的轉變貫穿整個小說的紅線,又是小說精髓所在。
對于希斯克利夫,我每次讀到他總是會懷有一種復雜的情緒。或是同情,這個被剝奪了人間溫暖的棄兒在實際生活中培養了強烈的愛與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嘗到了人生的殘酷,也教會他懂得忍氣吞聲的屈服無法改變自己受辱的命運。而且就連他最忠實的伙伴凱瑟琳也離他而去,他學會了反抗。或是痛恨,他瘋狂地復仇,不僅僅讓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獨霸了兩家莊園的產業,還讓他們平白無辜的下一代也飽嘗了苦果。或是欣賞,他自始至終都表現出了對凱瑟琳至死不渝的愛實在讓人感動。
其實,小說中的主人公希克斯利夫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并沒有走遠。現代社會在物質利益的扭曲之下,很多人喪失了領略感情的真諦天性。現實中的愛往往因為一點點小事或者矛盾而離心,越走越遠,反而沒有希克斯利夫的“那種執著”(希克斯利夫的執著是固執和扭曲)。經常在電視上或者身邊聽到很多家庭不和睦的故事,今個我要和你離婚,明個你和他分手之類的,往往經不起考驗。因為愛轉化成仇恨的,最終將嘗到仇恨的苦酒。前些天在網上看到因為“小三”殺人的事情,反而沒有希克斯利夫的忠貞。
《呼嘯山莊》透過一個感情杯具,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的事件。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代替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里行間充滿著豐富的想象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呼嘯山莊讀書心得字 呼嘯山莊讀書感悟篇三
呼嘯山莊,我逗比舍友以為是武俠小說,其實跟中國的武俠小說比,這本英國文學名著著實平淡很多,多到沒有絲絲讓你想讀下去的欲望,就像同學說的,這是一部讓人半途而廢到欲罷不能的作品。可是對一本書不能完整的讀下去的那種欲罷不能的不甘卻不斷的驅使著我一頁一頁冷眼旁觀著故事里的人一步步走向深淵的命運。
是的,這是一部充斥著黑暗和墮落的黑色小說,出版后一直受排擠,甚至覺得作者有病才寫出這么變態的小型社會以及主人公之間如此熾烈而又畸形的愛情。但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本書的價值也慢慢的凸顯出來,19世紀的倫敦,如果還寫的出來鳥語花香那倒是真的不正常了。
第一本沒有一口氣想讀完的書,最后還是讀完了。畢竟,看了那么久的故事,看到主人公最悲慘的時候,就此擱置,心里總有惦念。不過對一個大三了還沒正經八百談過戀愛的女生來說,理解里面所描繪的那種刻骨噬心的感情真有點力不從心。
“愛一個人,不是因為他有多優秀,而是因為他更像自己。”這是女主凱瑟琳說的。不是說互補的兩個人才更合適嗎?所以,凱瑟琳沒有嫁給本書的最大boss希斯克利夫。因為當時的希斯克利夫地位太低,而當他足夠和她匹配的時候,她卻早為人婦。但即使這樣,他也不值得可憐,如果知道他以后的所作所為,我甚至覺得他不配得到凱瑟琳的愛!當愛到最后剩下的只有恨,整個世界都會氤氳在一股讓人窒息的空氣里,而希斯克利夫的恨,毀了兩個大家族。
這是第一本男主角讓人深惡痛絕的作品。說他不是人,這肯定不是我說的,這是作者說的,是包括男主自己的所有角色說的。但看到最后,我卻自扇嘴巴地可憐起他來,這個“可憐”我真是用的小心翼翼的,生怕這個人會從書里走出來撕爛我一樣。因為即使最后會讓人可憐,他還是非常有“個性”的走了。結果就是甚至仆人都不敢走進他的尸體。他用最后的他自以為完美的姿態走完了他的一生,而我,就在合上書的那一剎那,突然不恨他了。
人的認知真的很可笑,一個一生光明磊落樂善好施的人,如果最后動了點歪念吞了點善款,便會被人打上壞人的標簽。而一個窮兇極惡打家劫舍的人,最后把他的最后所得捐出來,卻可以給他的晚年貼上美名,這是多么的不公,可明知如此,我們大多數人卻管不住自己的思想,更管不住自己的心。
不知道是否劇透了太多會影響大家的閱讀,但既然提到這本書也免不了說上那么幾句。我萌萌噠舍友說劇透什么的最討厭了,不過這本書說不說劇情都一樣,因為看了簡介估計也猜到了結局(作為一中國游客絕無貶損英國文學之意)。或許是所屬的文化不同,所以理解上缺少了那么點意味。但就文學的角度來說,人物性格形象還是塑造的很成功的,氣氛渲染的也是可圈可點,敘事方式就當時來說也算別具一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呼嘯山莊讀書心得字 呼嘯山莊讀書感悟篇四
《呼嘯山莊》作為一部英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紀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樣,充滿溫文爾雅的貴族氣派,彌漫著浪漫溫馨的莊園氣息,帶著典雅和小資品位,展示著俊男靚女的談清說愛。這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情趣,傳遞著紳士和淑女理應準循的感情原則。象奧斯丁,象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完美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覺得有那么一點乏味。
可是,《呼嘯山莊》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說,它不僅僅超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和欣賞水平,即使在今日,評論家也將它作為蘊藏著無數謎團,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紀經典。
它完全不一樣于十九世紀初的大眾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活力,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于這樣一部作品,能夠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可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后,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活力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于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秘、最激動人心的內核——愛與恨的糾纏反復。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愿死后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感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以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著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后期,卻被評論界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說之所以被不斷爭論的關鍵,就在于男主人公克厲夫的主角定位。這是一個內心陰暗狂野,耍盡手段報復世界的魔鬼。
他從出場就是個被歐肖家收養的,沒有來歷的街邊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后受到凱瑟琳兄長亨得利的長期虐待和壓迫,性格扭曲變態,仇視人類,甚至仇視世界。在他得知深愛的凱瑟琳嫌棄他而選擇嫁給富有貴族林頓后,憤然離家出走,三年后重返呼嘯山莊,開始了邪惡的復仇計劃。最終,他用齷齪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的生活,在這片野風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話來形容克厲夫的人格最為貼切:“克厲夫先生他可是個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瘋了?如果不是,他可是個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