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范文六篇
心得體會是一種產生感想之后寫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種讀書和學習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范文六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篇1
最近公司給大家發了兩本有關華為業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教材,拜讀之后有些感悟。
華為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雖然處于競爭最為激烈的通信領域,卻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全球領先的巨人,在羨慕他的成功之余,也不禁感嘆他"以客戶為中心"的真誠以及不斷進取拼搏精神。通信行業絕對是適者生存的寫照,華為一出生就已經和國際頂尖的跨國公司同臺競爭,但華為公司作為民營企業,沒有國企央企的種種優厚待遇,卻能夠歷經磨難而后生,直至雄踞全球,其中存在著偶然,更充滿了必然。華為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客戶的要求就是華為的要求,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就是這樣不斷滿足客戶的種種需求,進而不斷擴寬發展市場;華為始終有一種危機意識,長期"堅持艱苦奮斗",能夠在榮譽面前不驕不傲,充分認清形勢。這些是值得我們國有企業包括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學習和借鑒的真理。
任正非在書里說了一個觀點很重要,值得每一個創業者和有責任心的人思考。他說:客戶是唯一給我們錢的人,我們要服務好他們。任正非用一個非常簡單的買賣關系,深刻闡明了客戶之于企業的重要作用。但凡懂客戶的價值的企業家,都非常重視客戶的訴求、意見與建議,也有非常之方法從服務、產品等各種形式中展現這樣的重視。
為客戶服務不但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也是一切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企業作為盈利組織,其利潤來源只能是客戶,因此企業的日常工作都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價值創造為核心來開展;而企業一旦偏離了客戶價值創造的發展定位,不管之前曾取得多么輝煌的成就,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只能是被客戶拋棄、被市場遺忘。
對于企業來說應該有一種"從客戶中來,到客戶中去"的認識。客戶的本能就是選擇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的產品,而這個世界上又存在眾多的競爭對手,我們產品不好,服務不好,光靠客戶關系維持,必是死路一條。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我們想要在競爭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進,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復勞動;在監控有效的情況下,縮短流程,減少審批環節;要嚴格確定流程責任制,充分調動中下層必須承擔責任,在職權范圍內正確及時決策。
企業只有真正把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落到實處,凝聚起全公司員工的不懈激情與智慧,以及辛勤勞動,不斷通過優質產品及良好服務來為客戶創造價值及價值增值,才能在與客戶的共同成長中實現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篇2
通過閱讀《以奮斗者為本》一書,使我深有感觸。該書以記錄重要講話、文件內容的形式,逐句逐段地歸類,形成了一本解答華為公司如何快速成長、如何后來居上的讀物。在閱讀過程中,我認識到華為公司對“奮斗者”的重視,它激勵著我也成為一名“奮斗者”,更教會了我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奮斗者”。
在本書的字里行間中,我感受到了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資源會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回想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古老的甲骨文、巧奪天工的古建筑及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無一不是祖先們創造的奇跡,他們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上下求索而又自強不息,這些不朽的精神品質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成為了民族強大的基因。企業也同樣如此,只有具備良好的企業文化,鑄就出強大的“基因”,每個人有相同的信仰,朝著相同的目標,“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拼死相救”,才能保證公司的長久不衰。
書中對“奮斗者”進行了諸多闡述。生活的意義在于創造價值,我們經常通過不斷地努力奮斗創造更多的價值,認為自己是“奮斗者”。加班到深夜、忙到吃不上飯、不知道時針轉到第幾圈,就開始自居自己為“奮斗者”。可是,工作真的全部完善了嗎?工作成果真的滿意了嗎?以前,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會安慰自己,“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現在我認識到,那只是為活在自己世界里找的理由,安慰自己。華為認定的“奮斗者”的必備條件是:刻苦學習、修養狼性、樂于奉獻、創造價值。反思自己,并沒有達到條件。所以,未來唯有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用知識武裝自我,始終保持使命感和危機感,堅持勤奮努力和盡心盡力的工作狀態,成為一名真正的“奮斗者”。
奮斗贏得未來,成果贏得尊重。作為青年,奮斗是該有的姿態,成為一名“奮斗者”是必須的選擇。既然有了方向,我不想再等待,也不想再自我安慰,我要做的事,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篇3
透過《以奮斗者為本》一書的學習,華為的企業管理理念對我啟發很大。
華為公司的目標就是:為客戶服務。為客戶服務,就要為客戶創造價值,只有客戶成功,才有華為的成功。
我們和康源的宗旨,也是滿足客戶需求。那我們就奔著這個目標去努力工作,始終想著客戶、服務于客戶,讓我們的客戶利益最大化,客戶成功了我們才能贏得利益。企業要發展就務必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前提是客戶的價值最大化,只有把好的質量、好的服務、最低的價格讓給客戶,客戶利益大了,你的產品熱銷了,公司才能創造價值。要有好的質量、好的服務、最低的價格就務必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勞動。
員工的價值就應在實干中得以體現,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得以實現。要盡心做事,用心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去工作,創造性的勞動。
管理能產生核心競爭力。集團要發展,務必全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管理更要有所創新。整天無所事事,看不出一點門道、發現不了一點問題,即使跑斷腿也是徒勞的。
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是奮斗,把煤炭洗的白白的對客戶不產生價值,不叫奮斗!
盡力≠盡心盡心做事更重要。
一個人能干的活,就不要用兩個或更多。
減員合崗,減少成本,增創價值。
能用機器的崗位,適當換機器,提高效益,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人員開支,也能增創價值。
鼓勵改革,創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創效率、管理也能創價值。管理中早發現問題,將隱患及早處置,也是創造了價值。創造價值的途徑很多,唯有開動腦筋、挖掘資源。
在種鴨養殖上:育雛育成期--重在成活率、均勻度。
產蛋期考核--產蛋率、死淘率、合格率、料蛋比。
6S檢查也不可忽視。試想在養殖場不進行6S檢查將會怎樣
場長有場長的考核目標,總經理有總經理的考核項目。老板考核總經理、總經理考核到場長、場長考核到員工。層層制定出各級的考核方案、獎懲措施,到時達標兌現、公正公開、多勞多得。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都自覺拼命加苦干。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篇4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這一經營理念的產生與發展,有其客觀的的歷史背景和必然性,時至今日,這一發展理念仍然指導著我們企業的發展,我們堅信: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企業必將越走越遠。
"以客戶為中心”是“奮斗者”必須遵守的職業態度和作風,體現了企業“客戶第一”而非“利益第一”的價值選擇和辯證考量。對內“以奮斗者為本”是對簡單“以員工為本”的跨越,是企業在價格觀和實踐層面對“奮斗者”的褒獎,也是對“奮斗者”職業精神的塑造。
"以客戶為中心”要以加強產品推介、搞好技術指導服務、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提供優質的服務來充分體現這一理念。要牢固樹立“用戶滿意的服務才是合格的服務”的思想,用實踐幫助客戶實現愿望。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前提是客戶的價值最大化,只有把好的質量、好的服務讓給客戶,客戶滿意了,就會抓住客戶,公司才能創造價值。要有好的質量、好的服務就必須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勞動。
總之,只要通過努力,從思想到行動,逐步實現從以我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從注重賣方利益向注重買方需求,從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到把客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理念轉變,就能營造企業與客戶互利雙贏的良好局面。
對內以“奮斗者為本”,不是一套漂亮的或掩耳盜鈴的說辭,而是從制度設計到選人用人、從價值創造到其評價與分配體系等一整套實用、管用的措施與實踐。國有企業在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巨大財富、廣受贊譽的同時,也還存在著各種不能為企業帶來價值創造、或只有低價創造能力的職業現象,這其實就是對“以奮斗者為本的背離”。
以奮斗者為本,就是要以開放的格局、公平競爭的環境和不拘于陳規陋習的改革精神,讓所有的員工在“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這一大環境下公平競爭,就是建立阻止“少數人選少數人”的有效防火墻,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最大化的催化劑。
其一,要明確職責。以企業發展戰略、方向、目標、任務和企業宗旨、愿景、使命為指針,建立一套職責及其考評體系,明確員工個體的發展規劃和方向,這些是奮斗者奮力前行的邏輯起點。如果員工沒有明晰的責權利和目標,導致打亂仗、亂打仗,就是對企業最大的“虧損”和浪費,更是對員工不負責任的表現。大道至簡。
其二,要強化執行力。一打綱領不如一個實際行動。職責再細而不加以落實,或有的落實而有的不落實,或要求別人落實而自己不落實,都會抑制企業發展活力。做得好、做得多,就應該受到獎勵;做得差、做得少,就應該受到處罰。在這方面,一些管理嚴謹的民營企業是學習的榜樣。如果獎或罰得不到落實,就會動搖一些奮斗者的信念,助長慵懶散的行為,釋放員工的闖勁、干勁和企業的競爭力也就無從談起。
其三,建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人們之所以愿意奮斗,除信念、本能和利益等因素之外,還因為有公平公正的環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能通過奮斗贏得幸福、得到社會的認可和褒獎。以奮斗者為本,就要把奮斗者作為企業發展的主體力量,對那些埋頭拉車的孺子牛、任勞任怨的老黃牛倍加呵護、善待善用,不能因其不善、不愿出風頭就認為其無能,就忽視其存在和價值。
其實,在這些“不”的背后,這些品質優秀和人格高尚的奮斗者,才是企業發展的脊梁。要讓這些默默無聞的奮斗者不吃虧,企業就要盡力為奮斗者創造必要的條件,搭好前行的通道、砌好施展才能的臺階,做到善待和教育、管理、監督并重,讓奮斗者在適合自己的舞臺翱翔。
“以客戶為中心”一切換位思考,從客戶的切身利益出發,“以奮斗者為本”員工的價值應該在實干中得以體現,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得以實現。要盡心做事,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去工作,創造性的勞動。兩者相結合,企業才會持久可持續發展。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篇5
書山有路勤為徑。通過閱讀《以奮斗者為本》,加深了我對企業文化和干部政策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學以致用。
牢記使命,勇于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十九大報告主題68個字,打頭便是這8個字。九三也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即為社會提供健康食品,讓每一個九三人都有成就感、歸屬感和幸福感。使命是一種信念,是激勵我們奮進,成就我們未來的決心,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執行。在履行使命時,難免出現各種困難和坎坷,那就需要九三人將“三種精神”化成利劍勇于擔當,勇往直前。只有敢于勝利才會善于勝利。在實際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在不斷改良中前進,用內心之火和精神之火點燃信心。
嚴于律己、嚴以修身。千百年來,自律自省一直都是賢者平天下的鑰匙,我們要對自己的作為有要求,要對自己的思維有要求。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這兩者卻是成就公司長遠發展、長治久安不可或缺的要素。作文吧https://wWw.ZUoWen8.CoM/在實際工作中,或多或少都有分歧和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反思,只有這么做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要善于發現他人的優點,取長補短,揚長避短。作為九三人,不僅只會批評別人,更重要的是會自我批評,只有這樣才能容天、容地、容人,以大局為重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用人唯才、統籌規劃。在世界各大企業中,用人是一項影響公司未來發展的大工程,因此,眾多企業的佼佼者都是以發展戰略為骨,以才能為血進行嚴格選拔。九三集團打造國際大糧商的目標已確立,作為九三青年也應融入大戰略,秉持大胸懷,在未來長足的發展中創新思維、獻力獻策,讓集團的發展理念與世界接軌,優先邁出領跑的一步。
通過讀《以奮斗者為本》,讓我的思想上有了更堅定的認識,時刻記住我的使命,時刻反思自身的不足。讓我們齊心協力動起來,為集團、公司未來的美好宏圖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心得體會篇6
近期,我認真學習了《以奮斗者為本》,作為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書中從創造價值、評價價值、分配價值,以及干部的責任、要求及選用方面做了詳細講述。作為一個基層管理者,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有體會。
一、如何做好基層領頭“狼”
任正非說:“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斗。企業要擴張,必須有這三個要素。”在基層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有敏銳嗅覺,認真學習上級公司文件,正確領會上級公司的政策精神,帶領基層團隊群體圍繞統一的目標不屈不撓、奮不顧身去執行。
華為企業文化的一個特征是,只要有新增長點就不能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就不可能有增長點,一定要追求實事求是、可操作性、可運行性。作為基層管理者,我們在本部門中推行各種政策時,只要方向上與上級公司一致,就可以嘗試推行,在推行過程中再慢慢優化,最終取得基層管理水平的提升。切忌追求完美、瞻前顧后、停滯不前,永遠停留在設想之中。
二、如何吹響“奮斗者”集結號
首先,我們要建立符合實際的基層員工的考核評價體系
基層員工強調做實,強調做實的價值評價,使得做實的人有適合的待遇和地位。基層員工的考核要將勞動成果放在第一位,勞動技能放在第二位。基層員工加工資,主要看價值貢獻,不要把等級過于絕對化。基于價值貢獻,小步快跑,多勞多得。以絕對考核為基礎來調整工資。這樣就是這個評級簡單化,而且量化、公開化,基層員工就看到了希望。
其次,我們要培養有“群體奮斗”的精神基層員工
從生活哲學中我們不難發現:越是從利己的動機從發,越是達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反而越使自己活得更好。
華為市場部有個口號:“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作為基層員工能夠群體奮斗的良好心理素質,別人過得好,我為他高興;別人干的不好,我們幫幫他,這就是群體意識。要通過考核激勵將群體奮斗的精神制度化的鞏固下來。
比如,隨著減員增效的大勢,基層員工人數減少甚多,經常出現發貨高峰期時人員不足的現象。此時當班人員就要發揚“分工不分家”的群體奮斗精神一起完成本班組任務。
通過閱讀“以奮斗者為本”,我學習到很多人力資源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有很多實實在在好用的方法。我想,通過優化基層考核和管理,“以奮斗者為本”吹響集結號,一定會讓基層員工活躍起來,讓基層的奮斗者越來越多,讓奮斗者們成為一個奮斗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