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一
1、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防拐騙模擬演練,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1、情境演練:
區域活動時間,幼兒進行區域活動,陌生人(其他班級的家長)來班級走到任意小朋友面前進行拐騙。
(1)我是新老師,今天我要請你們到外面去抓小蝌蚪,你們去嗎?
(2)我是你媽媽的同事,媽媽請我來接你去她單位。
(3)你們盧老師今天請假,我帶你們到外面去玩,你們去嗎?
(4)小朋友,我請你吃糖,你和我一起到外面去找媽媽。
2、討論:
(1)這個阿姨是誰?你認識她嗎?
(2)不認識的人,我們能跟她走嗎?
(3)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二
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自己走丟,可以找警察幫忙,并告知電話號碼。
2、了解一些走丟求救的方法,學習在不同情況下與家人走失后如何正確的尋求幫助。
3、強化自我保護意識以積極的的心態解決問題。
活動重點:學習在不同情況下與家人走丟后如何正確的尋求幫助。
活動難點:正確分辨應該尋求幫助的人群。
活動準備:小兔兩只,兔媽媽、警察和小孩頭飾若干、ppt、視頻。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講故事:兔媽媽帶領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小兔們很開心,出門時媽媽和小兔子們說了出去要跟著媽媽不能亂跑,到了森林后小兔子邊才蘑菇邊玩沒一會就迷路了。,小兔"驚慌"萬分,又哭又喊。
二、幼兒討論。
師:小朋友,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會怎么做?(幼兒自由討論)
三、播放視頻和ppt,請幼兒觀看。
情景一:馬路上
1、師:如果你和家人在馬路上走丟了,怎么辦?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我們在請別人幫助我們尋找家人時,應當找誰?(警察,陌生人)
2、教師播放圖片,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小結:如果在馬路上走丟了,有三種方法可以解決:
1、在馬路上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
2、還可以請馬路上的交警叔叔幫忙。
3、如果有陌生的叔叔阿姨過來要帶你走,一定要拒絕,因為真心想幫助你的人是會幫你打電話給你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來找你的。
情景二:超市
1、師:如果你和家人在超市走丟了,怎么辦?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師:視頻中誰走丟了?他請了誰幫忙?我們在請別人幫助我們尋找家人時,應當找誰?(超市工作人員,陌生人)。
教師小結:在超市走丟有兩種解決的方法:
2、站在原地等爸爸媽媽來找你。
情景三:小區
1、師:如果是在小區呢?
幼兒自由表述自己的觀點。
2、教師播放圖片,幼兒判斷對錯。
小結:在小區走丟有三種解決方法:
1、如果你認識回家的路,可以選擇自己回家;
2、可以找小區里的門衛伯伯,讓他們打電話給爸爸媽媽,讓大人來領你;
3、站在原地等爸爸媽媽來找你。
四、角色扮演游戲。
(1)教師出示警察和走丟了的小孩頭飾,請一名幼兒演走丟了的小孩。教師和一名幼兒示范。
(2)全體幼兒一起玩角色扮演,一輪游戲結束后角色互換。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三
活動目標:
1、了解眼睛進入異物后的簡單處理方法。
2、知道紅眼病會傳染,教育幼兒不用別人的手帕或用臟水揉、擦眼睛。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能遵守規則玩游戲。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異物"。
活動過程:
1、以情境表演引入。
2、引導幼兒討論。
(1)明明的眼睛怎么啦?(進了灰塵或是沙子)
(2)眼睛進了灰塵或沙子應該怎么辦?
3、討論:眼睛除了進了異物后不舒服外,還有什么時候不舒服?,(得了紅眼病的時候)
(1)得了紅眼病有什么感覺(很難受。眼睛會流淚、怕光,還有輕微的疼痛,眼睛沖血、腫脹、結眼屎等)
(2)得了紅眼病該怎么辦?(因為紅眼病會傳染。得了紅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一起,更不能用別人的手帕、毛巾,或用臟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牽別人的手,不能使用別人的東西等。)
(3)紅眼病的預防。(得了紅眼病要及時治療。)
4、師小結:告訴幼兒要愛清潔、講衛生,嚴格保護自己眼睛。在紅眼病流行的時候,不到公共場所去玩。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四
1、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
2、會用禮貌用語,老師叫到名字說"再見"再禮貌地離園。
3、體驗相互交流的樂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1、一位陌生人由配班教師扮演。
2、零食若干。
3、視頻《不跟陌生人走》
一、情景體驗:陌生人走進班里來接小朋友
1、陌生人:我接xxx和xxx。
這兩名小朋友坐著不動,只是懷疑地看著陌生人。
2、陌生人:我是你們媽媽的同事,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給你們,好嗎?(陌生人拿出幾個包裝漂亮零食)這時。馬宇澤和鄧香貴看到食物后馬上站起來,走向陌生人。又有三四個小朋友也跟著走向陌生人,還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零食。
3、陌生人:還有誰想跟我們一起走?我們還要去玩滑滑梯呢!(又有兩個小朋友站起來、跟隨陌生人往外走。)
(1)教師:(攔住)你們干什么去啊?你們認識她嗎?
幼兒搖搖頭。
(2)教師:這位阿姨,你知道這些小朋友的媽媽叫什么名字嗎?陌生人:不知道。
(3)教師:你知道小朋友們的家住在哪里嗎?陌生人:不知道。
(4)教師:這位阿姨不認識你們的媽媽,不知道你們的家住在哪里,你們還能跟她走嗎?
幼兒:不能(小朋友們紛紛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教師: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媽媽。幼兒:她不認識我的家。幼兒:我媽媽說壞人會把小孩賣掉不讓回家。
(6)教師:阿姨要是給你們糖吃,你跟她走嗎?
幼兒:不走。幼兒: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藥。
(7)教師:阿姨帶你們去玩滑滑梯,你去嗎?
幼兒:不去。
幼兒相互交流: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幼兒:等爸爸媽媽來接。
教師:對!只有等到爸爸媽媽或家里人來接才能走。爸爸媽媽沒來的時候不要著急,要跟老師在一起。如果爸爸媽媽們都來接時,你們也不要著急,要等老師看到你的爸爸媽媽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離開座位去找爸爸媽媽。
4、播放視頻《不跟陌生人走》,進一步鞏固。
5、幼兒模擬體驗離園情景。教師叫到的小朋友才能站起來離開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戲。活動自然結束。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們開展的都是對幼兒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會有危險。所以我們通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結果的確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視頻,事后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騙走,怎么保護自己。
最后老師進行了簡單的小結,也通過舉例的方式告訴我們小朋友如果被壞人騙去后是很危險的,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這一意識的了解。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五
2024.11.6
本班教室
本班幼兒
為了進一步增強家長和老師的安全教育能力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避免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
一、師幼共讀兒童繪本《我不跟你走》。了解故事內容,知道站在原地等,不跟陌生人走。
二、播放有關防拐騙視頻。
三、向幼兒講解應對拐騙的方法。
1.掌握動向。告訴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并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告訴孩子,只有醫生、護士、父母才能接觸他(她)的身體,如果不認識的人這樣做,孩子應盡快躲開。要鼓勵孩子說他遇到的任何事情,要耐心地聽孩子向你訴說他(她)的遭遇。
4.約法三章。父母與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幼兒園、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后,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找。逃出來后,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六
1.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2.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
防拐騙模擬演練,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過程:
1.情境演練:
區域活動時間,幼兒進行區域活動,陌生人(其他班級的家長)來班級走到任意小朋友面前進行拐騙。
(1)我是新老師,今天我要請你們到外面去抓小蝌蚪,你們去嗎?
(2)我是你媽媽的同事,媽媽請我來接你去她單位。
(3)你們盧老師今天請假,我帶你們到外面去玩,你們去嗎?
(4)小朋友,我請你吃糖,你和我一起到外面去找媽媽。
2.討論:
(1)這個阿姨是誰?你認識她嗎?
(2)不認識的人,我們能跟她走嗎?
(3)繪本:《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七
1、通過借故事《好餓的小蛇》》讓幼兒了解狼吞虎咽吃東西的危險性,養成細細嚼慢慢咽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吃東西時專心,不玩鬧的良好進餐習慣。
【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這些食物大家都認識嗎?都有些什么食物呢?
師:你們喜歡這些食物嗎?
師:有一條小蛇也很喜歡這些水果,一起來看看它是怎樣吃東西的?
(二)了解狼吞虎咽的危險性
觀看《好餓的小蛇》視頻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來說說小蛇是怎樣吃東西的?
師:第六天,小蛇扭來扭去散步的時候看見棵紅蘋果樹,它做了什么?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小蛇這樣吃東西安全嗎?
師小結:如果在食用食物時,狼吞虎咽的吃,很容易嗆在食道里,嚴重的會窒息,危害小朋友的生命。
(三)判斷行為
師:小朋友,你們說說看怎樣吃東西才安全呢?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吃東西的行為看看對不對?
圖一:邊走邊狼吞虎咽(叉叉)
圖二:吃東西的時候追逐打鬧(叉叉)
圖三:專心吃飯(勾勾)
圖四:沒有成人的監督下吃果凍(叉叉)
師:為什么圖一、圖二和圖三都是不對的行為呢?
師小結:吃東西的時候要專心、不能打鬧玩笑、要細細嚼慢慢咽、不狼吞虎咽。果凍要用勺子吃,不要吸食同時要有大人在身邊。因為這些食物比較的細小,如果狼吞虎咽的吃容易卡在喉嚨里或者嗆在食道里。
總結安全小兒歌:
小朋友要注意,
吃東西時要專心,
不跑不玩笑,
細細嚼慢慢咽,
安全意識要牢記。
延伸活動:
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品嘗食物,記住要細細嚼慢慢咽。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八
1、懂得去河邊或河里玩耍很危險。
2、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本事。
幼兒用書畫面“危險的河”(一)(二)。
一、教師講述解放軍叔叔搶救落水兒童的故事。
主要資料:有一天,小華在屋前玩耍,他忽然發現遠處的河上游來了兩只鴨子,就跑到河邊去抓鴨子。可是一不細心腳一滑就掉進了河里。河水很深,小華又不會游泳,急忙喊:“救命!”幸虧一位走過的解放軍叔叔看到了,及時救起了小華。大家都說,要不是解放軍叔叔救得及時,小華就會被河水淹死了。
二、請幼兒看幼兒用書(一)、(二)進行觀察讓幼兒討論小華落水的原因,懂得去河邊或河里玩耍是很危險的。
教師:小華為什么會落水?
幼兒:小華到河里去抓鴨子。
幼兒:小華貪玩。
師:落水后會有什么危險?
幼兒:小朋友太小了還不會游泳,會淹死的。
師:小朋友在什么情景下容易落水?
幼兒:在河里游泳。
幼兒:在河邊玩耍。
師小結:小朋友平時要注意不到河邊或橋上去玩耍,在橋上行走時不翻越欄桿,要在大人的陪伴下劃船、游泳,不做危險的動作,防止溺水。
三、幫忙幼兒了解溺水后簡單的急救意識。
師:見到有人落水時,我們小朋友應當怎樣辦?
幼兒:要及時呼救,去喊大人。
師:小朋友年齡小,不會游泳,千萬不要自我下去搶救,否則,自我也會溺水。
教師:要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去游泳,才能去河邊,在河邊或水上玩的時候要遵守規則,不做危險的動作。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九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看木偶表演、討論等活動,讓幼兒學會與成人走失后簡單的自救辦法。
2、 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 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布置一個公園的場景,木偶。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去公園玩》。
2、 提問:
(1)剛才誰去公園玩?后面發生了什么事情?亮亮為什么找不到媽媽?
(2)引導幼兒回憶木偶表演里的情景大膽回答。
3、再次觀看木偶表演,組織幼兒討論:
(1)問:他應該怎么樣做才不會和媽媽走散?亮亮找不到媽媽時應該怎么辦?
(2)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幫助亮亮找到媽媽。
(3)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分析同伴提出的各種設想,看看哪種自救辦法最好。
4、 第三次觀看木偶表演,將幼兒想出的好辦法運用到木偶表演中,讓亮亮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5、提問:
以后我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讓幼兒小議)
小結:教育幼兒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讓幼兒知道自我保護的常識,并經常提醒幼兒不要獨自到離家較遠的地方玩,外出時不要獨自離開成人。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幼兒園防走失安全教案反思篇十
1、 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車時乘坐過程中及下車時的安全常識。
2、教育幼兒要注意安全,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1、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乘汽車的經歷。
2、 汽車圖片。
1、 教師幼兒一起討論我坐過那些汽車?是和誰一起坐的?是怎樣乘坐的?
2、 幼兒看圖講述自己的乘車過程。
3、 教師講述一件案例:有一個小朋友坐在他爸爸的小汽車里,把自己的頭和手都伸到了窗外,手上還拿著槍在打槍,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讓幼兒討論它的`結果。
4、 教師講解我們應該在乘車時要認真地坐在位置上,沒有位置我們應該雙手緊緊地抓住車上的扶手,或者抓住大人的衣服,不讓自己摔跤。坐在摩托車上也要注意安全,兩腳分開,雙手緊緊地抓住大人的衣服,這樣才能比較安全。
5、 教師組織幼兒游戲,“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