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
計劃是一種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有條理的行動方案。通過制定計劃,我們可以更加有條理地進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質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一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作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畫畫。
5、學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地進行手工
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并能運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民間工藝品,節日教室布置,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
二、 教學進度安排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二
(一)行為習慣:
1.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安靜地聽老師和同伴講話。
2.知道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學習注意傾聽。
(二)情感態度:
1.喜歡聽別人說話、唱歌,聽音樂、聽鳥的叫聲等悅耳的聲音。
2.喜歡聽兒歌、故事等文學作品萌發初步的情感活動。
(三)能力發展:
1.能聽懂普通話。
2.傾聽時,能注意別人的表情、口形、動作,辨別語意,理內容。
3.能理解簡單的指令,并按指令做。
(一)行為習慣:
1.愿意用普通話表達。
2.知道不要大聲喊叫,要保護嗓子。
3.知道別人說話不能隨便插嘴,等別人說完了再講
(二)情感態度:
1.愿意向老師、同伴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2.在眾人面前不膽怯,大方地回答問題。
3.在老師的引導下,愿意嘗試與別人說得不一樣。
(三)能力發展:
1.能用普通話進行簡單的表達。
2.能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會用簡短的語言回答。
3.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請求和愿望。
4.能獨立地朗讀兒歌,復述簡短的故事。
(一)行為習慣:初步學習遇事講道理,不喊不叫,不爭不搶。
(二)情感態度:
1.喜歡與老師、同伴之間用語言交流。
2.愿意想辦法解決游戲中的問題,愿意請別人幫助。
(三)能力發展: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與同伴商量游戲。
2.與同伴游戲中,能主動與同伴交流,協商問題。
(一)行為習慣:
1.知道書要一頁一頁輕輕地翻,
2.看完圖書知道要放回原處。
3.養成認真看書的習慣,看完一頁再看下一頁。
4.能安靜地看書、小聲說話,不打擾別人。
5.愛護圖書,不亂丟亂放。
(二)情感態度:
1.喜歡閱讀活動,喜歡聽成人講述和朗讀圖書的內容。
2.聽朗讀、看畫面,在理解內容中產生積極的情感活動,情緒愉悅。
3.在閱讀活動中逐漸產生對文字的認讀興趣。
4.在欣賞漢字的演變中,初步形成對漢字喜愛的情感。
5.在游戲表演活動中快樂吟誦、游戲。
(三)能力發展:
1.能理解圖書畫面地基本大意,能用口語做簡單的表達。
2.知道字可以用來說話,說話可以用字來表示。
3.能借助對圖片畫面的理解,借助已有的經驗,認識常見漢字。
4.在老師的引導下,能找到詩文圖片相對的文字部分,能做到聽朗讀跟讀。
5.能初步理解低幼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意義。
6.在老師的輔導下,有表情地朗讀、表演簡單的文學作品。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三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學期的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思想政治上
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質工作,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服從領導的安排,工作上兢兢業業,愛校如家,對學生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二、基本狀況分析
(一)學生現狀分析:
初二學生已經對教材中的繪畫、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等美術知識有了必須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習上有必須的認識,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在美術的審美鑒賞潛力上都有了必須的提高。對學好本冊教材打好了必須的基礎。但初二的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很不夠,參與獲得的主動性較差。對美術知識的系統不夠明確,知識結構層次不是很健全。
(二)教學資料分析:
本學期擬定十六課時的課程。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以素質教育為基本點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資料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繼承美術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近步與發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時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結構上,以美術形式語言集中劃分單元,淡化不一樣課業之間的區別,在傳授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習得兩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重點資料涉及到中國畫的資料,包括工筆畫和寫意畫的創作等繪畫創作知識。設計主要是以書籍的設計和標志設計的平面設計和立體構成等方面的設計知識。
三、工作目標
1、透過欣賞,學生能掌握中國工藝美術的基本知識;了解不一樣時期中國工藝的發展和審美演變;了解陶器、青銅器、漆器和此前的發展歷程、造型特征、裝飾風格及文化內涵。透過探究,學生能了解中國工藝美術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風格。
2、了解中國畫的`分類、常用工具及所包含的情感,能創作出簡單的工筆畫和寫意畫,在創作過程中體會傳統中國畫的魅力,增強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及職責感。
3、探求蘇州園林的精、巧、靈、雅、意、美,了解江南園林和私家園林的特質和江南園林的發生、發展。比較江南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的差異。江南園林典型特質的構成原因和江南園林中各種建筑、審美、文化元素的組成。體會園林中題詠、匾額、楹聯等文化元素的精神資料。
4、了解書籍設計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書籍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規劃、包括的資料以及美化的方法。初步學會招貼畫的構成、基本創作方法及創意。感受生活,了解圖形符號傳遞信息的方式、學會從實用美觀的視角出發,構思、設計創意獨特的校園環境標志、班級課程表、日歷等,提升校園文化。
5、透過欣賞外國歷史畫、宗教畫,了解歷史畫的創作題材。引導學生透過欣賞、感受、分析與討論,提高鑒賞歷史畫、宗教畫的潛力。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1、根據對初二學生的狀況分析再加上初二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2、在課堂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把自我所學的知識盡心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到必須的基礎知識,掌握美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時也要學會決定美和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潛力。
3、在教學中,我以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意貼近學生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性。
4、學生了解了有關美術的基本狀況后,緊緊把握住教材重點、難點,面向全體學生抓好教學管理,全面開展教學活動。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四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作力,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畫畫。
5、學習運用各種工具材料大膽地進行手工活動,對手工活動感興趣,并能運用自己制作的玩具、手工作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民間工藝品,節日教室布置,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
7、教學由淺入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變化。
二、活動名稱
1、棒棒糖
教學目標:認知各種線條,練習線條的畫法,展開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線條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水彩筆、畫紙。
2、毛毛蟲
教學目標:欣賞名畫,冷暖色的認知與運用。教學準備:水彩筆、畫紙。
4、美麗的彩虹
教學目標:介紹色彩中的基本知識相似色,增強色彩知識。教學準備:油畫棒、畫紙。
5、五花八門的樹葉
教學目標: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審美能力,嘗試新的繪畫手法。教學準備:水彩筆、畫紙、樹葉。
6、理想中的城市
教學目標: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自己操作來理解分割,遮擋。教學準備:各種圖形、樓房的圖畫。
7、美麗的窗花(剪貼畫)
教學目標:小手指的靈活,剪刀的運用,美術興趣的培養。教學準備:彩紙、小剪刀、圖畫紙、膠棒。
8、歡樂的動物園
教學目標:常見動物的畫法,粘貼畫練習,美術形式感的培養。教學準備:圖畫紙、油畫棒、各種動物卡紙、膠棒。
9、綻放的梅花
教學目標:嘗試新的美術形式,復習以前學過的色彩知識,觀察兩種顏色的調和于變化。
教學準備:圖畫紙、水粉顏料、吸管。
10、我的幼兒園(創意畫)
教學目標:豐富繪畫的故事情節,讓學生繪畫最熟悉的場面,提高想象能力。
教學準備:示例圖、油畫棒、畫紙。11、美麗的蝴蝶(布貼花)
教學目標:嘗試新的美術表現形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準備:各種顏色的碎布片、畫紙、膠棒。
12、可愛的小兔子
教學目標:手工制作與貼畫結合,練習畫面完整的能力。教學準備:綠色卡紙、膠棒、水彩筆。
13、美麗的太陽花(手工制作)
教學目標: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繪畫與手工相結合。教學準備:一次性紙杯、畫紙、水彩筆。
14、小松鼠
教學目標:練習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會用新的形式表現美術,增強孩子的美術興趣。
教學準備:刮刮畫。
15、小狐貍(折紙)
教學目標:培養動手能力,想象力,繪畫能力。教學準備:折紙、水彩筆、膠棒。
16、美術,我愛你!(展示課)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作品、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對美術的熱愛。
教學準備:名畫家作品、教師及學生作品,布置教室。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五
十月、十一月是豐收的季節,主要圍繞“落葉、豐收”這兩個主題開展課程:
十二月、元月是個既寒冷,有喜慶發季節,主要圍繞“冬季景色,節日的喜慶”這兩個主題進行畫粘、捏、吹具體計劃如下:
第二周:
1、《荔枝》畫
準備:水彩筆、紙、范畫
2、《粘葡萄》粘
準備:膠、樹葉、范畫、紙
第三周:
1、《大樹》粘貼
準備:膠、樹葉、范畫、紙
2、《美麗的樹葉》調色
準備:油畫棒、范畫、紙
第四周:
1、《小雨滴》畫
準備:水彩筆、范畫、紙
2、《小火車》畫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紙
十一月份:
第一周:
1、《小棉襖》調色練習
準備:油畫棒、范畫、紙
2、《氣球》畫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紙
第二周:
1、《毛毛蟲》畫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紙
2、《豐收的果園》畫
準備:水彩筆范畫紙
第三周:
《機器人》畫涂色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
第四周:
1)《小雪人》畫
準備:水彩筆范畫紙
2)《美麗的雪花》畫
準備:水彩筆范畫紙
十二月份:
第一周:
1)美麗的城堡》涂畫
準備:彩鉛范畫紙
2)《好吃的糖葫蘆》
準備:水彩筆范畫紙
第二周:
1)《鞭炮》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紙
2)《圣誕帽》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紙
第三周:
1)《小燈籠》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紙
2)《圣誕老人》涂色
準備:油畫棒范畫紙
第四周:
1)《美麗的圣誕樹》
準備:水彩筆油畫棒范畫紙
元月份:
第一周:《美麗的雪景》
第二周:《制作新年賀卡》
第三周:《制作窗花》
第四周:《敲敲打打過新年》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六
本班幼兒共35人,較多幼兒對美術有過接觸,20多名幼兒能均勻的涂色,并能教認真的參與,表現也較積極,10多人涂色較馬虎,涂色的技法少正確,本班幼兒的剪、撕等技能也較弱,能正確地使用剪刀沿輪廓線剪的幼兒很少。因此,在美工區,我每天為幼兒準備一些操作材料,供幼兒選擇,但主動選擇的人數并不多,每次就四至五名幼兒,其中楊陽對美術的領悟性較強,也特別感興趣,王沁、林雨成等幾名幼兒基礎也較好。從以上的情況看,我覺得本班幼兒美術活動教學仍應從基礎的涂色、添畫著手,激發興趣,養成大膽表現的習慣,從基本的線條、圖形練起,循序漸進地進行輔導。形象性與情感性是幼兒美術的特點,只有當幼兒對美術活動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才能真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對美術用藝術的語言來表達情感,才能使美術活動取得教育學意義上的成功,延續和發展美術本身。
1、繼續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認識以手指活動為主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
2、喜歡觀察周圍有趣的事物、色彩,學習用各種線條表現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與主要特征,辨別同種色的深淺,能使用相似色或想象色作畫。
3、樂意參加手工操作活動,掌握簡單的捏泥、折紙的方法,能大膽地想象,用不同材料表現物象。
4、培養幼兒關注生活中有美感的事物,如美術作品、民間藝術等,引導幼兒從造型、色彩、構圖上理解美、感受美。
5、在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信、開朗的個性,體驗積極、向上的情緒氛圍。
1、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自然中、周圍環境中美的事物、美的色彩,認識十二種顏色。開展玩色活動:如瓶蓋印畫、車輪滾滾、噴刷畫、棉簽畫、菜根印畫等。
2、組織各類添畫活動,學習掌握各種圖形、線條的畫法,如添畫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等的點心,添畫小動物的腳印,添畫球拍上的網格線,畫簡單的手帕、衣服、褲子等的形狀。
3、利用各種輔助物進行貼畫,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征,完整地布局畫面,增強作畫的自信,如各種各樣的太陽,一窩小雞,一只大象等。
4、運用簡筆畫的畫法,以線條、簡單色塊表現物體,重點是引導幼兒觀察實物、玩具,學會用形、線來拆分、組合,然后表現物體,并能涂上相應的色彩。為了使幼兒形成大膽作畫的特點,主要運用蠟筆、油畫棒畫單個物體,結合粗水筆畫輪廓,如圓形、橢圓形的小白兔,三角形加線條的竹筍,還有小刺猬、蠶寶寶、長頸鹿等。
5、學習簡單的寫生畫,如蘋果、梨、枇杷、草莓、蘿卜等,主要要求幼兒捕捉繪畫對象的明顯特征,創造完整的式樣。
6、開展欣賞活動,內容有:獲獎的兒童畫作品,從畫報、刊物上選取,或是同伴的作品;簡單的民間藝術,如阿福、布老虎;一些美的事物,如花毛衣、印染絲巾、窗花、糖紙等;美的環境,如節日的布置、春天的`公園等。
1、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自由的情緒氛圍,穩定、舒適的作畫空間,以幼兒情感的滿足為基礎,促進美術活動的發展。
2、做好幼兒美術活動中的指導工作,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為核心。
3、抓住評價環節,讓幼兒說畫、評畫、賞畫,促進幼兒表述能力、審美能力的發展。
4、為幼兒提供多種作畫材料與工具,引導他們嘗試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以增強幼兒對美的表現能力。
5、把握教育機會做到各領域教育內容目標的有機滲透,有機結合,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總之,在指導中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興趣是基礎,使之體驗創造的快樂是目的。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七
一、指導思想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是滿足兒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動,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創造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幼兒美術活動的內容涵蓋了幼兒生活的全部,幼兒的所見所聞,包括對周圍環境的人物、動物、植物、風格、建筑、各種有趣的玩具和幼兒園的生活游戲等等,都是通過美術活動體現出來。
二、教學目標
1、愿意參加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對繪畫活動感興趣并養成大膽作畫的習慣。
2、認識油畫棒和各種顏色、紙等繪畫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態。
3、學習畫線條(直線、曲線、折線)和簡單形態(圓形、方形等),并大膽地用于表現生活中熟悉的簡單物體的輪廓特征。
4、教學由淺入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變化。
5、注重幼兒構圖技能的培養,充分體現自我創造能力
6、在繪畫活動中,運用情緒激勵法、觀察分析法、演示想象法等。用最直觀的演示方法幫助幼兒找到目標。讓幼兒以角色身份完成作品,使美術活動游戲化。
三、具體措施
1、重視美術活動內容的整合性,探究性,選擇性,開展以主題活動為主的美術活動。
2、從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出發設計繪畫內容,并及時調整計劃。
3、設計好每次的繪畫內容,并提前做好相應的教具和范畫。
4、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加強自身的素質,做好幼兒的榜樣。
5、多次點評幼兒的畫,點出優點,提醒幼兒學習新經驗,汲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
6、不僅讓幼兒學到繪畫上的技能,更要加強幼兒作畫習慣和養成。
7.給幼兒多看圖片,開拓視野,為自由作畫打基礎。 8.每節課都會加入圖形和線條的線條。
四、教學安排:
本學期幼兒繪畫活動分為26課時,每周一和每周三16:45—17:45上課,預計完成作品共13幅共分為添畫和自畫;本學期幼兒繪畫主要目標初步結合已有相關繪畫基礎及經驗學會組合繪畫,敢于大膽嘗試用多種色彩搭配,初步去感受畫面美、色彩美,并且敢于大膽繪畫,表現自己的獨特想法。
四、活動名稱
1、太陽
教學目標:認知直線和圓形,練習線條的畫法,展開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線條的靈活性。
2、毛毛蟲長大了 教學目標:練習圓形的繪畫方法和無規則的線條練習,學習自己搭配顏色,鍛煉幼兒的美感。
3、手指動物
教學目標:在手的作用基礎上進行聯想,在將手印添畫成有趣的形象,再以合作的形式創作一幅完整的手指畫作品。
4、烏龜 教學目標:介紹色彩中的基本知識相似色,增強色彩知識,學習烏龜的特性。
5、房子(我是小小建筑家)
教學目標:學會橢圓、矩形、圓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熟練掌握畫長方形、正方形、圓角長方形、橢圓等技巧,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自己操作來理解分割,遮擋。
6、蛋糕
7、海底章魚
教學目標:了解海底的部分生物,學習波浪線的畫法,會練習半圓形。
9、刺猬
教學目標:繼續學畫半圓形、用添畫的形式或重復圖象的方法把畫面畫滿
10、小雨傘
教學目標:學習弧線,加強色彩搭配的練習。
11、螞蟻
教學目標:練習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會用新的形式表現美術,增強孩子的美術興趣。
12、七星瓢蟲
教學目標:練習圓形和半圓形,了解瓢蟲的特點,自由添畫,培養動手能力,想象力,繪畫能力。
13、圖形寶寶
教學目標:練習各種圖形,自由涂色,提高對美的欣賞力,對美術的熱愛。
指導老師:張老師 陳老師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目標篇八
(1)關注、發現并喜愛自然環境和生活中各種美的事物。
(2)喜歡參加美術活動,能感受并初步欣賞美術作品中的美。
(3)在美術活動中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并從中獲得愉快地情緒體驗。
(4)能初步感知并理解美術作品的情感和意義,能初步運用色彩、線條、構圖、造型,創造性地進行美術表現活動。
(5)能使用較豐富的色彩作畫,進行簡單的布局,表現簡單的情節;能塑造出物體的基本結構和主要特征。
(6)初步養成良好的美術活動習慣。
(1)引導幼兒辨別、喜愛并欣賞自然界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初步理解美術作品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創造性地進行美術表現活動。
(3)引導幼兒欣賞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題的意義,使其知道美術作品能反映現實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4)引導幼兒認識12種顏色,幫助幼兒區分并嘗試畫出主體色和背景色。
(5)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對畫面進行簡單的布局,并能表現簡單的情節、內容和主題。
(6)引導幼兒運用多種繪畫方法表現生活種熟悉物體的基本形狀和主要特征。
(7)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態,逐步養成工具、材料擺放有序的好習慣。
(8)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膽塑造出物體的主要特征。
(9)引導幼兒通過主動探索和自由大膽的想象,運用撕、折、剪、貼等多種方法進行手工制作活動,并能表現出簡單的情節。
(10)知道幼兒利用周圍的自然物、廢舊材料等,嘗試制作玩具和小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