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手寫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手寫美術教案篇一
一、
1、嘗試用瓶蓋蘸顏料在小魚的周圍印泡泡,體驗合作印畫的樂趣。
2、初步學習欣賞作品,用簡單句描述,感受畫面的美。
3、在作畫時注意衛生,不把顏料弄在衣服上。
愿意嘗試運用瓶蓋合作印泡泡,初步學習用簡單句描述作品。
1、海底世界的背景圖。
2、紅、藍水粉顏料各兩盆;大小不一的瓶蓋每人一個;抹布4塊。
3、背景音樂《魚兒魚兒水中游》。
1、出示小魚圖,激發幼兒印泡泡的興趣。
看誰來了?小魚寶寶們,你們真可愛!看一看它們在干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它們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 圖上的小魚它們也會吐泡泡。咦?它們的泡泡在哪兒呢?
2、出示印畫的材料,講解瓶蓋印泡泡的方法。
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材料?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一樣的瓶蓋,還有一個彩色的小浴缸(水粉顏料)
(運用兒歌示范作畫)小瓶蓋,真可愛。小浴缸里跳一跳,大海里來壓一壓。哆唻咪,拿起來。看小魚的周圍吹出了許多的泡泡,小魚更開心了。
你看到小瓶蓋在干什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大海里發生了什么事情?
請一個小朋友也來試一試。小朋友吐泡泡的時候要在小魚的周圍。
3、介紹背景圖,布置任務。
(1)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片海洋,請每位小朋友輕輕拿一個瓶蓋來印泡泡。
小朋友在印畫的時候注意衛生,小心顏料,手臟了可以用抹布擦一下。
(2)幼兒開始站著作畫,關注幼兒印泡泡時注意在畫面空的地方印,關注個人幼兒的衛生等。小朋友印了大泡泡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一個瓶蓋再來印泡泡。
4、相互欣賞并展覽幼兒作品。分享集體創作成果的歡樂。
展示幼兒作品。看一看現在的大海美嗎?為什么?
你印了什么顏色的泡泡?你印了怎樣的泡泡?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一個人從小時候起就應進行美育,那么在幼兒園小班進行美育活動更顯得迫切了。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新環境,其繪畫發展水平也正處于“涂鴉期”,由于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涂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涂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范(成形)。
因此,小班幼兒的美術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個年齡階段,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來說,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魚吹泡泡》這一活動中,目標是讓幼兒學會運用一些輔助工具壓印圖形,這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但對于小班的孩子要完成這樣的任務,的確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
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了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感受活動過程所帶來的快樂,在活動時,我先出示一張小魚在吹泡泡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魚都吹上泡泡。
手寫美術教案篇二
課題:小小手
目標:1 對自然形成的手有一個新的認識,并產生對手進行描繪的欲望。
2.大膽的用想象變出各種各樣的手影
3.用想象畫出手的形狀,體驗添加、夸張的樂趣,提高繪畫熱情 重點:提高繪畫熱情
難點:大膽的發揮想象進行繪畫 教法:講授法 提問法 小組討論法
工具準備:彩色筆 記號筆 粉筆 投影儀 教學內容:
(一)導入新課:(3分鐘)
生答;“手”。師:“哦,原來是手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小小手”。
(二)進入新課:(12分鐘)
師:哦,對了,我們可以把手按在紙上然后把外形描下來(也可以用水把手沾濕一下,將手掌按在黑板上,然后用粉筆把手形輪廓勾畫出來。)-----老師示范 “好,現在就請大家一起來試一試!看誰畫的又快又好” “恩你們覺得還缺少什么呢,怎么樣才能畫的更好呢。
哦,對了我們可以在用彩色筆添加一些。再涂上顏色就更好看了。
(三)活動進行中(20分鐘)
好,現在就請小朋友們用手上的畫筆,把我們的小手畫的更好看 老師巡回輔導(音樂烘托氣氛)
(四)評價和小結(10分鐘)
食指師媽媽 媽媽洗衣服,刷刷刷 中指師哥哥 哥哥打籃球 啪啪啪
無名指師姐姐 姐姐會彈鋼琴 叮叮叮叮 小拇指師我 我會敲鼓 咚咚咚咚
小朋友們會玩了嗎?要是還想學的話,那下課后老師再教你們 這節課我們就講到這里,現在請小朋友們回憶一下今天老師一共講了些什么內容呢?有誰能回答呢? 師:“哦,對了,今天老師教小朋友們認識了我們大家都有的小小手,還做了許多手影游戲。同時我們還畫了自己喜歡的小小手。下節課我們將會學習第十課---介紹我喜歡的玩具所以請小朋友們下次課的時候帶上自己家里的小玩具 我同學們一起分享它帶給我們的樂趣。
手寫美術教案篇三
2授課教師:xxx
3授課年級:小學五年級
4教學目的:
1、了解我國古代藝術作品中飛天的表現手法,感悟傳統造型藝術的魅力。
2、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增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識。參考傳統的飛天形象,臨摹創造一幅飛天作品。教學重點與難點:
5教學重點:了解飛天的藝術特點,掌握飛天的基本的創作技法,并試著用線條臨摹或創作一幅飛天作品,表現出飛天的動勢。
6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感受飛天的美感,使枯燥的課程變得有趣。7教學用具:多媒體,教材,飛天的相關資料、圖片。
1.、教師講述關于飛天起源的宗教神話傳說,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飛天引出敦煌莫高窟。
2、以讓學生課前觀看有關莫高窟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認識莫高窟、認識飛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件展示)。
3.、教師介紹飛天的發展階段及各個時期飛天的風格特征。
4、引導學生分析交流:飛天沒有翅膀也沒有羽毛,她是靠什么在天空中飛翔的。
5、通過小雞啄米圖的白光使學生形象生動的了解飛天頭頂白光的作用。
6、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畫飛天都是用的什么樣的線條,為什么要用曲線而不用直線?
7、通過設置動畫讓學生觀賞,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曲線的動感。
飛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飛天是靠翩翩起舞的彩帶和舒展靈動的動態才呈現出飛天的美感,這些瑰麗的傳統藝術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自豪感的來源。
了解飛天的美感和嘗試畫出飛天的動態。
作業要求:
1、造型準確
2、姿態優美、線條流暢
3、可以是線描,也可以涂顏色。
1、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
2、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作品。
課下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飛天在國際藝術史上的獨一無二的地位,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手寫美術教案篇四
2、技能領域:通過手帕設計,使學生將自己學過的基礎圖案知識,色彩知識在設計藝術節上得到應用,培養他們對設計藝術的愛好小手帕和創造能力。
3、情感領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健康的審美情操。
教學準備:若干學生的作品,實物投影儀等。
借入生活,導入新課。
欣賞與觀察:上節課,教師布置大家的作業收集各種手帕,你們收集到了嗎?好現在請你們拿出來,同學們之間相互欣賞各自收集的手帕。
觀看錄像:讓學生欣賞手帕上都有些什么樣的花紋和顏色,你喜歡哪一塊?為什么?這些手帕上的花紋都是設計師設計的,今天我們自己就來當一回小設計師,設計漂亮的小手帕。
怎樣做好一個優秀的小設計師呢?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范作,看看他們是怎樣設計的?
自己探索,學習新知。欣賞與探討. 小手帕
師生互動:教師與學生一起欣賞手帕。說說它的用途,知道手帕既有實用性又有裝飾性。
實踐體會: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方法設計一塊手帕,并且介紹自己的設計意圖。要求學生膽大、心細、創新獨特。
思考討論:學生膽大展示第一次的作品,讓他們自己發現存在的問題。教師加以巡視指導。
欣賞設計:學生觀察教材上的作品,討論:書上的作品你喜歡嗎?分組交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設計手帕的要領,也拓展了他們的思路。
評述欣賞:讓學生互評、自評,從形象上特征和設計中的態度、興趣、能力組織學生等方面來進行評價。評價完后學生相互欣賞或是完成贈送手帕,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手寫美術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美術(一年級下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教材分析:《小小手》一課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美術中的一個內容。兒童通過對自己手掌手指輪廓的觀察、玩味和描繪,會對變化而成的各種手姿留下較深的印象,并能遷移聯想到別的形象。掌握描畫手形的方法,并用想象、添畫的方法把手形變為自己的好朋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課 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描畫出手形輪廓并大膽想象添畫成形。過程與方法:能擺出各種手形并仔細觀察產生聯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積極參與游戲與表現,感受藝術創造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觀察感知不同姿態角度的手形,展開聯想;啟發學
生尋找到手形與實際形態之間的聯系,探究手形的表現與組合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想象、添畫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教學難點:變換角度進行想象和添畫。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示范工具 學具:水彩筆或油畫棒、白紙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玩一玩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嗎?(生:知道)想不想玩這個游戲啦?
師:先聽一聽游戲規則,記住你用什么手勢來表現“石頭、剪刀、布”,然后和同桌一起玩,贏得一方,可以用兔子耳朵手勢表示勝利并坐好,看誰又快又好。(游戲開始)
二,欣賞感受,拓展思維: 2.說一說(放兒歌)
師:小朋友說得很棒,你們的手真能干,會勞動、寫字、還會畫畫,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它是人類的好朋友。3.看一看(看手影視頻)
師:我們的手除了能做這樣簡單的游戲,還能做更有趣,更高明的游戲,小朋友想不想看?接下來老師為大家放一段視頻,認真看看我們的小手有多神氣,可以做出哪些形象。(學生看視屏)師:看完這個手影游戲,我們來說一說圖像中出現了哪些形象?(學生各抒己見)
師:剛剛小朋友說的內容都可以歸為動物一類,我們除了可以想象成動物形象以外,還可以從人物、植物這個方面進行想象。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表演一下,做一個手形看看像什么?(抽取做的好的小朋友上臺示范,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師:大家想象真豐富,想不想嘗試一下,把簡單手的形變成這些有趣的事物。
4老師示范,學生畫一畫
師;那么先聽聽老師為同學講解添畫裝飾步驟:
第一步我們來描形(老師示范描形來讓學生動動腦筋看看這個外形像什么,讓學生通過多種練習觀察想象,會對變化而成的各種手姿留下較深的印象,并能遷移聯想到不同的形象。)(板書:1.描形)
第二步是通過想象添畫(老師通過畫出的簡單手形添加畫成一只孔雀)(板書:2.添畫)
第三步是上顏色,要求均勻和色彩豐富。(板書:3.上顏色)師:在做畫中,要求一構圖飽滿就是大一點;二是我們在畫出自己喜歡的形象后,可以添加與之相應的環境,使畫面更豐富完整。)
板貼學生作品,自評、同學評、老師評。
(評語:某某同學的畫逼真,色彩華麗,外形美,顏色漂亮,花紋美麗)五.課堂延伸
手寫美術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掌握小蝌蚪的形態特征。 2、能畫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動的情景。 活動準備: 1、 幼兒 看到過小蝌蚪,并認識小蝌蚪。 2、水粉顏料、畫紙、小蝌蚪生活環境范圖一張。 活動過程:
1、掌握小蝌蚪的形態特征。
2、能畫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動的情景。
1、幼兒看到過小蝌蚪,并認識小蝌蚪。
2、水粉顏料、畫紙、小蝌蚪生活環境范圖一張。
一、 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兒的回憶。
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環境。小蝌蚪
1、 小蝌蚪是怎么樣的呢?
2、 請大家動動腦筋想一想,小蝌蚪游動時尾巴是怎么樣的扭來扭去,彎彎扭扭
二、 教師邊講邊示范,幼兒練習。
1、今天我們就要來畫小蝌蚪,用小朋友的手指來畫。
2、教師示范畫小蝌蚪過程。
伸出食指沾一下顏料,點到畫紙上,抬起手指頭用指尖輕輕地拖出一條尾巴。
瞧,出現了一條紅顏色的小蝌蚪。我還想畫一條藍顏色的,記住:換顏色時手指頭要用抹布擦一下。
伸出手指頭沾顏料——點在畫紙上——用指尖輕輕拖出尾巴
3、幼兒練習在教師的范畫上春野音樂伴奏
好請小朋友一起來畫自己喜歡的小蝌蚪好嗎?
三、活動結束
1、 小朋友畫的小蝌蚪在干什么呀?玩游戲。。。
2、 我們也和小蝌蚪一起玩游戲好嗎?
四、活動延伸
游戲:尾巴不見了
手寫美術教案篇七
1。認識小麥管,嘗試用小麥管進行吹畫。
2。發展對色彩的想象力,體驗吹畫過程帶來的樂趣。
嘗試用小麥管進行吹畫
2。師:小朋友說的都對,那你們知道這幅畫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3。師:現在我們就要開始吹畫了。小嘴巴對著小麥管的一頭,另一頭對著顏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這邊吹吹、那邊吹吹,可以往各個方向吹一吹。
4。請一名幼兒示范
1。請幼兒回到座位旁邊,每人一根小麥管,老師為幼兒的紙上滴幾滴顏料。
2。重點指導幼兒進行吹,而不是吸
師: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誰來說一說你吹得是什么畫呢?
師:小朋友們都很棒,等畫干了之后可以把我們吹得畫拿到教室給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嗎?
本次活動我選擇麥稈作為材料,體現了濃濃的鄉土氣息,對于農村,麥稈很常見,但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生活在家人的庇護下,很少見過麥稈,加上玩顏料寶寶一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本次活動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利用小麥管進行吹畫,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難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麗的畫面,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操作的紙選擇不當,導致顏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顏料調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動顏料。第一次上科研課,雖然失誤很多,但也給我積累了一些經驗。
手寫美術教案篇八
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自己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用吹塑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能從中感受特殊的紙版畫材作品帶來的樂趣。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并用繪畫或紙版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學習紙版畫的繪畫技法,利用吹塑紙進行創作。
3.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學生觀察力、創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吹塑紙、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質地較薄的紙,及硬卡紙,畫筆,小鐵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讓學生對生活片段進行回憶,并講述。(引導學生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基礎上,回憶自己生活中快樂的片斷,激發學生創作熱情。)請大家睜大眼睛,豎起耳朵,可別錯過哦!
1、欣賞版畫作品。
3、技法學習、教師示范:
(1)出示制作簡易紙版畫的材料——吹塑紙,啟發學生思考,運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紙版畫。
(2)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采用刻、劃、撕等方法進行創造性地使用,制
作出內容豐富、造型美觀的紙版畫作品。
在制作好紙版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怎樣拓印出多色紙版畫。
1、選取優秀作業,表揚造型美觀、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表揚最佳搭檔。
2、布置下節課工具材料。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學習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紙版畫的印制,水份、顏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學過程:
并展示上節課的優秀作業,回憶紙版畫的特點,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帶領學生欣賞大量版畫作品(課件)引導學生懂得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利用身邊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異,就會創作出好的作品。
作業要求:欣賞教材中作品,用紙版畫或繪畫的形式進行復制或者創作。 作業步驟:啟發學生講解制作過程。
1.設計。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拼、貼。
1、放輕音樂。
2、兩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3、教師巡視指導。
選取優秀作業,表揚造型美觀、色彩鮮艷、整體看畫面效果好的作業,表揚最佳搭檔。
本課同學們學會版畫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運用廣泛,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運用這種方法,希望同學們多去發現、去探索、體會生活的樂趣。
教學反思:
傳統的版畫教學在教授此內容時,一般是由教師告訴學生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每一步如何操作。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是被動的,它沒有思維活動或較少思維活動。學生學習沒興趣,由于思維沒有打開,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掌握不牢固,記憶不深,學到的東西留于表面,雖然也能完成任務,但照葫蘆畫瓢的多,有創意的少。
多媒體、電腦等等高科技,實際上那只是手段之一,關鍵我們要搞清楚新理念的關鍵在哪里,如何切實可行地用到課堂中,只有這樣,新理念的應用才不會留于形式,而是能實實在在為教育教學服務。作為青年教師,我要促使自己不斷的學習新知識,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搞好課堂教學,并通過實踐,及時反思,總結經驗。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和能力的提高,扎實工作,才能把握好新課程理念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導入新課的環節中,沒有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不必要的內容上!應該留足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嘗試和作業練習,這樣也會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作業展評!
利用現有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什么呢?想做什么?這一環節可以先給學生出示一些簡單直觀的范例,啟發學生的思維。但是這樣有一個弊端,可能會框住學生的思維,只會模仿范例。反而會形成反效果。
怎么做?此課件里播放的內容不夠精彩,紙版畫的制作步驟,制作紙版畫教師示范用時過長,如果課前準備充分,把制作的紙版畫范例的步驟過程用一張張的照片記錄下來,再制作進課件中。讓學生在制作綜合紙版畫前觀看。這樣制作步驟就一目了然,大大節省了學生理解的時間,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到制作過程中去。
教學拓展方面。沒有必要把以后的教學內容硬搬過來。可以讓學生課后回家繼續利用各種其它廢舊材料進行制作。這樣也是教學拓展的內容。
手寫美術教案篇九
公開課教案
20xx — 20xx 學年 秋 季學期
單 位美術與設計學院
課程名稱 寫意花鳥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職 稱 副 教授
竹子的畫法
授課題目:花鳥畫中竹子的畫法
授課形式:講授、示范、討論
授課時間:20xx年11月27日
教學目的與要求:
本節課教師對花鳥畫中竹子的畫法講解,使學生了解寫意花鳥畫中竹子的基本畫法,進一步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能運用筆墨進行小寫意創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實踐創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學生竹葉的組合畫法的理解和掌握。難點是學生運用所學的技法進行小意花鳥畫創作。
主要教學媒體:教學范畫、中國畫的有關工具材料(盛水桶、毛筆幾只、國畫顏料、宣紙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寫意花鳥畫四君子指哪幾種品種?(梅蘭竹菊)
2前幾周我們學習了梅蘭菊的畫法,運筆方法主要有(中鋒、側鋒、逆鋒、順鋒),用墨主要采用了破墨法,積墨法等兩種。那竹子運用筆墨如何表現呢,大家想想?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竹子的畫法。
三 新知教學過程
(一) 竹子的品格和特征
1 竹子的品格
在中國竹子與梅、蘭、菊被并稱為花中"四君子",它以其中空、有節、挺拔的特性歷來為中國人所稱道,成為中國人所推崇的并具有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等美德的生動寫照。
魏晉時期,
戰亂平凡,文人雅士追求玄學,主要內容是以三玄為思想骨架(《老子》 、《莊子》和《易經》稱之為“三玄”)“玄”指無形無名的“道”,其核心就是清淡,玄學對繪畫的影響表現在繪畫作品中,能夠體現出作品超凡脫俗、超然塵世、自樂逍遙的風格。如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賢是是指才能的人。西晉末東晉初(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不滿司馬昭父子政權,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修武一帶)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文學作品追求清談,世謂竹林七賢。因為這七個賢人是在竹林里面經常聚會,后人把七個人的文采用來附著在竹子身上,所以竹林也就寓意并反映七個文人的人品——高尚,有氣節。再如鄭板橋畫竹詩《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是鄭板橋(鄭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包括的。
2 竹子結構特點
竹子結構分竹節、竹枝和竹葉三部分。竹節,中間空的,葉片呈
長披針形。竹枝細長呈魚骨形或雀爪形。竹子特點是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屬于禾本科植物。
(二)大師竹子畫法解析——以鄭板橋和吳昌碩畫為例
鄭板橋畫的的竹子,表現一種在風雨中成長的感覺。竹竿稍濃,竹葉的排列濃淡不一,給人一種動態的生命之美。從中可以看出鄭板橋繪畫的特點:1筆法圓渾而不失勁秀,奔放而不流于狂縱;2構思巧妙、用筆大膽。3在布局的安排上做到了“少不疏,多不亂”原則。
作品欣賞——竹子或無根,或堅挺于嶙峋怪巖之中,竹子的孤寂虛懷,傲風之骨躍然紙上,不爭百花之艷,不奪松柏之勁,(謙虛、有氣節、剛直不阿的特點)
吳昌碩竹子—— 喜用古樸雄強的篆籀筆法(zhuanzhou也就是金文的用筆,結體,畫出的畫就有立體感,)入畫,構圖上大起大落取對角斜勢,用枝干銜接以增畫面氣勢,“筆力能扛鼎”“下筆有如金剛杵”“力透紙背”, 注重畫面錯綜回應。展現了氣魄雄健的崇高美,這都是畫家將書法用筆運用于繪畫的效果。
圖片欣賞——竹子遒勁質樸、老辣酣暢的筆觸畫竹竿,竹葉勁爽。墨色干,表現一種金石氣韻。展現了一種雄健的崇高美。
(三)竹子畫法步驟講解要點:
第一,先畫竹竿,用斗筆調墨,每一節竹竿要一筆畫成。
第二,中國文字“個字、介子、分子”寫竹葉。竹葉要兩頭小中間大, 靠葉柄一端較葉尾一端略微鈍點。
第三,竹枝呈魚骨型或雀爪形。
四 技法演示過程
鞏固練習:學生練習竹子的畫法
總 結:
本節課講解了竹子的基本結構,分析了大師繪畫特點,演示了竹子的畫法步驟,要求同學們在畫竹子時要記住,用筆要靈活,易簡不易繁,竹竿要勁爽,竹葉有疏密、濃淡有變化,竹枝要挺拔,以寫出竹子堅貞不屈和高風亮節的品格為美。
五 課后作業
1 練習掌握竹子的基本畫法。
2 運用所學的技法創作3—5小寫意墨竹。(要求四尺三開)
手寫美術教案篇十
1、通過活動,幼兒會根據七星瓢蟲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畫,并會涂上恰當的顏色。
2、培養幼兒動手實踐能力和正確運用學具的能力,另外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3、 喚發幼兒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樹立幼兒尊重自然,愛護昆蟲的思想感情。
重點:按一定的順序畫不同動態的七星瓢蟲。
難點:涂色。
七星瓢蟲背景圖、繪畫紙、畫筆、蠟筆。
(一)看背景圖,讓幼兒數一數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幾個大的,幾個小的,都長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都是些什么顏色。
1、畫身子,畫一個大圓。
2.畫頭部,形成另一個小半圓 ;
3.畫觸角;
4.畫背部,也就是把大圓從脖子到尾部一分為二畫一條直線;
5.分布背部圓點,對稱的裝飾性強;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過渡,深紅/大紅/橘色/桔黃色過渡。
(一) 瓢蟲生活在葉子上,瓢蟲是小小的、紅色的,葉子是大大的、綠色的,很美麗,在圖畫上只有大紅和翠綠,顏色太少,怎樣使合并這兩種顏色。
(二)找出合適的紅色涂上。
(三)涂上恰當的綠色
(一) 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量和對稱。
(二) 引導幼兒按畫面已有的瓢蟲的大小、位置確定畫面安排。
(三)用黑色蠟筆畫好輪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四) 先用紅色水粉色涂瓢蟲的翅膀,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并注意畫面上的深淺配合。
(五) 最后用綠色水粉涂畫葉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已基本會畫七星瓢蟲,并能涂上顏色。只是發現有個別幼兒畫的不太精確,比如:畫圈畫的不好看,顏色圖的深淺不一等。不過,畫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這節美術活動中,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活動中、活動后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在評價中,對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認真、耐心、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肯定,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 總之,當孩子們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放在一起看的時候,和全班孩子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們好像看到這些七星瓢蟲都在翩翩起舞,孩子們笑了,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