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畫教學課件
連環畫教學課件
通過觀察、分析、創作連環畫作品,了解連環畫的特點,分享了連環畫的教學課件,歡迎閱讀!
教材內容分析:
《連環畫》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五冊第十二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的課程,旨在學生通過編故事、畫連環畫,培養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綜合學習能力。
連環畫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從孩子呀呀學開始,連環畫就與他們相依相伴。連環畫中有趣的故事、誘人的形象、豐富的色彩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因此,這節課的內容很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情況分析:
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對連環畫十分的喜歡,利用學生的興趣結合合作學習的方式,嘗試團體完成作品的方法,并以自創的形式展示方式在班級亮相,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認識、分析、觀察、創作連環畫作品,了解連環畫的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連環畫創作能力、語言表達及綜合學習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連環畫的特點及其創作方法。
教學難點:故事中主要情節的畫面表現及形象的連續性。
資源準備:
多媒體計算機、課件、《三個和尚》故事圖片、自制連環畫裝裱冊……
教學過程:
一、認識連環畫:
1、故事導入:《三個和尚》
一個和尚挑水吃,
兩個和尚抬水吃,
三個和尚……
后來發生了什么?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用文字表現的,后半部分是圖片和文字共同表現的,你更喜歡哪一種?
其實我們喜歡的這種方式就是:連環畫
(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連環畫
直達主題讓學生了解連環畫的定義
2、進一步認識:什么是連環畫
課件出示:連環畫是由多幅畫面連續講述一個故事的繪畫形式。(辭海解釋)
設計意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引出今天學習內容是圖文并茂的連環畫,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找到連環畫的表現形式,并能夠自己總結出連環畫的定義。
二、探究連環畫:
1、歷史:你們猜猜連環畫最早出現在哪個國家?
告訴你們吧:(課件)這就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現的歷史上最早的連環畫。
我們中國的連環畫歷史也非常的悠久,最早出現在漢代的畫像磚上,后來經過唐、元、明、清歷朝歷代的發展與完善,到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連環畫達到了鼎盛時期,由最初的無色到彩色,由單幅到連續的'多幅,成為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繪畫形式。
開闊學生的視野,感受連環畫歷史發展。
2、篇幅:在1957年我國還出版了篇幅最多的連環畫之最《三國演義》,共60冊,近7000幅畫面,是不是很了不起啊!
根據連環畫篇幅多少的不同,分為長篇、中篇、短篇。
結合圖片欣賞分析:《三毛流浪記》、《父與子》、《機器貓》;《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
分析:以簡練、流暢的線條表現的黑白畫概括特點;以強烈的色彩對比突出特點;以夸張、概括的手法突出特點。
3、和大家一起認識了連環畫的歷史、篇幅和表現技法,你們想不想試試親手畫一畫連環畫?
欣賞并思考問題:(1)由幾幅畫面講述一個故事;(2)連環畫由哪幾部分組成;(3)每幅畫面有哪些相同之初,有哪些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整個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連環畫知識的講授讓學生們感受國家的成就,并樂于去認識連環畫的知識。最后自主合作通過欣賞,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更進一步了解今天學習的連環畫知識,為下一環節做一個鋪墊。
三、創作連環畫:
提出要求:在4幅圖中選擇小組喜歡的一幅畫,用你們的奇思妙想將連環畫以線描畫的方式補充完整。
小組討論:選圖——編故事——選擇畫面情節——分工
小組合作完成作業,難以解決的問題在全班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作業,集思廣益使畫面情節更有意義,并能在創作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賞析連環畫
1、合作設計自己小組的展示方法。
2、展示:評價
以多樣的形式展示連環畫作品。連起來展示,翻頁展示,表演展示等
3、展示另一種方法:連環畫冊
4、總結:研究更新穎的連環畫形式,表現自己快樂的生活,創作自己的連環畫故事。
設計意圖:用小組獨特的形式把畫好的連環畫展示出來,可表演,可連成一串,讓同學們體驗創作后的成就感,以及小團體的集體力量。在使用老師自制的裝裱冊表現作品之后,學生儼然看到了一本真正的自己繪制的連環畫,又回扣了本課的重點。
反思:
連環畫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一提起上這一課就能從他們的眼睛里看到喜悅之色。但是在上課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
在課上由于時間問題所以在學生作業表現的環節,省略了很多過程,也是完成這節課的比較關鍵的部分,比如:小組在連環畫故事的選擇上,在編故事時,在選擇畫面以及分工。
連環畫可以表現的內容很廣,所以我規定了四個內容的選擇,因為時間的倉促,所以選擇了教學課件中提供的四個內容,節省了課上因為選題而浪費時間的麻煩,而這種做法又限制了學生自由選擇創作的思路,所以總覺得有弊有利。
作業的表現形式其實也可以有很多種,為了選擇最快速的表現,我在課堂中選擇的線描的方式。在教學中缺少了其他作業形式的欣賞,可以讓學生有一定的了解。
展示環節我采用了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效果比較突出。讓學生們喜歡自己的故事,喜歡別人的故事。并且通過展示,更理解連環畫的含義。
上完了課讓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真心的喜歡上這節課,喜歡上連環畫這種表現形式,我認為就是我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