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案模板
初中音樂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教案模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音樂教案1
課題:小草
年級:初三年級
教具準備:磁帶,電源板,電子琴,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內容:
1、欣賞歌劇作品《洪湖赤衛隊》、《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樂知識:歌劇
教學目的:
1、通過歌曲的教唱,引導學生用綿延的氣息,優美抒情的歌聲抒發情感。
2、了解大型音樂作品:歌劇,并能夠理解歌劇,學習欣賞方法。
教材簡析:歌曲為二段體體裁,以悠長的氣息,委婉的旋律抒發了對小草的熱愛與歌頌,歌曲為G調。前一段較抒情,后一段是歌頌。
教學重點:
1、用優美、抒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2、體會歌劇的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理解歌劇
課時:三課時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欣賞音樂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課題
1、師:課前我們先請大家來欣賞一段音樂,同時要同學們思考以下一個問題: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樣的情緒?
2、(播放錄音)聽中學初中第五冊《小草》
3、學生談感受
生:略
4、師小結:同學們講得非常好,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小草》,它表達了作者對劇中主人翁的歌頌之情,聽了這段音樂,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為社會默默貢獻。
(一)、為教唱歌曲作準備
目的:為學生設計唱歌曲的感覺
1、師:在唱歌前我們先以二條發聲練習曲來開開嗓子。
出示課前準備的小黑板:
發聲練習
(1)連音練習
135653|135653|1--||
Lu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連音練習
1353|1353|1-||
Lu
要求:氣息連貫、悠長、柔和。
2、在電子琴上選擇弦樂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導學生發聲。
3、師:請同學們用第二條發聲練習曲為老師的范唱領唱,給老師感情提示。
(二)、教師范唱《小草》
在同學們領唱后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讓學生看黑板答題
在畫報上畫G調譜表
師:請說出它是什么調號的譜表,它的音階如何寫?
學生回答板書(略)
2、給學生二分鐘時間自習視譜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聲部旋律(伴奏要求同發聲)
師:請同學們找出貫穿始終的節奏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輕輕哼唱,再唱歌譜,最后唱歌詞。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驟同上。要求學生有感情演唱。
5、創編
請同學為本歌曲設計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生:領唱——合唱等
三、總結教學
師: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許多同學都已學會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應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心系家鄉、心系祖國,為祖國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初中音樂教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唱歌曲,體會歌曲真摯的情感,并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歌唱,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
【過程與方法】
在體驗、比較的過程中感受民族音樂多元化的風格特點。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演唱歌曲,體會不同作品之間體現的.不同音樂要素。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演唱歌曲,并表現出歌曲舒展優美的特點。
【難點】
用正確的發音技巧唱好變化音。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學生自由跟唱。提出問題:曲作者是誰?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青春舞曲》是王洛賓的作品,那么他還寫過那些作品?
學生再次發言,教師總結:王洛賓,中國作曲家和民族音樂學家。王洛賓自1937年就開始搜集、整理、編寫、出版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蘭州改編了第一首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之后,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優美動聽、流傳極廣的民歌。
引出這節課主題《在那遙遠的地方》。
(二)新課教學
1.欣賞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情緒,歌曲描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兩段用形象的比喻贊美姑娘的美貌,后兩段則表達出青年對姑娘真摯的愛情。
(2)再次欣賞
老師設置問題:邊聽邊思考歌曲的速度、節拍是如何表現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優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節奏、高亢自由的`音調、緩慢的速度。
2.朗讀歌詞,體會歌詞所抒發的情感。
3.學唱歌曲
(1)進行發聲訓練,以氣帶聲,以聲傳情。
(2)老師跟著鋼琴范唱歌曲。
(3)學生學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準。
老師設置問題:請同學們看歌譜,曲調中出現了一個變音記號,大家知道這個變音記號的名稱和意義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個變音記號叫“升記號”,所標示的音符將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學唱旋律,識讀樂譜。用模仿的方法唱好變化音。
老師用兩種方式演唱,第一種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種是圓潤的嗓音。設置問題:哪一種唱法更好?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第二種我運用了正確的發音技巧與咬字方法,演唱出了青年對姑娘的愛慕,同學們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歌唱時氣息的控制,口腔打開,微笑著歌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處于興奮的狀態。
(5)學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剛才提到了前兩段和后兩段在表達內容上的區別,為了體現青年對姑娘的真摯情感,第二段要逐步推向高潮。)
(6)分小組練習并表演。
(三)鞏固提高
欣賞《康定情歌》,對比《在那遙遠的地方》與《康定情歌》之間的區別。
老師設置問題:《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樂熱情飽滿,旋律歡快跳躍,輕快的速度,形象的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直白和坦率。《在那遙遠的地方》是青海民歌,以舒緩,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動、真摯的語言委婉地表達了男青年對年輕貌美的草原姑娘的愛慕。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這節課學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樂的溫柔含蓄的風格特點,希望同學們課下多了解關于新疆音樂文化,了解我們祖國各民族的音樂,這節課就到這里,下課。